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俞平伯的隐逸

 芸斋窗下 2018-06-09

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隐于自然,通过对自然的感悟从而感悟生命,参悟人生的玄机。有着传统“名士风”习气的俞平伯就是一位热爱自然并善于从自然中体悟人生的作家,这与其出生苏州、居住杭州不无关系。苏杭,可以说是俞平伯的精神家园。

俞平伯1900年出生于山水秀丽,被誉为“人间天堂”的苏州,童年时代跟随曾祖父俞樾和曾祖母姚太夫人住在苏州,苏州的山山水水滋养着幼年的俞平伯,培养了他爱慕自然的天性。但给俞平伯留下印象最深的却是杭州。自1920年4月从英国返抵杭州,到1924年底迁居北京,人生最青春美好的这几年俞平伯居住在杭州。正如俞平伯所说:在杭州尽情领略过了“城市的喧阗” ,“湖山的清丽” ,也体会过“无数的悲欢离合” ,可以称得上“杭州人”了。俞平伯对于杭州,有着非同一般的感情,其原因朱自清在《〈燕知草〉序》中曾推言:“西湖这地方,春夏秋冬,阴晴雨雪,风晨月夜,各有各的样子,各有各的味儿,取之不竭,受用不穷;加上绵延起伏的群山,错落隐现的胜迹,足够教你流连忘返。难怪平伯会在大洋里想着,会在睡梦里惦着!”仅止如此,自然是不够的。朱自清接着说:“这正因杭州而外,他意中还有几个人在——大半因了这几个人,杭州才觉可爱的。好风景固然可以打动人心,但若得几个情投意合的人,相与徜徉其间,那才真有味;这时候风景觉得更好。”在杭州居住的短短几年,构成了俞平伯生命中的华彩篇章。

俞平伯的第一部新诗集《冬夜》和第二部新诗集《西还》中的《夜雨之辑》中的绝大部分诗都作于居杭时期。集散文、诗、谣、曲于一体的《燕知草》虽是俞平伯居于北京老君堂坐在古槐书屋中所作,怀想的却是诸如嗅清河坊的气息、城头巷里打桔子、城站卖信纸、假托“赵心余”作《重过西关园码头》、“六月十八日”的西湖夜景等杭州的自然景物与人事。

在《芝田留梦记》中,俞平伯在朦胧意境中表达了他的“归欤”之念:“我宁耐着心情,不厌百回读似的细听江南的雨,尤其是洒落在枯叶上的寒雨,尤其是在夜分或平旦乍醒的时光,听那雨声的间歇和突发。”听雨之后,是雨后赏菊:“积雨初收,万象是十分的恬静,只浓酣的白云凝滞不飞,催着新雨来哩。萧寥而明瑟,明瑟而兼荒寒的一片场圃中,有菜畦,晚菘是怎样漂亮的;又有花径,秋菊是怎样憔悴的。环圃曲墙上的蛎粉大半剥落了。离墙四五尺多,离地植着黄褐的梧桐,紫的桕丹的枫,及其他的杂树。有几株已光光的打着颤,其余的也摇摇欲坠了,简截说,那旧家的荒圃,被笼络在秋风秋雨间了。”然后就是玩味江南秋风的异样情致:“秋风来时,苍凉悲劲中,终含蓄着一种入骨的袅娜。你侧着耳,听落叶的嘶叫确是这般的微婉而凄抑,就领会到西风渡江后的情致了。一样的摇落,在北方是干脆,在我们那里是缠绵呢。这区别是何等的有趣,又是何等的重要。北方的朋友们如以此斥我们为软媚,则我是当仁不让的。”忽而又向往如闲云野鹤般随风而去,远离世俗、自由自在:“在圆朗的明月中,碧玉的天上漾着几缕银云,有横空一鹤,素翅盘旋,依依欲下;忽然风转雪移,斗发一声长唳,冲天去了。那时的我们凭阑凝望,见它行踪的飘泊,揣它心绪的迟徊,是何等的痛借,是何等的渴想呢。”

《湖楼小撷》中先是以“春晨”、“轻阴”两篇始,于“楼头一瞬”到处是满眼的春光:“点翠的底子渲染上丹紫黑黄的异彩,俨如一块织锦屏风”,驰道“傍有几丛芳草,芊绵地绿。”栽满桑树的六条桥,“堤旁的绿的草黄的菜花” ,“横陈在碧波心窝里”,“黄绿蒙茸的腰带”。草色入目,越远越清新,越娇俏,越耐看。最是那西湖的湖光山色,先是近处的水“暗蓝杂黄,如有片段。中央青汪汪白漫漫的,缬射云日的银光”;再是远处“乱皴着老紫的条纹”。然后是山色恰与湖相称,“近山带紫,杂染黄红,远则渐青,太远则现俏蓝了”。作者由近及远,写出了湖水和山色各不相同的形状和颜色。最后是云,“远处更萦拂以银乳的朝云,为山灵添妆。面前连山作障,腰间共同搭着一绺素练的云光,下披及水面,濛濛与朝雾相融。顶上亦有云气盘旋,时开时合,峰尖随之而隐显。南峰独高,坳里横一团鱼状的白云。峰顶庙墙,豁然不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