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相遇在此 2018-06-08

慈怀格物
世间风雅 以物观心


源 | 本上创意(ID:bensuc

编辑 | 慈怀格物(ID:cihuaigw)


宁可食无肉,
不可居无竹。


云流れ 来自慈怀格物 04:12

点击上方音频,聆听格物的声音


自古以来,中国人对居住环境都有相当高雅的品味。而竹,更是这品味中的重重一笔。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几经狂暴骤雨,宁折不易弯。它尽显婆娑疏落的画意,抒发着文人雅士的高清舒雅,在中国传统园林中有着难以抹去的重要作用。




花朵娇嫩易谢,松柏沉闷且宽厚,

唯有几排清秀的竹,

能让居所在四季中都不失雅色吧。

那揉在骨子里的傲气,

更是浸养了居住者的身心。




在立夏时分,整片竹林都已经舒展开来,在风中轻晃摇曳。人穿行在簌簌的竹声中,思绪似乎能上接远古,听见风里来自祖先的叮咛。

到了烈日烘烤的三伏天,正是竹深避暑时。“万竹林中草缚庵,溪声隐隐隔云岚。日长客去收经卷,一枕清风睡正酣”。当置身在竹海的青绿时空中,不论是身体,还是心境,都借轻柔绵长的竹林风得以净化。吐了炎夏城市中积攒已久的浊气,双眼不必被五光十色纠缠,只余下淡雅的绿意。




疏疏斜阳疏疏竹,千竿万竿皆是人世的悠远。暂且从滚滚红尘跳脱出来,在竹海间安抚身心,灵魂才能充分舒展,感受万物,徜徉天地。当身心没入竹林深处,才知道为何古往今来,人们总能在竹海中参透古雅禅意。


早在5000年前,华夏的先民们就唱着歌谣走进了竹林,他们伐断修竹,制成武器,在尘砂飞扬的黄土地上追逐走兽,获得了最早的生存资本,也开启了中华文明的漫长征程。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一首《弹歌》寥寥八个字,记录的是中国人与竹子宿世的缘分。不仅如此,古人见竹亦如见君子。在文人雅士眼中,竹子是人格化的。他们往往以竹入诗画、以竹造幽境、以竹喻品性。


在王维的屋舍旁,竹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高雅;在苏东坡的人生道路上,竹是“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在郑板桥的诗画里,竹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精神……

中国文人在竹子身上发现了更深层次的精神品质,也发现了自我。



有时我们会恍然感到,竹子本身就是一位身着青衫的雅士,潇洒恣意地负手而立,就把生而有节、虚怀若谷、宠辱不惊的东方品格都写在了那里,引领着中国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它用自己清瘦的筋骨,点亮了千百年的时光,在无数诗行书画中熠熠生辉。




季羡林曾引用过日本学者岩山三郎的几句话:“西方人看重美,中国人看重品。西方人喜欢玫瑰,因为它看起来美,中国人喜欢兰竹,并不是因为它们看起来美,而是因为它们有品。它们是人格的象征,是某种精神的表现。这种看重品的美学思想,是中国精神价值的表现,这样的精神价值是高贵的。”


竹子,早已融入了我们的民族理想与民族性格,融入了中华儿女的基因血脉,成为了华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爱竹,人们爱它的雅,可也爱它的俗。春雷一响,春笋最当时,冬雪一落,冬笋炖咸骨,夏日一晒,竹鞋履不停,秋风一送,竹林思华年。一来二去,春夏秋冬,竹子的俗,总能提醒你,人活着,还是要接点地气。


爱竹,当爱它的雅俗共赏。山上观景堪称雅,山下落脚可谓俗,不要因为追求精神的雅而舍弃生活的俗,也不要沉溺于生活的俗而忘了享受精神的雅。 



沿着竹影摇曳的路途前行,

我们应当是无所畏惧的,

因为竹林深处,

总有故人予我们力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