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敖包记忆

 白桦树2008 2018-06-09

 

(一)

从通辽市区出发,驱车向北行进约四十五公里,即至久仰的孝庄园。这里是清代国母孝庄的出生地和出嫁的地方,这里是达尔罕亲王府尊贵的驻地,历史上各个蒙古部落在此会盟议商大事,是民族英雄嘎达梅林的故乡,也是敖包相会的地方。

国家4A级景区孝庄园,以其历史人文和古典端庄,每年都吸引很多国内外游客和史学专家学者、文化名人,前来观光考察旅游。特别是前一段时间,修建的内蒙古东部地区较大的“科尔沁敖包”,竣工开业又将成为孝庄园乃至科尔沁草原上一个靓丽的风景。

(二)

我是蒙古族,生长在敖包苏木,对敖包有很多感悟和记忆。

敖包,蒙古语,意思就是“土堆子”“石堆子”。其内涵、来源、寓意是一门学问,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历史上,敖包一种是在辽阔草原上路标、界标的标识;一种是蒙古族祭山神、路神和祈祷风调雨顺、六畜兴旺的象征。蒙古族非常崇拜名山大川,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起先多为祭祀祈拜。后来作为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逐渐过起了游牧半游牧、定居半定居的生活,一些牧民居住的地方离山川较远,祭拜不便,就选择风水宝地山岗坨包上“垒石像山,见石为神”,称之为“敖包”。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变迁,一切都发生了很多变化。自然敖包越来越少,人工敖包越来越多,敖包不仅是牧民祈祷和寄托心灵的地方,也已成为祭祀、体育、文化、那达慕为一体的、包括年轻人恋爱约会的多功能的平台和场所,更是政府和相关组织敖包搭台、文体唱戏、经贸合作融体的重大节庆活动。

敖包内涵丰富,分类和命名也很讲究。按地域、材质、颜色、大小、位置多种名称:科尔沁敖包、朝伦敖包、查干敖包、巴嘎敖包、乌日图敖包……也有按人名和其他因素命名的。属性和分类诸多,各有各由,草原上的每一个敖包都有其一个乃至多个神秘和传奇的故事,讲述着牧人们的生活。

敖包来历和解释很多,各有各的缘由,越解释越充满神秘感……

(三)

敖包文化源远流长。

敖包文化有别于寺庙文化和其他佛教文化。寺庙主要是信教群众拜佛求安,祈求达愿,其他人员参观考察体验文化;而敖包是广大农牧民祈祷新一年风调雨顺、农牧业丰收、农牧民安康,并借此举行赛马、射箭、摔跤等竞技比赛和文艺演出、安代舞等盛大欢乐那达慕。

敖包活动音乐也不同于寺庙活动音乐。寺庙音乐多为庙堂室内,以低沉、静寂、森严为基调,有像现代万物生的感觉;而敖包音乐面对大自然大草原大众农牧民,或庄重或开放、或低沉或高亢、或长调或呼麦、或民调或现代……与时俱进,万民同乐,多彩多姿,美轮美奂,天地祥和,万物吉祥。

敖包无地界,艺术无国界,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文化相融相通,各具特色,就像草原一样辽阔无边,百花齐放,百鸟歌唱。各地各类敖包纷繁多姿,别样袭人,尽管活动程序不尽相同,但敖包文化趋于一致,祭祀祈祷、文体娱乐、集会庆详等功能是一致的,人们对其崇拜是由衷的,活动效果是祥瑞的。

(四)

“ 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哟,为什么旁边没有云彩?……”一曲《敖包相会》,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作为电影《草原上的人们》的插曲放映播出后,传遍祖国大江南北。这首由玛拉沁夫、海默填词,通福作曲的歌曲,在民歌基础上提炼升华,成为经典歌曲。使千年历史的蒙古草原、敖包文化大放异彩。因此,敖包发展的历程就是草原文化发展历程的一部分,音乐和歌曲也成为敖包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说,有神灵的地方就有音乐,有音乐的地方就有灵气和生命!

在科尔沁敖包处于理论研讨之际,在敖包文化节筹备酝酿之时,作为蒙古民族之子,带着祝福、信仰和祈祷,我和国家一级作曲家罗庆共同创作《吉祥敖包》之歌,尽我们的微薄之力,也是对科尔沁敖包的寄托与祝福,也为科尔沁草原风调雨顺、彩虹降落、大地圣洁、百姓安康,默默祈祷,有声祝福:

“祖祖辈辈心灵的呼唤,世世代代永恒的传唱,你是一个圣洁的天使,你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啊!吉祥的敖包,牧人心中的殿堂,带着深深的期待,我来到你的身旁……你是一种向上的精神,你是一种进取的力量,啊!吉祥的敖包,牧人心中的殿堂,带着默默的祝福,我对你久久仰望,虔诚的祈祷,草原人家风调雨顺,牧人们幸福安康,风调雨顺,幸福安康……”



来源:通辽日报副刊(2017-4-23二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