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浪博客诗词优秀作品管窥第二十八集

 江山携手 2018-06-09


新浪博客优秀诗词每周五评,佳作鉴赏,置顶一周,周日更新。


 

 

告诗友:昨天收到几位朋友赠诗,本想录于文后,篇幅太大,只好作罢,诗友见谅

李梦痴的诗词博客已收回,周一起恢复更新,李梦痴借此谢谢各位诗友的关注与支持,非常感谢一部分匿名朋友,为恢复李梦痴的博客奔走建言。

更感谢另一些匿名网友,以污言秽语这种独特的方式,对他的人品人格所做的最高肯定。

 

其一、(没有题目)

据说我是狼

 

庸诗妄议诩风流,坐井窥天岂可求?
麻雀合当檐下闹,河虾竟欲海中游,
虫虺破壁遗嗔笑,鱼目充珠作暗投。
 我笔如椽今出马,钢锋直取夜郎头。

 

这首诗是某个早晨突然从天而降贴在我和李梦痴的博客里宣战的,我看了下他的博客,刚刚开通,只有三十几的点击率,便知道其实据说我是狼先生只是某个人的马甲,不过,抛开这些恩怨计较,单从这首诗来说,无论如何都不失为一首好诗,又是送上门来,所以选在这里与大家共赏。

首联是指责我的管窥集的,说选的诗为庸诗,鉴赏也是妄议,坐井观天还自诩风流更是不堪,作为战表,首联出句非常有力。

颔联当写李梦痴,因为他此时与梅亭望月的战事正酣,称他为麻雀在屋檐下闹事,一介河虾居然也想大海一游,两联提到两个对手,表达了同一个意思,就是指出对手的妄自尊大自以为是,写的简明扼要明白晓畅。

颈联有一种豪情其中,以“嗔笑”表达对对手的蔑视,下句的“鱼目充珠”十分形象,但是细较之下“暗投”用在此处似有牵强感,不过遣词有力造语铿锵,瑕不掩瑜。

以上只是铺垫,全诗的看点都在尾联,尾联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和必胜的信心,以形象的语言流畅的节奏,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无畏的战士出征的型格,那种信心那种自豪跃然纸上,而且“夜郎”一词总领全诗,概括了诗人心目中对手的特点,寥寥数笔,双方的形象都生趣盎然。

既是战表,当时我和李梦痴又无从确定对手身份,只好从诗中分析,梦痴问我,如果是你你会怎样结尾,我不假思索地说:“剑锋直取恶人头”。梦痴说:要是我来结尾,我会说:“剑锋轻取夜郎头”或者“轻锋直取夜郎头”,总之我一定会有一个“轻”字。然后我俩一起嘲笑诗人的“钢锋”的用法,从战斗的角度对他表达了充分的蔑视,李梦痴说:钢锋太钝,战斗中最多也就把人捅个跟头,所以有了我的二十六集管窥后面给他的回复,那个回复充分表达了对他作为一个战士的轻蔑。这是对抗双方的角度。

从诗的角度来说,我们三人的结句,刚好代表了三种不同的性情。既然诗人是个变相马甲,我便没有心理负担,深入分析一下三人的性情。

据说我是狼的“钢锋”不是战斗用的,他的结尾其实只是摆出了一个战斗的“泡斯”,就像戏曲舞台上英雄的亮相,这个亮相是给他身边的朋友看的,不是给对手的。他根本就不是一个战士,只是一个扮演战士角色的演员,目的并不在于战斗的胜利,更主要的是要赢得周围朋友的喝彩。

我的“剑锋直取恶人头”暴露了我性情中的两个特点:一是一旦成为我的对手,我就把他看做异类,另一个特点是一旦与人形成对立,我便绝不罢休,直到他“死”或者我“死”,不知变通不思退路,把对手定义成异类,也是为坚持这种偏执的心理需求。虽然现在年过四十身经数十战早已从容多了,但是写诗的时候写出的还是本来面目。

梦痴的性情,面对战斗,他总是非常轻视对手,这个“轻”字代表了他在战略上对于对手的极端蔑视。这种蔑视绝非据说我是狼先生的花拳绣腿,他的这个“轻”是付出努力换来的。每次战斗,他总是让对手竭尽所能地攻击他而绝不还手,这个过程中,他的反应也只是“诱导”对手出尽绝招,等到对方黔驴技穷筋疲力尽,他才出手一“剑”封喉。多年刀笔,身经百战,无不如此。观最近与望月一战,他的刀笔更“轻”,他更会在被攻击的过程中吸收资源壮大自己,与望月一战,他实际并未出剑输赢已定。以我的经验观之,这是他年过四十重出江湖的今非昔比之处。

以文的观点,我们这三首诗都是好诗,写出各人真性情,这便是文无第一。

以战事观之,不用出手高下已见,梦痴居首,我居中,据说我是狼必败无疑,这便是武无第二吧!

就此谈谈管窥集的宗旨,通常我只鉴赏文无第一的部分,只要准确表达出真性情,就不失为好诗,我鉴赏诗人是如何准确表达自己意图的,这是诗中的最精彩部分。

通常所谓瑕疵,无非有二,一则诗人想表达某种意图而没有准确表达清楚,二则诗人准确表达的一己意图与他人不谐,便被人视作瑕疵。对于其一,属驾驭语言的能力问题,指出瑕疵便是指出人家的技不如己,我的管窥集无意搬来诗友作品以证我的高人一筹,对于明显的词不达意的作品,我不选录就是,又何必挂在这里彰人之短?除非有些诗友向我“请教”帮忙修改,我也多半先问他到底想表达什么意图,再根据他的意图提修改建议,也有些诗友说不清楚什么意图只是凭直觉,这种情况我一般都建议在没有出律的前提下,选择第一稿直觉所为。

对于第二种情况,所谓瑕疵,多半涉及个人心理深处的潜意识,抑或涉及个人的生物本能,就像上面所说的三种结尾,代表我们三人在战斗压力面前表现的各自的原始本能,一定要于此分出高下,早已出离诗文鉴赏之天地,需要在更广泛的领域剖析探求。

要我指出瑕疵,我便必须说出所以然,有根有据地指出这是瑕疵,那就等于对诗友的深层心理和原始本能进行剖析,这就如同把人扒光示众,此举天人共怒天理难容。所以不管他人如何逼迫,以秽语黑客相威胁,我也不会袖手就范,从此以曝人瑕疵彰人本能为任。

从自私的角度说,鉴赏本身是一种非常阳光的行为,赏读别人诗中的耀眼的神采,对自己的性情也是陶冶净化的过程,让鉴赏者本人和读者都感到心情振奋充满阳光。而曝人瑕疵彰人之短,每每深入人的原始动物本能去剖析诗文原委,实在令鉴赏者和读者精神压抑身心疲惫充满阴暗,所以平时读诗,我从不曾想起过这个角度。这本也是我当年在文学鉴赏与心理分析两个专业之间徘徊不定终于最终选择文学鉴赏的基本原因。

至于格律问题,不是我不重视,是我太重视格律音韵,因此根本不敢去碰格律这道围墙。诗中的格律音韵是音乐之美,属于世界通用语言,诗文音韵更为直观地展示诗人的心理节奏个性风采,只是我没有这个本领去鉴赏领略,我只能感受到音韵节奏表达心声时产生的那种美感,没有本领象鉴赏诗文这样一一说清。我以为古今中外只有西人贝多芬莫扎特等,国人中师旷伯牙钟期等,才有资格评点格律音韵之美。至于平仄格律,本就是一张表格,夫复何言?就像当初文韬兄指出我的鹧鸪天出律时鼓励我的,这种格律问题就象一层窗纸,注意一下就是了,人人都可以学会的。

其二、七律·戏赠某君兼自勉 

骑天涯 

茕孑汾亭噪暮鸦,空胸杯水自矜夸。
頽墙偶窜蓬间雀,沃垄偏开狗尾花。
腹内寒酸充醋母,人边炫耀俨方家。
应知井外青天远,休做窥天井底蛙。

 

这首诗写文人之阻,淋漓尽致。

首联用文中子汾亭鼓琴的典故,说文人处在腹空浮夸者的鸹噪中更显孤独。颔联、颈联意义相仿,说麻雀蓬间鼓噪,狗尾花占了鳌头,无知者硬充方家坐井观天自诩风流,活画出世间夜郎的丑陋形象。从前三联看来,也是表达对夜郎充栋、麻雀横行的现状的强烈的愤激不满。这是千载文人面对现实的共同困境。

尾联所表达的态度是对这一现状的无能为力的愤怒和诅咒,天涯先生又一次写到了文人的“阻”,回到首联的王通,当时他的才名已经得到文帝赞许,但是却过不了公卿冷落这一关,最终还是脱不开“退而求诸野”的命运,对于早年积极入世的王通来说,虽然“求诸野”最终让他名声大噪,但毕竟是不得已的退而求其次,受“阻”的挫折伴随他一生。

再看他的兄弟王绩,他不像王通那样孤军奋战,当时王通的弟子大多唐初名流,人脉甚广,王绩却三仕三隐,最后终于因为政治上站错队,从而永远成为贞观年间的隐士,可见“阻”象文人的宿命一样挥之不去。

所以我觉得天涯先生这首诗,还有二十六集管窥中收录的他的那首七律,真正唱出了千古文人阻而不通的心灵悲歌和沧桑咏叹,唱出了惶恐滩头永远过不去的文人之殇,唱出了“黍离”那样的响隔异代心同千载的悲切与苍凉。

我们回想一下李太白“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的悲愤呼号,我们回想一下李太白“不能狸膏金距学斗鸡,不能西屠石堡取紫袍”的愤懑激越,我们再回想一下李太白“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的沮丧与无奈,我们再回想一下李太白“孔圣犹闻伤凤鳞,董龙更是何鸡狗”的悲怆与愤怒……

这些情绪色彩浓烈的句子,无一不回荡着千古一脉的文人之殇,那种天为阻地为绝的绝望处境,掀起的那种惊天狂澜,其实就是浪漫主义诗歌的鲜明的个人色彩和毫无希望的人生出路,这是文学史上的一个悖论:个人色彩越是鲜明,诗人的现实出路就越狭窄,反之,现实出路越是狭窄,诗人的个性色彩就更加鲜明。所以会有清人赵翼的“国家不幸诗家幸,吟到沧桑韵始工”的感叹。

回看文学史,中国的浪漫主义永远也没有走出西方浪漫主义的高度,他一直个人色彩十分鲜明,没能形成西方浪漫主义狂飙突进的文艺运动。中国的浪漫主义一直没有脱离“事君之道成,荣亲之义毕,然后与陶朱、留侯,浮五湖,戏沧洲,不足为难矣”的个人打算,一直没有脱离“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诛谓余以善淫”的个人计较,中国的浪漫主义至今没能产生拜伦那样的文化英雄,他们可以为个人的遭际个人的阻滞不平去死,却不能为了超越个人的更远大崇高的目标去生,中国的浪漫主义是个人主义的渊薮,他鲜明的个性色彩和绝望的现实出路,无不与此密切相关,构成了中国文人千古不变一脉相承的共同命运——阻滞,他因此也成了中国文化传统的一个强劲主流。

这就是我读天涯先生的诗的时候产生的强烈的主观感受,我不敢妄测天涯先生的现实生活,但是天涯先生的诗的确唱出了那种千古文人阻而不通的心灵悲歌和沧桑咏叹,唱出了惶恐滩头永远过不去的文人之殇,唱出了“黍离”那样的响隔异代心同千载的悲切与苍凉。我无意将天涯的诗抬高到李白的高度,我只想在李白的高度上反思中国文人的阻滞之殇的渊源和传统,来观照天涯先生满腔阻滞之情的文化渊源。

 

 

 

其三、七七事变七十二周年感赋

蜀山居

卢沟晓月虎狼烟,鼙鼓声销似去年。

国难当头期众志,发悬临路报同船。

狂潮傲骨精忠血,铁马金戈赤县天。

天若有情天亦老,牺牲万世奋龙蟠。

 

(取自蜀山居士的评论栏:

听风斋主:

2009-07-08 07:11:13

狂潮傲骨精忠血,铁马金戈胜利弦.这一联读来不舒服。试改:狂潮傲骨精忠血,铁马金戈大恨弦。听风读诗,喜欢自言自语。居士勿怪。

博主回复: 2009-07-08 07:23:01

奉茶!此联我也觉得有问题,思考了一下,关键是用韵问题。现在改为狂潮傲骨精忠血,铁马金戈赤县天,可否?大恨,我觉得不妥,一是对仗问题,关键是格调不协调。多谢指正,先生是啄木鸟!)

 

在蜀山这里,我们再来看看中国文人的另一种传统,这种传统起于孟子的“虽万千人无往矣”的浩然之气,振于张横渠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凛然之声,作于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之情,光大于“用我们的血肉筑起我们新的长城”的慷慨之声。在这个伟大的传统中,中国文人走出了自己的小我,走出了个人计较,走出了个人遭际的颠沛咏叹,走过了中国文人的“惶恐滩”。

于是,文天祥写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悲壮,谭嗣同唱出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洒脱,陈毅道出了“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的信念,朱德唱出了“自信挥戈能退日,河山依旧战旗红”的豪勇。

在蜀山这里,我有幸看到了一个普通诗人超越小我、走过“惶恐滩”的心理过程。

蜀山弟的诗词一向轻灵晓畅,简洁明了,这首追忆七七事变的小诗又写得慷慨激昂大气纵横,着实令人耳目一新。

首联提到当年烽火狼烟弥漫家园的现实背景。

颔联看似抒发豪情,其实在抒发一己豪情的同时更是在痛心文人志短,上句写在“国难当头”的时刻,国家更加期许着有知识有能力的知识分子激发豪情壮志一赴国难。下句写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国难当头也就是每个人的临路之际,这种时刻,大家应该奋发精神同仇敌忾抗击外侮,这里的“报”不是报哪一个个人的恩仇,而是“报”大家不得不“同舟共济”的命运,在这个不得不“同舟共济”的宿命面前,人们能够在“报同船”的感召下,超越那些个人计较,从小我走向大我,越过惶恐滩。

颈联是这首诗的“诗眼”,在蜀山弟这首诗的评论栏里,我有幸看到蜀山弟对这一联的修改过程,那正是他超越小我走向大我的心理过程的直接观照。既然蜀山弟自己修改了原诗的瑕疵,那我就来分析一下产生原诗瑕疵的心理过程:

颈联的“赤县天”原作“胜利弦”,蜀山弟从心理上在“狂潮傲骨精忠血”的壮志豪情鼓舞下走上战场,但是在面对“铁马金戈”压力时,诗人的最后一点小我唤起了最后的计较,希望自己能活着看到胜利。这是生命本能面对“金戈铁马”的威胁时生发的那种软弱,这种软弱其实就是每个人的最后一点生命牵挂。

但是“赤县天”却一飞冲天,超越个人的所有计较,踩过了惶恐滩,战胜了千古文人我字当头的阻滞宿命,把自己的小我融于轰轰烈烈的自卫战争中,心中所念所想,唯有如何将自己的生命之火投向这片天空,给这片天空增添一道亮丽的光明,而没有去想这片光明是否能照耀到自己的头顶。因此尾联提到的“牺牲”才显得那样真切平实,直抒胸臆,绝非一般的高头讲章战斗造型可比。这就是文艺中的英雄主义传统,是世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文化薪火相传的不灭的根。

古往今来,人们凭借着这种伟大的精神传统,超越壅蔽,挑战世俗,战胜苦难,获得新生。对于文艺巨人安泰俄斯来说,英雄主义就是他的生命之源和大地之母,他一经倒下就可以重新站起来。对一只文艺的凤凰来说,英雄主义就是那纯洁的烈火,能让那不死之鸟一再地浴火重生。正是这种英雄主义,让贝多芬将人生苦难酿成欢乐的美酒洒满人间;正是这种英雄主义,让杜甫把国难家仇铸成雄浑诗篇彪炳千古;正是这种英雄主义,让但丁把个人的政治挫折变成审判的利剑,挑战一个世纪的黑暗;正是这种英雄主义,让毛泽东高歌猛进唤起千万农奴之戟,打出一片灿烂辉煌的赤县晴天。

这种英雄主义,让敌对者胆寒,让旁观者茫然,让同路者振奋,让英雄自己一往无前。

这就是一个软弱的诗人,超越自己的小我,超越宿命中的惶恐滩的唯一出路,也是中国的浪漫主义一直也没有走出阻滞之殇的惟一死结。

最后感谢蜀山弟把自己改稿的过程公诸于众,给我一个机会,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实例,来阐述这种英雄主义主题的文艺价值和历史地位。

 

 

其四、词稿沁园春读钟馗捉鬼图并寄人

一起走过

海阔天空,千古江山,虎啸秦关。

叹去来日月,晦明世界;别离牛女,凄苦人间。

华岳凌霄,西京飞羽,怒发书生护故园。

君行健,正拍栏弹剑,笑对风烟。

 

忆来贾陆长安。今又是、才名出少年。

更一身正气,舒云驱雨;五陵胆略,啸野寒蝉。

为国分忧,为民守宅,恁尔瘟神躲也难!

痴情处,任龙腾纵骥,捉鬼清源!

 

这是一首寄友词,借钟馗打鬼咏现实中事,词中寄托了对打鬼“少年”钟馗的敬佩和对英雄胆略看家护园的怒发书生的赞美。

开篇直将诗笔引入秦关,盖因钟馗故里在长安终南户县一带,“虎啸”传达气势,“千古江山”实则暗指代有才人,钟馗以降,打鬼英雄层出不穷也是千古事实。

二句感叹“凄苦人间”“晦明世界”难有安宁。接着笔锋一转,气势凌然而起,赞叹“怒发书生护故园”的千载功德,上片结句紧承此句一气呵成:“君行健,正拍栏弹剑,笑对风烟”,活画出打鬼英雄的风采雄姿,唱出希望,唱出信心,唱出正气,唱出勇健,借用“行健”说明此“君”所为自是替天行道为民张本。读到“正拍栏弹剑,笑对风烟”,不由的又想起李梦痴改的上面第一首“据说我是狼”的七律的尾联,只有那种“虽万千人吾往矣”的豪勇,才能写出轻与笑的风采,上片于此大气滂沱遒劲潇洒的节奏中结束,表达出词人的激扬情绪和豪迈激情,仿佛回忆起年轻时代自己的宏图远志和仗义豪侠的梦想。

下片伊始,一声长长的感叹,将背景移到现代,古老的长安又出现了如同汉代贾谊唐人陆贽一样风华正茂的少年才子,“一身正气舒云驱雨”,胆略过人,此以“五陵”代指豪侠。

词人继而赞美这位少年“为国分忧,为民守宅”,一身正气让瘟神闻风丧胆无处可逃。

结句“痴情处”最为动人,不是义务不受驱策,完全是一片赤心甘当前卫,“捉鬼清源”为民除害。

这首词写得激情洋溢,字里行间,看得见词人对于打鬼英雄的必胜的信心,对于打鬼英雄前仆后继代有才人的坚定信念,这也是词人对于天行有度人间正道的坚定信心。反复咏叹“护故园”“为国分忧为民守宅”等,正是强调妖鬼无侵的和平环境依赖于“怒发书生”才情少年保护家园的不懈斗争,那里“君行健,正拍栏弹剑,笑对风烟”,才有了这里桃源净地风雅韵致的安宁与闲适。

 

 

其五、步韵月下兄《破阵子/临屏随吟》

老赵谈文学

总叹人心不逮,更悲君子难行
正道淳风驱浊气,朗月疏星入眼明。
诗书勤五更。


自古邪无侵善,良知总赋贤英。
浪起潮头歌勇士,渊底沙除江海清。
华歌许放声。

 

这首小词出自于女词人手笔,自是别有一番风味。题为临屏随吟,却也并非随意而为,一望而知是为眼下博客诗坛的烽烟骤起有所感怀。

叹世事人心不逮,悲仁德君子路难,这种对阻滞的感叹,在女词人的心里是另一番风调,因为历史的传统的原因,面对这种阻滞,她通常都只是一个旁观者,一个正直的女词人,她恨风摧秀木,恨佞罔斯文,恨声乱雅道,恨祸起萧墙,她期望天地澄明,人心思善,远离纷争,再振诗文。

二句承上,抒发词人的美好愿望,“正道淳风”布满人间,清风朗月润泽斯文。这才是真正的母性心声。

这世上大体有三种女人,一种是花木兰似的“双兔傍地走”不辨是雄雌,说不上男女之别,她们是跻身于男人世界,与男人并肩战斗的战士;还有一种女人,掩袖工谗,妨功害能,摇唇鼓舌,惹是生非,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她们是斡旋于男人之间,带着魔盒走街窜巷播撒灾难灭绝希望的潘多拉;第三种就是那种人类真正的母亲,她们是面对战火默默流泪的人,是那种面对苦难默默承受的人,是那种在烽火硝烟中祈祷和平的人,是那种满目疮痍中以身补天的人。她们是勇士的女儿,英雄的妻子,战士的母亲。她们在硝烟之外,心却永远在阵地前沿,每一次胜负,都牵动着她们的心弦,所以她们对和平的热爱,是天地间最震撼人心的篇章。

但是这种和平也不是乡愿似的收买和平,她们的祈望和平也不是懦夫的乞求和平,她们明白和平需要付出牺牲的代价去争取去捍卫,所以下片中,词人就发出“自古邪无侵善,良知总赋贤英。浪起潮头歌勇士,渊底沙除江海清”的呼声,鼓励奋斗,勉励牺牲,“华歌许放声”就是在奋斗与牺牲中祈望和平,庄严净土。

这种精神才是人类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类文明延续的基础,不战争往往出卖公平,战争每每毁掉希望,在这个战与不战的夹缝中,人类伟大的母亲永远站在最公正的分界线上,用祈望和平来坚守希望,这也是文艺的一个永恒不灭的主题,这个主题超越了文人之阻滞,甚至也超越了英雄主义,它是文艺传统永恒的母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