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一世草木一秋,世人最害怕的就是死亡最无法逃避的也是死亡。死亡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不愿提及的沉重话题,然而对于科学家来说,并不能因为这个话题的沉重性而去选择避开或者放弃。对于死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生,这是医学乃至科学中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越是惧怕死亡我们就越是应该面对他,研究他,揭示其中的奥妙,寻找击败死亡的方法。 如果人类要战胜死亡,我们必须首先清楚的了解死亡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死亡会是什么样的一个过程,每个人面对死亡时会有什么相同或者不同的表现。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探究的问题。 首先我们已经弄明白了死亡的实质就是进化的基本要求,没有死亡就不会有自然选择,也就更谈不上进化了,医学上死亡的意义是由于基因所决定的细胞分裂次数,当细胞分裂达到极限次数时,细胞的自我更新将停止,人体的所有器官都将逐渐衰竭,最终这种累计的量变导致实质的质变——死亡最终必将发生。 对于人在临终之前会有什么样的感受,经过科学家持续数年的调查研究基本形成了一个统一的认识,通过大部分死里逃生的人对于将死时感受的描述,人类在临终前将不会再感觉到病痛的折磨,焦虑的内心将归于平淡,人们会感到前所未有的平和甚至有一些愉悦。大部分的人声称自己看到了光亮,而这种光亮就好像传统意义上天堂的光芒。一些人会置身于回忆的时空隧道之中,之前的回忆就想幻灯片一样在眼前播放,还有一部分人会看到死去的亲人前来引路。然而更多的人所看到的是混沌或者空白。 有人认为,意识是独立于身体本身存在的,也就是说,当人类死亡之后,意识还将存在只不过是换了一个新的维度,因为它本就是一团能量场,或许我们死后都会去一个量子的世界。无论怎样我们都应该正确的面对死亡不逃避也不恐惧。
|
|
来自: 扫地僧一一 > 《208、医学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