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的愤怒之火,灼伤了谁?

 心琳z8ruhx98mu 2018-06-09


愤怒是在说“我需要帮助”


小楠心中那团愤怒的火球在慢慢膨胀、燃烧,马上就要喷涌而出。此刻,她最想做的是摔随手可触的任何东西,只有这样才够“爽快”。

 

这时,耳畔响起一个声音“这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会破坏关系,更甚者可能会形成恶性循环-由摔东西发展为家庭暴力”。小楠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冷静下来,可那团火仍灼烧着她。

 

这一切源于小楠希望跟丈夫聊聊天,而丈夫要么沉默不语,要么低头翻看手机。

 

小楠像《愤怒的小鸟》里易怒的胖红,特别容易被激惹,老公把袜子零钱乱放,出差频繁有时周末也回不了家,以及朋友没有按时赴约等,都会令她感到无法耐受的愤怒。



而这不是最糟糕的,更糟糕的是如同胖红的愤怒被小鸟岛的鸟民们认为是“破坏花园的杂草,必须连根拔除一样”,小楠将愤怒视为插入她生活的钉子,试图要么拔除,要么完全嵌入身体。


因愤怒而产生的愤怒,让小楠痛苦不堪。



01

怎么就愤怒了?


为什么同样的情境有的人会愤怒而有的人就很平静?

 

依恋理论发现婴儿在3-6个月时,开始对人有所选择,对妈妈、熟悉的人和陌生人的反应是不同的,对妈妈更偏爱。


从这时起,婴儿有了愤怒的情绪,表现为哭闹、皱眉、挤眼、手脚乱舞。婴儿愤怒是因为吃饭、干净的尿不湿、被抚摸拥抱的生理需要没有被满足。

 

人会愤怒是因为人的需要没有被满足或遭到了剥夺。

 

人未被满足或被剥夺的是哪些需要呢?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本主义心理学领域提出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包括五个层次:

 

生理需要:呼吸、水、食物、睡眠、生理平衡、分泌和性;

 

安全需要: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资源所有性、财产所有性、道德保障、工作职位保障、家庭安全;

 

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友情、爱情和性亲密;

 

尊重的需要:自我尊重、信心、成就、对他人尊重、被他人尊重;

 

自我实现的需要:道德、创造力、自觉性、问题解决能力、公正度、接受现实能力。

 

当小楠因丈夫聊天的态度而愤怒,是因为丈夫的反应未能满足她安全和归属即亲密以及被尊重的需要。

 

当《愤怒的小鸟》中胖红经历跌落悬崖、溺水,终于将生日蛋糕送到客户面前时,客户认为胖红的解释是撒谎,迟到是因为胖红睡懒觉。此时胖红因为被尊重即被信任的需要没有被满足而愤怒。



为什么易怒的人那么容易那么在意那些需要?

 

因为易怒的人未曾或很少被满足过这些需要,他们一直处于匮乏的状态。因为未曾拥有,所以渴望。

 

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对食物更敏感,如果不能按时吃饭,这些老人比八九十年代出生的人更易恼怒。

 

在暴戾家庭长大的孩子,对安全更敏感,讲话声音提高可能会让他们感到被威胁而愤怒。


从小体弱多病而没钱就医的人,对健康或医疗保障更关注,而这些问题也更易令他们感到愤怒。



02

如何看待愤怒?


愤怒是人类九种基本情绪之一,基本情绪意味着只要是人就会有愤怒。

 

愤怒是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它是一种正常的感受,我们不需要掩饰,更无需因愤怒而感到羞耻。

 

愤怒在日常生活中一直被误解为是消极的情绪,所以在我们的社会文化中,愤怒往往是压制的,就像小楠压抑自己的愤怒一样。

 

事实上,愤怒在生活中也扮演了积极的角色,当人们愤怒时,这是在发出求助的信号:告诉人们自己有需要没有被满足或者自己的需要被剥夺了。

 

愤怒是在说“我需要帮助”。

 

人们之所以对愤怒存在误解,原因在于未能区分愤怒的体验和因愤怒带来的行为后果,愤怒的体验并不会造成任何伤害,只有把愤怒付诸行动以后,它才可能在人际关系中造成后果。

 

如果其他家长不择手段抢了你孩子的入学名额,你对他们恨之入骨,恨不得将他们千刀万剐,于是你在想象中对他们下了手。


在这里你对他们的恨以及想象中的杀人都是愤怒的体验,而这不会真的伤害到他们,你也不会因故意杀人罪而入狱。


只有当你把这个愤怒和想象付诸到现实行动即真的杀了对方,才会造成伤害。

 

既然愤怒有积极的意义,愤怒还需要管理吗?


当然,胖红就被猫头鹰法官判处最严重的刑罚:愤怒管理课程。可见在鸟界愤怒也被视为洪水猛兽。

 

我们所说的管理愤怒不是消除愤怒,而是不让愤怒付诸行动给人际关系造成伤害,更希望通过愤怒实现自我成长。




03

愤怒来袭,我该怎么办?


我将人们通常使用的处理愤怒的方式分为三类:一类是孩童破坏式,一类是指标不治本式;一类成人成熟式。

 

孩童式包括:


冷漠拒绝:小孩典型的人际模式——你惹我不高兴了,我就不理你了。


小楠也经常采用这种方式,当她感到愤怒时,她会选择沉默,短则几个小时,长则几天不与丈夫讲话。丈夫称小楠的这种行为为冷暴力。

 

撒泼打滚式,包括哭闹、谩骂、打架、摔砸东西等。


这让我想起了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婶婶,她最著名的一次是:春节时,叔叔跟几个朋友打牌,而她讨厌叔叔打牌,冲到朋友家里,掀了牌桌。自此再也有没有人跟叔叔打牌了。

 

治标不治本式


压抑,这是人们最常用的一种的方式,也是最糟糕的一种方式。


人们像掩耳盗铃里的那个偷窃者,以为压抑了,愤怒就没有了。殊不知,那被压抑的愤怒,将招致更多的愤怒。

 

转移,在愤怒时,可以通过跑步、游泳等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发泄情绪。


有的地方为此建立了情绪宣泄室。这种方式像缓冲带,暂时缓解了情绪带来的巨大压力,但从长久来看,并未解决问题。



成人成熟式:


化愤怒为力量:愤怒是支撑人们坚持下去的力量。同学小江初中时,父亲因病去世,他认为是医疗事故,对主治医生非常愤怒。


他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只为了证明那位医生对父亲是误诊。他说这么多年的医学学习能够坚持下来,全是靠着这股愤怒撑着。

 

将愤怒语言化:当愤怒时,有意识的去思考,此刻我需要的是什么,然后告诉愤怒的对象,我感到很愤怒,原因是我的需要没有被你看见。


比如小楠意识到丈夫乱扔袜子,自己之所以很愤怒,是因为自己打扫家务的劳动成果没有被看见和尊重。她可以告诉丈夫“我很生气,因为我花了很多时间做家务,而你乱扔袜子,没有看见和尊重我的劳动成果”。



04

面对愤怒,要守权达通


在选择处理愤怒的方式时,根据是否对我们有积极建设性作为标准,我们依次选择成人成熟式、指标不治本式、孩童破坏式。

 

能用语言表达的,不用非语言的方式处理。语言表达是思考后的理性,语言表达愤怒,相当于将身体和情绪承受的过度愤怒的象征意义编码出来,当愤怒可以用语言表达时,大脑便可以更有效的管理行为了。


处理愤怒即要坚持原则,也要有灵活性。即使我们所推崇的语言化这种方式,也不是适用所有的情景。


而我们认为最糟糕的压抑,也不是一无是处,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境和人灵活处理愤怒。



《愤怒的小鸟》中小鸟们如果对掠夺他们蛋的猪说“我很生气,因为我们安全的需要被你们剥夺了”,猪会把蛋还给小鸟们吗?不会,这时需要的是将愤怒化为力量,也就是暴力。

 

面对领导对你的不公平羞辱,你能跟他说“我很生气,因为我没有被公平对待”吗?


no,这时你只能暂时压抑愤怒,然后寻找转移或其他方式发泄出来。因为被压抑的愤怒,总有一天会以更强烈的方式卷土重来。

 

面对愤怒,不必愤怒,不必惊慌。愤怒只是一种情绪,它就像恐惧、惊讶、悲伤、厌恶等一样,当它以合适的方式被看见,被理解,愤怒之火就灼伤不了谁了。



关注「三点一弯钩

回复【听见】即可收听更多文章

点击图片,为你推荐👇

孩子不听话,我们为何会愤怒?


【三点一弯钩专栏作者】黄素英: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自由撰稿人。因对人性及人类情感的痴迷走入心理学界,并一发不可收拾。希望我们一起探索人性的奥秘,过有趣的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