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琵琶湖畔,邂逅最美的老书店

 星河岁月 2018-06-08


琵琶湖畔,邂逅最美的老书店

从庭院外眺望书房,顾客和书籍同时成为风景


春寒料峭的三月,差旅到日本关西。我受公司驻大阪办事处之托前往滋贺与当地旅行商协调包机业务,其间,顺路到到位于滋贺县琵琶湖北岸的长滨拜访故人,在饱览湖光山色和诸多古城文化遗产之余,意外邂逅了“文泉堂”这样一个古意盎然而具本地特色的百年老字号书店,值得一记。

连接东西日本的水边古城

琵琶湖在滋贺县中心地带,全周长230多公里,面积670余平方公里,是日本最大的淡水湖,占了全县总面积的六分之一。这个内陆湖从地形图上看上粗大下细长恰似一把倒放的中国琵琶,可能地名来源于此。少年时代一度沉迷苏曼殊的格律诗,中有“忏尽情禅空色相,琵琶湖上枕经眠”之句,才知道琵琶湖是一代情僧了悟色空的浪游之地,从此记住了这个地名;青春游学东京,学校合唱队排演大正时代的校园歌曲《琵琶湖周航之歌》,扣人心弦,更令我对那烟波浩淼的大湖向往不已。大阪距滋贺一百多公里,从新大阪搭乘特快列车风驰电掣一个半钟头就到位于琵琶湖畔的古城长滨。我拜访的中川安之先生是当地一家旅行社长,已相识多年,他开车带我游走本地几大名胜古迹,这个蕴藉优雅的历史名城终于从纸面和想象中叠立在眼前,至今回想起来依然历历在目。


洒落优雅古意盎然的书店已经成为当地一大文化景观。


环滋贺皆山,唯南部地势低缓较平坦,因为近邻千年古都京都,因古称近江国,北边是濒临日本海的福井县,东边与岐阜县交界的伊吹山是东西日本的天然分界线,地处日本列岛中心地带,将西日本与东日本,太平洋与日本海连在一起,而长滨刚好位于琵琶湖东北角上,被称为日本的走廊,自古是兵家必争的军事要冲,涌现了织田信长、山内一丰等战国英豪。织田信长死后,丰臣秀吉在此屯兵修筑长滨城,雄踞一方。1600年,关东军事豪强德川家康一举击溃西部大名的盟军的关原之战,就发生在距琵琶湖不远的山脉盆地上。丰臣势力被德川家康铲除后长滨城被损毁,但城下町在江户时代却因临近佛教信仰胜地大通寺,琵琶湖水上运输枢纽而繁荣起来,商品经济和手工业制造极其发达,这个区域哺育的近江商人对日本的近代化产生深刻影响,也孕育了底蕴深厚的近江文化。

最美的书店,最美的女店主

出了JR北陆本线长滨站,步行五分钟就是大通寺表参道,这是一条古香古色形成于江户时代的石板古街道,两边是近江传统风格的仓储式商住两用店铺。我去的是周日,街上一半商铺停业休假,在春寒中显得十分空寂。跟着中川先生参观了祭奠战国枭雄丰臣秀吉的丰国神社,御坊老街道和存放大型神舆的仓库,勾留大半日。午后薄云遮住了本来就微弱的阳光,风行琵琶湖水上,带着寒气阵阵吹来,中川先生说,户外太冷,带你到一家最美的书店找最美的女店主喝咖啡去!


店里中心位置摆放的当月新书和畅销书。


书店名叫“文泉堂”,是一家名副其实的百年老字号书店,位于从参道出来转向大手门方向的一条古商业街区的中心部,一座修旧如旧的两层楼仿古建筑,玻璃格子窗,灰色瓦片,十分洒落典雅。落地玻璃大门口左右各放置一张铺了红毯的长椅供过往行人歇脚,猩红色的毯子在周遭以淡鼠灰为主色调的街区中是唯一的暖色,醒目热闹。周末加上寒冷,宽敞书店里没几个人显得空旷,但里面温暖如春,卵黄色的仿古吊灯散发着温和明亮的光,书店中心靠榻榻米客厅的地上一盆大花蕙兰开得正旺,粉红色的花簇在绿叶映衬下一派温馨,墙角一台石油电子暖炉开得很足,推门而入一股暖流带着纸质干爽气味迎面扑来。主人似乎察觉到中川先生和我在门口指点谈论,离开柜台来到门口,满面春风将我们引进店里。店主叫吉田桑,是个时尚优雅的中年女性,红唇皓齿,浓密淡茶色长发,带着日本中年女性常见的浓妆,质地考究的米黄色长裙与简捷的皮夹克搭配恰到好处。中川介绍道:“我们这一条街最漂亮的女掌门人!”看得出她和中川先生十分稔熟,谈笑举止大方而洗练,有一种优质生活和书卷气熏陶而成的从容气度。


书店内的摆设延续江户时代书肆格局。


“文泉堂”最大的特色就是几乎原汁原味保留江户时代书肆的格局。书店新书画册和各种明信片错层叠放在小矮桌或榻榻米席子上,一眼望去花花绿绿,像争奇斗艳的园艺花谱,一室皆春。见惯关东大都会的书店,曾听说底蕴深厚的关西近畿一带有不少百年几百年老牌古书肆,暗生向往。文泉堂这一具有浓郁江户时代书肆气质的老书铺我还是第一次领略,故而印象新奇而强烈。古代日本出版行业采用中国活字印刷线装装订书函护套,书店也是按照传统书斋格局,分册或分函平放在店堂的展示台桌上,排排分列,读者可以对整个书名和封面乃至装饰风格一目了然,这与全世界通行的书本将书柜挤得满满当当,一架一架书橱迎面耸立的书店风景完全不同。店堂的内侧,有一大片高出地面三十公分的大开间,由二十帖榻榻米构成,约有六十平米,在地价金贵的日本很难得看到空间如此阔绰的店面,这样的书店格局,固然大气阔绰赏心悦目,但若以经济学角度来看是很不合算的奢侈之举,这家老书店雄厚的根基不难想见。


听美女店主介绍,书店创立于明治三十二年(1899年),曲指算来已有两个甲子的岁月,如果从它的前身算起则已超过四个世纪。她指着窗外一株老干横斜的梅树说:这棵老梅在这里扎根至少四百年,已被当做文化财保护,是我家商号的见证人,有很多当时很多当时留下的名画家写生作品为证呢。


书店一角舒适的松暖座椅。


据说,书店的前身是创立于18世纪初期的商号为“钱作”的“两替商”。所谓“两替”,就是近代以前经营兑换、借贷和储蓄的民间金融机构,类似我国清代的票商或钱庄。滋贺自古工商业发达,利用琵琶湖水上航运和连接东西日本的有利地理位置,滋贺行商足迹遍及列岛各处。钱庄的生意非常红火,甚至连大名武士都来借贷。1867年,最后一代幕府将军德川庆喜将大政奉还天皇,日本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明治维新后日本积极全面引入西方的政治经济军事体制,很多传统领域经受了巨大冲击,随着银行等新兴的现代金融机构的,旧时代的钱庄经营举步维艰难以为继。最后一代钱庄掌门人吉田氏因为金融业务经常前往大阪京都东京等大都市,感受到新时代风气的激发,预感到在日本国家实现新旧转型之后,社会各领域将会出现对信息、知识文化技术的强劲需求,毅然将祖传数百年的家业转型,改行文化产业,经营印刷、新闻报纸、杂志、进口洋书、中小学教科书、新式文具用品等,成了长滨远近闻名的综合文化书店。


店主请我们在榻榻米居间靠近落地窗前的茶座上小憩,窗外正对着她家私人庭院,树木葱茏修剪得错落有致,石板小径连着主人家独门独院雅居,在香浓的咖啡气息里,聆听了一个个与书有关的美好故事。

民营地方文化中心

虽然远离东京大阪等大都会,但是时代澎湃的思潮也像琵琶湖水一样不间断地轻微拍打着这个宁静的湖畔小城,迩来一个半世纪,这个书店某种程度上成了民间文化传播中心。


一个多世纪来,文泉堂经历过沧海桑田和世事变迁却顽强地坚守下来,成了社区居民的某种精神寄托。年过花甲的中川安之先生告诉我,他和邻家街坊的同龄人就是阅读文泉堂的书籍中长大的。据说,在中川先生青春时代,除了电影和音乐,购读文学书籍是最大社会时尚,很多年轻人以文学青年为自豪,出于某种默契,文泉堂门常常成为青年男女羞涩的初次约会地点。从中川津津乐道的回忆中可以看出,这个老书店已经成了好几代人幸福难忘的记忆了。


榻榻米的居间宽敞明亮。


榻榻米大居间中间只有一台长条书案,上面铺着绸布,会四壁都是可以推拉活动的障子,张挂着名家书画。翰墨薰香迎面扑来。我发现靠近天井的上方挂着横匾上书:“心如金石”,是明治时代著名海军大将胜海舟为店家吉田氏亲笔挥毫,是镇店之宝。书店正中面向店门的横梁上的横匾“任重而道远”,不难一窥这家百年老店的志向和操守。据说文泉堂收藏着大量珍贵墨宝,常有人远道慕名来瞻观。历史上,因为近邻琵琶湖,这家开在寺庙神社周边的老字号商家成了很多过往文人墨客的落脚处,主人大度豪爽,尤其善待那些时运不济浪迹四海的画家、歌人和云游僧,招待他们免费吃住长期在店里挥毫画画,其中不乏生前无名潦倒死后大放异彩的艺术家或俳坛巨匠,如幕末狩野派画师岸驹、被誉为“昭和芭蕉”的诗僧种田山头火等。


深受孩子喜欢的手工绘本。


书店生意长年稳定,最大客源是本地学生、老年居民和上班族,此外还有外来游客。每年春秋两季,幼儿园中小学生开学,这里大量提供各种工具书、课程指导书籍和独家定制的文具和深受学生喜欢的课内外读物。除了开学季,社区传统祭祀活动也是书店一大旺季。长滨是历史文化名城,与宗教和民俗相关的祭祀活动很多,如每年四月樱花盛开时节的“长滨曳山祭”,是与京都“祗园祭”、岐阜“高山祭”齐名的全国三大传统祭祀活动之一,吸引远近前来参与观赏,流连数日。文泉堂成了古城之旅的一个必访人文景观,传统节庆时分,书店全部换上与乡土地理人文有关的图书明信片或瓢箪之类的地方工艺美术品,收益非常可观。


这家最古最美的书店,在长滨古城至今发挥着文化中心的功能,成了这一历史名所的文化地标。文泉堂定期举办各种绘画、俳句创作、书道、插花、茶道和各种读书会,甚至还能协助政府部门承办一些规格较高的文化主题沙龙。


庭院一角的老梅树,400年的树龄是权威部门鉴定的。


日暮临别,不能空手而归,挑选了一套当地画家的手绘明信片,一本《长滨历史文化之旅》和新潮社的现代作家写真集系列之《谷崎润一郎》,并欣然与美丽的女店主合影,算是对长滨这个温馨古城之行的难忘纪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