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蜂病的综合防制:王小柱、熊成、袁春颖

 z海飞 2018-06-08

在养蜂实践中,蜂病的发生与饲养管理技术有直接关系。蜂群一旦发病,势必造成损失,影响养蜂者的经济效益。因此,要采取“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防制”的措施控制蜂病的发生。1 消毒预防

1. 1 蜂机具消毒 常用灼烧法,用喷灯喷出的高温火焰,灼烧蜂箱的每个角落和缝隙,喷烧2~3 次;也可消毒隔板、隔王板、旧巢框、启刮刀等用具。

1. 2 巢脾消毒 可用食盐饱和溶液,每千克水加食盐 360 g,浸泡巢脾 1 d,清水洗净晾干,对孢子虫等病及巢虫都有一定的杀伤作用。也可用75%的酒精喷洒巢脾,喷后密闭。

1. 3 蜂场场地消毒 一般在越冬蜂出窖前对场地进行消毒,可用 5%漂白粉或 10%~20%石灰乳(块灰加水化开)喷洒场地。2 选用抗病蜂种

一般都采用引种后做母本培育的女王与本场雄蜂杂交,其杂交一代作抗病蜂种,具有一定的抗病性,经济性状也较好。有的蜜蜂病害没有抗病蜂种,就需要进行抗病蜂种的选育,这种选育可通过 2 个途径来实现:①由科研部门进行立项研究。如中华蜜蜂欧幼病抗病蜂种的培育由原辽宁省蜜蜂原种场在省科委立项。②由广大蜂农在养蜂实践中进行群众性的选育。当发生某一种病害时,选育抗病蜂群作为育种群,经过一段时间后,抗病蜂种就自然选育出来了。对于一个蜂场而言,就是用无病群做母本育王,然后更换有病群蜂王。应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将有病群的雄蜂全部除掉。西方蜜蜂和中华蜜蜂对蜜蜂病害的抗病性如表 1。3 养强群

强群采蜜量高,抗逆性强,抗病性强。养强群应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3. 1 要有优良的蜂王 优良的蜂王应具备 2 个条件:①优良蜂种。蜂王应属于优良蜂种的后代。②蜂王质量好。育王时,要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使蜂王体大,产卵好,控制蜂群的能力强。育王时在本场应选用群强、蜂王产卵力高、无病、生产性能好的蜂群做母本,移虫后应放在本群或饲料充足的强群进行育王,每批不能超过20 个王台,否则会影响蜂王的质量。

3. 2 抓好秋繁以强群越冬 以强群繁殖越冬适龄蜂,8 月中旬开始繁殖越冬适龄蜂,此时蜂群的最低标准是标准箱平箱、满箱。喂完越冬饲料后,弱群要合并成强群越冬。

3. 3 平衡发展蜂群 在春繁时要采取强弱互相抽补的方法,以强补弱,使全场蜂群平衡发展。4 饲料充足

蜂群饲料包括蜂蜜和蜂花粉,都要供给充足。饲料充足可以使蜜蜂幼虫发育健壮,使其在成虫阶段,健康、寿命长,抵抗力强。同时,成蜂不会受到饥饿,抵抗力强。在补喂蜂花粉时,对花粉要进行消毒,其方法是:将花粉薄薄地摊在桌上,用喷雾器喷 75%酒精一遍,上下混合后再喷一遍,然后收集成堆,上盖尼龙布,12 h 后即可使用;也可用蒸汽法进行消毒。5 防治蜂螨

蜂群防治蜂螨是养蜂的一个必须的过程,但是目前防治蜂螨的药物大多是受限制使用的。螨朴在非生产季节可以使用(欧盟要求在蜂蜜中不得检出氟氨氰菊酯),其他喷雾剂不能使用。在培育蜜蜂越冬适龄蜂(或之前)可使用螨朴,不能让越冬蜂受到蜂螨的侵害,以免影响越冬效果。6 利用中草药防治蜂病

6. 1 蜜蜂螺原体病 大蒜 500 g 捣成泥,浸泡在 2 kg 醋酸溶液中,浸泡 1 周,滤出蒜渣,即为“醋酸溶液”。糖液中加入 3%左右该溶液,每夜喂蜂,连喂 10 d。

6. 2 蜜蜂麻痹病 在糖液中加入 3%的蒜汁,每夜每群喂 300~600 g,饲喂 1 周,停 2 d 后再喂 1周,直至病情得到控制。

6. 3 消化不良 由甘露蜜、饴糖、蜜枣糖等引起的消化不良,后肠阻积,而后死亡。可用山楂5 g 和生姜 4 g 煎成汁与醋酸 15 g 混合,加在 1 kg糖液中,每夜喂蜂。

6. 4 幼虫腐臭病 每千克糖液中加入 30~50 kg“醋酸溶液”,每夜喂蜂 200~300 g。

6. 5 用白艾蒿防病治螨 白艾蒿于早春萌发,到 6~7 月份时株高 1~1.5 m、叶片变老、气味浓香,正是采收的季节,采后晒干备用。用艾蒿熏蜂可预防一般病害,艾叶中加石榴皮熏蜂箱可防治蜂螨,在换蜂箱前将艾叶点燃、生烟后,将蜂箱反扣过来熏 10 min 即可。

6. 6 “爬蜂病”

6. 6. 1 从春季“爬蜂病”的症状可诊断为主要由孢子虫、螺原体等病原引起,预防治疗药物可选用米醋 50 ml、生姜水 5 ml,加 1 kg 糖浆。6. 6. 2 从夏季“爬蜂病”的症状诊断为主要由花粉、花蜜中毒和螺原体等病原引起,预防治疗药物有:①甘草 50 g 用水煎成汤药 500 ml,加 5 kg糖浆。②大蒜 100 g、甘草 50 g、60°白酒 200 ml,浸泡 10 d 后取上清液加 1 kg 糖浆。③用处方 1每天每群喂 500 ml,连续喂 2 d,再用处方 2 每天每群喂 250 ml,连续喂 2 d。6. 6. 3 从秋季“爬蜂病”的症状诊断为主要由蜂螨和麻痹病等病原引起,可采用杀螨和治疗麻痹病的措施。6. 6. 4 用败酱草防治“爬蜂病”,黄花败酱草(干品)250 g,加水 25 kg 掺入白糖 50 kg,分两晚饲喂

6. 7 蜜蜂白垩病

6. 7. 1 利用封盖蜜 将健康蜂群中的封盖蜜脾,割开蜜盖,放入病群中,让蜜蜂搬运,直至所有空房都装满蜂蜜,然后再让蜜蜂清出产卵,即达到效果。

6. 7. 2 用小苏打治疗 将小苏打撒于蜂路中即可。6. 7. 3 用大粒盐治疗 将大粒盐装在小容器内,放于蜂箱底部。7 治疗蜂病时应注意的问题

7. 1 正确对待蜂群的病害 蜂群患病就像人得病一样,是一种正常现象,不能要求蜂群不得任何病,得病后要采取积极的措施。7. 2 不能乱用药 蜂群得病后首先要进行诊断、分析其治疗的价值,如果通过治疗后,蜂群仍达不到生产能力,这样的蜂群就不应治疗。为了保持蜂群的数量,可用健康群进行分蜂。在治疗时首先要采取饲养管理、换王等办法来解决问题,不能乱用药。7. 3 不能乱用抗菌素 抗菌素只对细菌病起作用,可治疗蜜蜂副伤寒病、蜜蜂败血病、美洲幼虫腐臭病、欧洲幼虫腐臭病和蜜蜂螺原体病等,对其他蜜蜂病害无作用。

文献仅供参考学习!如有不正确请纠正与补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