分享

没有电的古代,古人是如何避暑的?

 红袖拭剑 2018-06-08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很多夜晚睡觉时,都要开着空调才能入睡。那么,在没有电的古代,古人是怎么避暑呢?他们热得睡不着的时候会怎么办呢?

初级措施:去水边

一提起避暑,戏水绝对是不可或缺的消夏方式之一。今人如此,古人亦是如此。

据记载,古人有“浸伏”的风俗,即三伏天要到江河中洗冷水浴,或以井水冲凉,从而祛除暑气热毒。

▲宋 | 扇面画代《纳凉观瀑图》

中级措施:消暑神器

当然了,如果每次觉得热都去水边未免过于麻烦,于是古人也发明了一系列的器物来解决在家消暑的问题。

1. 风车扇

对于平民百姓,无非凉茶蒲扇草席子这平民避暑三件套,实在热得不行就脱了衣服放飞自我了。

对富贵人家玩儿样就精彩了,首推自动风扇车。这件神器汉朝时就发明了,一度是用来打仗的。后来军工转民用,接上水车,成了全自动消暑神器。

2. 冰鉴(hàn)

要解决消暑问题,冰镇食品自然是必不可少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人便发明了冰鉴,它分为内外两层,外层放冰(冰采于冬季,储藏在冰窖中),内层用于冰镇蔬果,相当于一台简易的冰箱。

▲战国 | 我国最早的“冰箱” 曾侯乙铜冰鉴

里外两层,外层放冰,里层就可以用来冰镇瓜果饮料了。外壳上开几个孔往外排冷气,成为冰箱空调一体机。

到了明朝时候,冰鉴的材料变成了黄花梨和红木。

3. 凉枕

凉枕也是古人必不可少的消暑利器之一。据说乾隆皇帝就很喜欢睡瓷枕,他曾题诗道:“瓷枕通灵气,全胜玳与珊。眠云浑不觉,梦蝶更应安”。

▲宋 | 定窑白瓷婴儿枕

▲宋 | 磁州窑白地黑花竹纹枕

对于平民百姓来说,不管是冰窖藏冰还是瓷枕都过于奢侈,因此他们发明了“竹夫人”。它大约产生于唐代,由青竹编成,用法与现在的抱枕类相同。

《红楼梦》中谜题“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叶落分离别,恩爱虽浓不到冬 。”即指竹夫人。

▲竹夫人,又称“竹姬”、“青奴”

高级措施:房屋的制冷装置

尽管古人没有空调,但他们通过利用自然条件、改变建筑结构,同样建造出了房屋的制冷效果。

1. 深井冰

古时候的住宅,为什么房间地上总会有一个洞?其实,古时候的大户人家都会在严冬时收集海量冰块储存在地底深处的地窖中,夏天的时候拿出来。

这是引入了一种中央空调系统。由于地底相对恒温,冬暖夏凉,所以这个洞夏天就会排出地底的冷气。据说,这方法在曹操筑邺城的时候就已经广泛应用了。没错,这就是传说中的“深井冰”!

▲没错!就是这个洞

2. 冷巷

冷巷被誉为岭南建筑的精髓,分为“室内冷巷”和“露天冷巷”两种,其原理即通过缩小建筑间距来增大风速,从而达到降温的效果。

▲室内冷巷,连接室内各房间的通道

减少生活余热

▲露天冷巷,也称“青云巷”

3. 自雨亭

人不能有效给自己降温,怎么办?那就想办法给整栋楼降温!唐代时人们就已发明了“自雨亭”来实现建筑一体化降温。

▲唐代大明宫自雨亭复原图

自雨亭,顾名思义,通过不停把水浇到屋顶模拟下雨,利用水循环带走热量。而这一切,都是自动的。

最后一招:佛系心静自然凉

如果以上这些方法统统无效的话,古人还留有最后一招——调整心态,“凉由心生”。

早在先秦,《黄帝内经》中就已经提到夏季要“使志勿怒”,即保持愉快的心情有利于度过酷暑。

▲清 | 绢本设色 邓文举《焦荫纳凉图》

▲宋 | 佚名《槐荫消夏图》

不管是对于古人还是今人,夏天总是难熬的。

不过,你还记得小时候的夏天吗?

记忆中的夏天,最让你开心的一件事是什么呢?留言告诉我们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