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杭州西湖——宝石山(2)

 江山携手 2018-06-09

【5】川正洞

       从来凤亭西去数步便是川正洞,为巨岩倾叠而成。说它是洞,倒更像一个过道,洞内有石几石榻,可供休憩。洞上面覆盖着一块巨大的石块,与石罅相连,洞如石室,里面可容十数余人。

       洞有三个贯通的出口,被称为宝石山一奇。

【6】蹬开岭

       川正洞西侧出口后面有一条长约20余米的石峡,岩石上有摩崖石刻“蹬开岭”。石峡两侧石壁峭削,高数丈, 峡中石阶狭窄而上延,仅容一人通过。身临其境,方悟“一夫把关万夫莫开”之义。

       壁间印有巨人足印,相传是钱镠射潮、“三千羽箭定风波”留下的痕迹。由于用力神猛,钱镠脚下的石壁被蹬开成峡,因此被称为“蹬开岭”。

【7】宝石流霞

       穿过狭缝向西,出口是一处30余平米的平地。来到这里,顿觉豁然开朗,舒气回肠。猛回首,只见峭壁有摩崖题刻“宝石流霞”四个大字,为新西湖十景题名之一。这四个大字为康有为的女弟子、当代书法家萧娴所题。透过刚才走过的巨石缝往东看,缝中可看到保俶塔的英姿。

       这里还有两处摩崖题诗,一处为钱惟善的《保俶塔》诗:金刹天开画,铁檐风语铃。野云秋共白,江树晚逾青。凿屋岩藏雨,粘崖石坠星。下看湖上客,歌吹正沉冥。钱惟善(?-1369),字思复,自号心白道人、武夷山樵者,杭州人。 另一处是“南北高峰叫杜鹃,斜阳浮翠断桥边;画船归处江湖梦,一半楼台杨柳烟”。

【8】馒头山

       人们在这个小天地里可以晨练,可以玩耍,更多的人到这里喜欢的是攀爬两侧的岩石,也许就是因为蹬开岭两侧的岩石没有台阶可上的缘故,更是吸引人们要大试身手的愿望。

       蹬开岭两侧的岩石裸露,形状像馒头,大家都称这两巨大的岩石为馒头山。从各个方向馒头山顶部攀爬的人们,一个个像是蜘蛛侠!

       每年,从这岩石上滚下来而受伤的人不计其数,但不顾劝告的人总是络绎不绝。

       征服险峻,爬上顶峰的人们。

       站在馒头山最高点的山脊,远山近水的西湖美景尽收眼底。

       高楼林立的现代都市也一览无余。

【9】蛤蟆峰

       从馒头山往西约三十多余米,就是蛤蟆峰。蛤蟆峰地处宝石山巅,山势险峻,古人以“一峰之志”言其高峻。此峰不仅高峻,形态也奇,从不同的角度观望,此峰有各种不同的形态。从断桥白堤望去,形如古人巾帻,称巾帻峰,林逋“巾子峰头乌柏木,微霜未落叶先红”的诗句,说的便是此景。从孤山东麓望去,酷似一头狮子,因此又叫狮子峰。从西泠桥看去,最像一只向天蛤蟆,所以也称蛤蟆峰。这就是所谓的“一石三看”。​

       馒头山往西,有一条蜿蜒曲折、起伏跌宕的台级。台阶一侧有摩崖石刻“石侍峭蒨”。

       绕过此石,沿着石阶向上,通过一跳崖石板桥,就到宝石山的最高点蛤蟆峰了。

       这里有摩崖石刻两处,一处是“天然图画”,另一处已漫漶看不清。​

     宝石山的岩体中,到处可见小到核桃,大到拳头般大小的赭红色小石块,这些镶嵌在岩体中的石块,地质学的角度称之为“碧玉”,是玉石的一种。2005年还曾经发生过大量市民和游客上山挖宝石的事件,后经考证这些玉石“既无欣赏价值又无经济价值”,事件才得到平息,目前在岩体上仍然可见当时留下伤痕。​

       在这里,可以看到宝石山北侧,有美丽的杭州城,还可看到远处杭城最北端的半山。

​​       在这里,不仅可以饱览保俶塔的雄姿,远眺西湖,俯瞰白堤,湖光山色,更是魅力无限。​

       此处看西湖,白堤玉带,西湖明镜,风景如画,心旷神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