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詩】 唐·司空圖《故鄉杏花》: 寄花寄酒喜新開,左把花枝右把杯。欲問花枝與杯酒,故人何得不同來。 宋王安石《天童山溪上》: 溪水清漣樹老蒼,行穿溪樹踏春陽。溪深樹密無人處,唯有幽花渡水香。 宋楊萬里《慶長叔招飲一杯未酹雪聲璀然即席走筆賦十詩之一》: 雪正飛時梅正開,倩人和雪折庭梅。莫教顫脫梢頭雪,千萬輕輕折取來。 宋楊萬里《雨中遠望惠山》: 準擬歸時到未遲,歸時不到悔來時。惠山不識空歸去,枉與常州作住持。 明陳鶴《寄杏臺郎》: 杏花臺上月華新,見月常思花下人。今夜莫孤花月意,明朝風雨又殘春。 明·僧德祥《爱闲》: 一生心事只求闲,求得闲来鬓已斑。更欲破除闲耳目,要听流水要看山。 清黃任《歸舟雜詩》: 閒人不放去投閑,終日尋閑是強顏。今日野夫閑得否,一帆雙眼萬千山。 明薄少君《哭夫》: 他人哭我我無知,我哭他人我則悲。今日我悲君不哭,先離煩惱是便宜。 清江湜《絕句》: 我要尋詩定是癡,詩來尋我卻難辭。今朝又被詩尋著,滿眼溪山獨去時。 名龔詡《竹枝歌》: 朝見浮雲飛出山,暮見浮雲飛入山。浮雲自是無心物,郎既有心胡不還。 明楊本仁《巴人竹枝詞》: 院裡迎春郎手栽,花時郎繞百千回。從郎去后春無主,縱有風吹花不開。 明錢點《他山感舊》: 山頭誰種樹參天,種樹人今去幾年。樹老逢春枝盡發,可憐人去不知還。 明烏斯道《闞峰》: 春山花發雨霏霏,花雨曾沾闞相衣。今日山花依舊好,春風吹雨濕僧扉。 清江湜《野興》: 槐樹千年知誰栽,槐枯藤欲大於槐。村翁生在槐枯後,祗見藤花幾十回。 【原文】 【插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