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科过细?整合医学告别“只看病不见人”

 whd991 2018-06-09

文/金羊网记者张华 通讯员张金菊

“目前由于分科过细、专业过度分化、医学知识碎片化,使得患者成了器官;疾病成了症状;检验成了临床……在治疗上逐渐涌现一些不利的方面。”近日,在中国医检整合联盟成立大会暨中国医检整合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樊代明院士指出了医学专科化发展的一些弊端,并提倡整合医学,从人的整体出发,将医学各领域最先进的知识理论和临床各专科最有效的实践经验分别加以有机整合,从而避免出现上述不利面。

近年来,疾病谱已经发生根本的变化,以前很多疾病是一个病因一个病(传染病),一个疾病一个药,一个疾病一个疫苗就可以搞定。但是现在涌现出很多慢性病,比如冠心病、肿瘤等都是多因素的疾病,一两个检验指标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樊代明院士认为,虽然专科细分推动了医学的发展,但是这样的医学模式也对医学发展产生了许多弊端,比如患者成了器官;疾病成了症状;检验成了临床;医师成了药师;心理与躯体分离;医疗护理配合不佳;中医西医相互抵触;重治疗轻预防等。

樊代明院士说,医生有两只“眼睛”:一个是医学影像、一个是医学检验。现在很多医生看病离不开检验单,跟着检查报告走。实际上,一个疾病未必只有一个症状,一个体征或者检查的一个表现,而是把各种因素加在一起症状才能得到一个正确的结果。

所以,很多疾病的诊断往往需要多个临床学科、多个平台、多种技术的相互配合与应用。即利用整合医学的思维,以人为本,还器官为患者、还症状为疾病、从检验到临床、从药师到医师,身心并重、医护并重、中西医并重、防治并重。

在樊代明院士的倡导下,广州医科大学和广州金域医学检验集团共同发起,成立中国首个医检整合联盟。据记者了解,该联盟由500多家国内外有关医学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企业、行业协会(学会)等资源组成学术性、公益性、开放式的非官方社会团体。其中,有三分之一是临床医生,有三分之一是检验医生,还有三分之一是企业,大家一起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医学和检验整合发展。

据悉,中国医学和检验整合联盟是国内首个,同时也是目前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医检整合联盟。作为中国医检整合联盟的挂靠单位,广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冉丕鑫表示,希望借助中国医学和检验整合联盟这一平台,通过多学科整合,统筹会员的需求和资源优势,建设医检整合优势学科体系,开展相关研究,培养出卓越的医检整合人才。

广州市教育局主任督学谷忠鹏也指出,对广州市而言,无论是从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还是从医学教育事业的大局来看,成立中国医学和检验整合联盟都是一件大事,也是一件好事。它在汇聚国内外优势资源,搭建协同创新共享平台,培养高素质医检整合人才,全面推动各学科交叉融合和协同创新,实现我国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又快又好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