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爱老地图 || 收藏家徐友群,从老地图中寻找历史真相!

 星河岁月 2018-06-08


地图收藏古已有之,作为国家象征的疆域版,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在我国汉代,已有了专门收藏和管理地图之地。

历史上每一个关键的时刻,我们都可以在当时绘刻的地图上找到痕迹,从地图上可以读出当时人们居住的地理、人文环境和历史变迁。古旧地图是历史珍品,蕴涵了历史时期的地理、社会信息,让后人看到了浓缩的历史风貌。收藏地图就是在收藏历史,尤其是那些弥足珍贵的老地图,是时代发展变化的珍贵史料。

在民间收藏界,也有很人多年来在苦心孤诣地搜求各种版本的地图,以弥补当地或者全国各种文献资料之不足,为我们揭开历史真相增添证据。上海的徐友群就是这个收藏群体中的佼佼者。


“清代有龙旗的地图,民国期间有五色旗的地图,很多。去过全国各地,从古玩市场买过,在拍卖会上买过。得到的东西也算成规模吧。”徐友群笑称,“有人认为地图越老越有用,其实有些片面,史料价值才是第一位的。”而他所说的具有史料价值的地图,以及他的考证及发现,实实在在引起过轰动。



1

所藏日绘南京地图

为东史郎日记添佐证


1987年,曾参与过南京大屠杀的东史郎将自己在战时的日记公开。日记中写到日本侵略者把中国人装进麻袋,浇上汽油,捆上手榴弹,点着扔进南京最高法院门前的水塘里。此事涉及刽子手桥本光治。1996年在右翼势力的怂恿下,桥本向东京地方法院提出名誉权诉讼。此案在历时六年的审理过程中,日本东京地方法院、东京高等法院、东京最高法院均判东史郎败诉,理由之一是南京中山路是一条繁华街道,南京最高法院对面不可能有水塘。这个判决在中国国内引起极大愤慨。

 

但民间自有有心人。1998年1月14日,徐友群在自己收藏的由当时日本名所图绘社印制的《最新南京地图》上发现了新证据:地图上清楚地标明有十个大小不等的水塘,在南京最高法院门前有三个水塘。而这幅地图的发行所至诚堂(上海吴淞路463号),是日本设在上海的一个主要出版机构。据上世纪早期的一些资料记载,这家发行所的地址先在东大名路上,30年代后迁到吴淞路,日本战败后撤走。这幅由日本人印制的地图为“东史郎日记案”提供了当时条件下最新、最有力的佐证。

 

无独有偶,据当时的报道,19991226日,天津收藏家陈继揆也从自己收藏的众多历史地图中发现了一张19359月由武昌亚新地学社发行的《新南京市实测详图》,该图明确显示在南京最高法院门前确有三个大小不等的水坑,大约分别为2200平方米、1500平方米和800平方米。而在同年,石家庄有一位地图收藏者也淘到了与徐友群所藏相同的《最新南京地图》,据当时的报道显示,地图左框外用繁体汉字记载了确切的出版信息:“出版时间:昭和十三年(1938)十月十日发行;发行所:至诚堂(上海吴淞路四六三);著作权者兼印刷者:小山吉三;印刷所:日本名所图绘社。

 

这些地图证据将日本司法罔顾事实、为日本右翼势力张目的嘴脸再次暴露给世界人民。



2

老地图里

发现宋庆龄出生地真相


说起地图里的重大发现,徐友群侃侃而谈。十多年前,他在自己收藏的《1893年上海虹口租界工部局征收赋税图》中有了新的发现。而这个发现还源于他阅读了《新民晚报》上的一篇文章《江南名宅存世之谜》,让他对宋庆龄的故居考证产生兴趣。

 

这一历史地图证明,宋庆龄出生的1893年,东余杭路还是一条河流,而虹口“宋庆龄故居”当时还是一片农田或空地。这一发现,彻底排除了宋庆龄出生于虹口东余杭路的可能性。

 

徐友群收藏的这一英文版地图是1893年上海虹口租界工部局出版的,长2.73米,宽0.89米,虹口的许多建筑都标得清清楚楚。“现在的虹口有不少路当年还是河流,许多地方还是一片农田或空地。而宋庆龄出生于1893127日,这幅历史地图证明了虹口宋氏故居在那一年根本不存在。因此,所谓宋庆龄出生于虹口之说就更没有依据了。”

 

看了《江南名宅存世之谜》一文后,徐友群当即根据这幅历史地图去现场认真踏勘了一下,才发现如今的上海东余杭路就是当年的周家浜,这条河经虬江通向黄浦江。他走步丈量了宋氏故居,发现这里当年是一片农田或空地。徐友群的这一发现,与虹口宋氏故居建于1912年的房管所档案完全吻合,从而证明黄炎培所说宋庆龄出生于浦东川沙是正确的。

 

希望搞清自己的出生地是宋庆龄生前的愿望,但浦东、虹口之争一直陷于胶着状态。徐友群的地图和其他一系列证据,终于使浦东、虹口之争尘埃落定。



3

地图收藏

来自家庭文化熏陶


徐友群收藏历史资料的爱好来源于家庭熏陶。说起家庭环境,不得不提他的父亲徐耀祖。徐耀祖于抗战时期开办进步书店,上海“孤岛”沦陷后赴桂林,和茅盾、郭沫若等文化大家都有过交往,并曾组织文学青年社团活动。徐耀祖还曾经手过萧红代表作《呼兰河传》的出版。徐耀祖一度曾是我党地下工作的外围人士,后来还享受离休干部待遇。这份文化渊源一直让徐友群很自豪:“我父亲爱读书,我们兄弟都深受他的影响。我父亲喜欢摄影,所以我也收集了很多有价值的照片。”徐友群的收藏始于少年时代,后来,主集老上海地图、明信片以及老上海器物和史料,兼集邮票邮品、集邮文献、老照片、旧报刊、老广告宣传画及全国各地老地图、历史明信片。

 

值得一提的是,《1893年上海虹口租界工部局征收赋税图》还在2009年被评为“上海民间藏宝十大珍品”之一。徐友群在继续他的收藏,前不久,他刚从山西购买到一幅1898年上海县城全图《新绘上海城厢租界全图》,“价钱很高,但是毫不犹豫,因为碰到不容易。我判断是当时晋商带到山西的,因为普通老百姓不大可能会来上海购买一幅地图”。他介绍说:“这幅地图颇有价值。上海图书馆藏有相同的上海地图,说是五色,其实并未着色。我的这幅地图是全彩,填补了空白。”徐友群对自己的老地图、老照片收藏一直引以为豪,最近很长一段时间经常熬夜,准备出版一部展现自己多年来研究成果的著作。“地图和照片是历史的活化石,这正是我热爱它们的原因所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