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爱相杀

 经典小诗 2018-06-10


“当你全身心崇拜一个人时,

可能会忘了自己是谁。

但一旦你试图找回自我,

就会挣扎着摆脱那人的影响。

自身的独立性,

总需要一场竞争来平衡

——Sebastian Smee


在艺术的世界里

寻找自我的旅途总免不了与过往决裂

正是那些充斥着竞争的友谊

那些倾慕、妒忌和雄心

让艺术家们彼此联结,相爱相杀

屡屡登上全新的创作巅峰

1

马奈 VS 德加

édouard Manet VS Edgar Degas

马奈和德加,都是19世纪印象主义的重要人物,深具革新精神的创作态度,将绘画从传统束缚中解放。

1861年的巴黎,马奈与德加在复制共同的偶像——委拉斯凯兹的作品时相遇。马奈冲动暴烈、德加冷静深沉。

19世纪60年代,正是马奈备受非议之时,因为《草地上的午餐》和《奥林匹亚》,马奈几乎成为社会的丑闻焦点。

Luncheon on the Grass

画作中大胆的女性躶体,颠覆了世俗虚伪的美学习惯。赤裸裸的宣布了欧洲传统艺术神话时代的结束。

olympia 

马奈激进的理念、自由的手法、惊人的创造力让年轻的德加倾慕不已。也刺激德加从古典题材和历史肖像中解脱,逐渐具备欣赏现实生活的能力

“他的眼和手都那么果敢肯定……而我,却总是煞费苦心而迟迟不得要领。”在马奈的影响下,德加的艺术理念变得更加包容和变通


与此同时,马奈也很欣赏德加的细致观察,以及对形象具体的光影掌握。

Women in Front of a Cafe

两位年龄相近,家世背景相似的艺术家惺惺相惜,互相影响,频繁共同出席在咖啡厅和私人聚会,越来越密不可分。

艺术上德加日益趋向马奈,但哲学层面上的分歧,却注定了这份关系的危机。


马奈认为:真实是变化不定,多种多样的,一切皆有可能,关键是创作本身的乐趣。因此热衷表现室外明艳的场景,以亮色调呈现露天逻辑的严密性。

Musique aux Tuileries, Edouard Manet

德加则坚信艺术必须服务于真理勘透繁华之后的孤寂与疏离,刺穿欢乐的面纱,直击真相本身,揭示出表面关系下掩藏的深层情绪。

1865年左右,德加和马奈间的分歧愈发清晰。而一幅《马奈夫妇》,则几乎葬送了彼此多年的友谊。

Monsieur et Madame,Edouard Manet

1868年创作的《马奈夫妇》,德加用冷静而忠实的笔法,捕捉记录下沉浸音乐中的马奈,松垮姿势和疏离表情背后,真实的情绪:百无聊赖、置身事外。

Edouard Manet Standing - Edgar Degas

此时的马奈正陷于极其复杂的家庭纠葛,对后来弟媳,女画家莫里索的婚外情愫,使他难掩对曾是父亲情妇的正妻苏珊的疏离与冷漠。

女画家 Berthe Morisot肖像与照片

画作如同心理分析,惟妙惟肖的貌合神离,与身体语言的懒散松垮呼应,被德加敏锐的画笔一击而中。


对人性当下的深层解剖,德加比马奈更为深沉犀利

这份无意揭示的残酷真相,使马奈恼羞成怒,直接抄刀将画劈作两半。想必其中不仅有隐私揭露的心虚和恼怒,也有对德加犀利笔触和技巧的隐隐惶恐。

 In a Café,Edgar Degas 

德加听闻画作被毁当即翻脸,出于回应也将马奈曾送他的静物画送还,并附便签:“先生,我把你的作品还给你!

Place de la Concorde,Edgar Degas 

虽然两人的关系大不如前,但事后德加仍坦言:“一个人很难一直与马奈为敌”。他们的友谊还在,却渐趋平淡。

德加对马奈的敬仰从未消失,甚至在许多场合公开表示:“马奈比我们想象的更伟大”,直言不讳创作过程中,始终受马奈的影响和启发。

Eugene Manet, Edgar Degas

30年后,当孤僻、苛刻的德加去世之时,收藏的画作中不仅包括那幅《马奈夫妇》,还有3张他自己画的马奈肖像,以及超过80张马奈的作品。

这足以证明

即使马奈已经去世了这么久

他仍然有着特殊的魔力

让德加难以释怀

。。。


2

毕加索 VS 马蒂斯

Picasso VS Henri Matisse

“马蒂斯:色彩;毕加索:形式

两个伟大的流派,一个伟大的目标”

——康定斯基


马蒂斯与毕加索,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天才。

毕加索与马蒂斯相差12岁,两人的相识缘于收藏家斯坦因女士。她认为“他们都有着一种属于天才的雄性气质。”

斯坦因女士在家中 Gertrude Stein

毕加索与马蒂斯性格迥异,犹如南北两极。马蒂斯沉默寡言,不苟言笑;而毕加索则激情似火,喷薄欲出。

那时的马蒂斯早已功成名就,风流倜傥、雄姿英发,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宠儿。而毕加索还只是在“洗衣坊”过着波希米亚生活的穷画家。

初次接触马蒂斯觉得相谈甚欢,和谐自如。但毕加索的回忆却截然相反,“马蒂斯滔滔不绝,我却插不上话,实际上,我只是该死的莫名其妙!”此后很长时间,毕加索都耿耿于怀。


然而,这并不妨碍他们之间的交往。马蒂斯向毕加索推荐非洲雕刻,以及象牙海岸面具等。毕加索被这些原始艺术深深震撼,立体主义的思想在心中萌芽。

对此,马蒂斯不无得意地说:“经过雷恩街索瓦热的商店时,我常被窗边黑人雕刻线条的纯真打动,这简直和埃及艺术一样!于是我买了一个给斯坦因。


不久,毕加索来了,一见到就立刻喜欢上这个小雕塑。

第二天早晨,我走进他的画室,看到地上扔满画布,每张都画着同样的内容——一副女人的面孔,披头散发,上面只有一只眼睛,长长的鼻子伸进嘴里。。。立体派就这样诞生了。

那时的马蒂斯,在艺术上早已进入“平衡、纯净与宁静”的状态,沉静自若,安逸清闲;明亮狂野的画作一幅接一幅出现在斯泰因家的墙上。

毕加索仍然时刻处于焦虑和痛苦之中。他把自己关在画室煎熬不已,画布掀翻在墙上、画笔抛掷在地上……九个月后,《亚威农少女》诞生了。

Les demoiselles d'Avignon'1907

《亚威农少女》的横空出世,让毕加索名声大噪。一方面,他试图以自己的立体主义与马蒂斯分庭抗礼,动摇他在野兽派的地位;另一方面,又迫切地渴望得到马蒂斯的认同。

意外的是,一向温和的马蒂斯对《亚威农少女》完全不屑,不仅当众大骂这是对现代艺术的嘲弄与亵渎,甚至扬言要“搞垮”毕加索。


马蒂斯曾在信中写道:“和毕加索一起展出,就像和癫痫病人走在一起!”

Bathers by a River ,Henri Matisse

气得发狂的毕加索聚集了一群年轻伙伴在家喝酒聚会,他们往马蒂斯的画作上扔飞镖,还在街上到处涂鸦:

马蒂斯会让人发疯!马蒂斯比酒精和战争还要危险!……

Guernica,Picassio

若干年后,《亚威农的少女》带来震惊逐渐平复,马蒂斯主动伸出了橄榄枝。在毕加索生病时探望,还和他一起去骑马,作画开始也有意向毕加索学习。

虽暗地较劲,但两人依旧彼此欣赏。


有记者问毕加索:“如果重新开始画画,你会怎么画?”毕加索说:“我会像马蒂斯那样画!”记者说:“天哪,马蒂斯的回答是像毕加索那样画!

为证明彼此的友谊,两人经常互换作品。毕加索收藏有马蒂斯的《玛格丽特肖像》,马蒂斯则收藏了毕加索的《水壶、碗和柠檬》。


但据说挑选作品时,他们都不约而同的选择彼此最乏味的作品,以便有朝一日证明对方的平庸。

毕加索年少气盛,不时地把马蒂斯视作艺术上的劲敌,甚至语出惊人:“与我相比,马蒂斯不过是个少妇!”

内心深处,毕加索仍对马蒂斯充满敬畏。他曾指着收藏的马蒂斯《玛格丽特肖像》和《男人、女人和孩子》,分析它们与《亚威农少女》的相似之处。

“你应该把我和马蒂斯在那个时代所完成的每幅画放在一起审视。没有人比我更仔细地研读马蒂斯,也没有人比马蒂斯更深地了解我的作品。

马蒂斯晚年定居尼斯,半身瘫痪但创造力依然旺盛,只是寂寞时常爬上心头。

而毕加索只要来南方,总是去看望马蒂斯。为让老友高兴,他特意关照同行的情人弗朗索瓦身着马蒂斯喜爱的“紫色”和“柳绿色”。

马蒂斯果然大喜过望,主动提出为她画像,不想却惹毕加索醋意大发,不停嘀咕:“太过分了!我跑去替莉迪娅(马蒂斯秘书兼情人)画像了吗?”

言谈中,马蒂斯偶然也会流露出对身后名誉的忧虑。他拿着美国画家波洛克和马瑟韦尔的画册给毕加索看:


一代人、两代人,以后,这些画家中谁还会打心眼里记住我们,像我们对莫奈和塞尚那样”。

每当毕加索要离开时,马蒂斯也总是喃喃自语:“希望你常来,我们应该在一起多聊聊。如果我们俩有一个死了,有些话,另一个人就再也没法跟人说了。”神色间的黯然溢于言表。

马蒂斯去世后,女儿玛格丽特曾多次致电毕加索。。。但毕加索既不接电话,也不出席葬礼。

数月之后,出人意料地,毕加索以马蒂斯的色彩,融入自己独特的形式语汇,重新演绎了德拉克洛瓦的名画《阿尔及尔的女人》。

一生孤傲狂放的毕加索,正是以这种独特的方式悼念马蒂斯,并记录彼此近半个世纪的友谊。

  


3

波洛克 VS 德库宁

Jackson Pollock VS De Kooning

杰克逊·波洛克和德·库宁,同为抽象表现主义运动的中坚力量,以独特创立的“行动绘画”而举世闻名。

“二战”前后的美国,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波洛克突然走红。时评认为他的作品“没有一点巴黎气息……内含着一种美国式愤怒。”

彼时的波洛克正苦于不够“纯熟老练”,而同时期来自荷兰的画家德·库宁,则一直试图肢解自己的“冷静自持”。

德·库宁被波洛克的怪异和自由感深深震撼,称他为“绘画牛仔”。两人很快成为互补的密友。

在那个年代,抽象表现主义画家想要坚持自我并不容易,多数人还不懂这群对着画布甩颜料的疯子到底在干什么,而库宁也一直在抽象和具象间摇摆。

德·库宁作品《女人与自信车》,包含某种女性具象。


于是,波洛克怒不可遏地跑到德·库宁的画展上叫嚣:“叛徒!你竟然还在画人物,画那些早就该死的东西!”。


德·库宁则毫不犹豫的回敬:“那你又在做什么呢?!”原来那时,波洛克已经很久没有新作,身心俱疲,非常潦倒。

从此,梁子就结下了。有次在酒馆,库宁一拳挥到波洛克脸上,血溅当场。围观者起哄让波洛克还手,可他满脸不屑:“什么?让我打一个艺术家?

几年后,波洛克因酗酒车祸惨死。


德·库宁对朋友说,“我亲眼看到他躺在坟墓里。一切都结束了。。。现在,我是第一了。


然后他默默走到花园,泣不成声。

戏剧性的是,尽管阴阳两隔,两人的联系始终存在:在波洛克死后不久,德库宁就与他生前最后的爱人露丝·克利格曼,展开了持续7年的恋爱关系。

1963年,德·库宁甚至搬到波洛克墓地对面的一所房子里。。。这足可以称为一部希区柯克式的传奇电影故事。



4

培根 VS 弗洛伊德

Francis Bacon VS Lucian Freud

培根以粗犷、犀利、暴力与噩梦般的图像著称,被称为「20世纪的黑暗之心」;而弗洛伊德,同样对人性残酷深度而有力的揭示,而举世瞩目。

1945年,半座城都被战火摧毁了的伦敦,空气中弥漫着颓败却自由的气息。36岁的培根与23岁的弗洛伊德就相识于此,在艺术家萨瑟兰家的周末聚会。

弗洛伊德倾慕培根作画的冷酷方式,以及生活中的孤绝和狂放。


他的作品让我印象深刻,他的个性也深深影响了我”。弗洛伊德认为,在某种意义上,培根让绘画得到重生。


每次相遇,都让我看到了很多的他

而在培根看来,弗洛伊德的风格敏锐精确而又天真无邪,正如波德莱尔曾说过的,“天才就是可以随心所欲找回童年的能力”。

初次相遇之后两人便频频互访,曾有一段过从甚密的时光,互为对方作画——


在安静的充当模特之时,很难想象既暴力又迷人培根,是怎样冲击了弗洛伊德孤僻而脆弱的内心。

允许对方给自己画像,证明他们彼此能够欣赏对方的疯狂。

Three Studies of Lucian Freud.Francis Bacon

在培根的影响下,弗洛伊德完全放弃了线描式的方式,转而在涂绘上突破自我,融入更多偶然和冒险的因素,通过模糊化的处理和主观情感的添加,使画作具有洞察人性的深度。

我想要做的是歪曲事物的外在,但是在曲解下却呈现事物真实的面貌。


不同于简单的平铺直叙,在尽量写实的同时,能深具某种暗示性或神秘性,这才是艺术的价值所在”……

培根对自己绘画的这些阐述,似乎都可以转移到弗洛伊德后来的创作上。

然而20世纪70年代

二人在风格上产生了巨大分歧


继1971年情人自杀后,培根愈发阴沉内向,沉迷于时间的流逝和死亡。认为传统肖像远无法传达人类对死亡的认知、对徒劳的担忧,以及对梦魇的恐惧——这些现代背景下最为重要的根本。

然而,弗洛伊德却说,在培根晚期的画作中,只读出了“可怖”;

尽管表面看来,培根的风格始终故我,夸张地表现着扭曲和恐惧,展示残酷、绝望、焦虑和无情的成人世界。


但无可否认,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创作的深入,素描功底薄弱的培根,越来越难以摆脱插画式的空洞感。

而弗洛伊德却恰好具备培根所缺乏的素描基础,于是当他的声名越来越显赫,培根开始不安,不断地宣扬和夸张自己的创作哲学,同时贬低弗洛伊德。

当我的作品变得出名,培根就开始变得刻薄而恶毒。”早年常常无偿资助弗洛伊德的培根,后来竟然这样讽刺他:“瞧你现在多有钱!


两人看似渐行渐远。

但1988年弗洛伊德在德国举办的画展中,一幅他所画的培根小像不幸被盗。即使友谊破裂多年,弗洛伊德仍不断的焦急寻找,悬赏金甚至高达30万马克。遗憾的是,直至弗洛伊德去世,这幅肖像依然下落不明……


更为神秘的是,弗洛伊德与培根之间,也许有着远超友谊的更深层的灵魂甚至肉体关系。

Portrait of George Dyer & Freud

培根是一个热衷将自己与爱人的形象糅合的艺术家。《镜中的写字者》就糅合了自己与同性爱人George Dyer。

而培根的《自画像习作》,培根的头部以下,身躯居然是弗洛伊德。。。

更为诡异的是,尽管弗洛伊德生性风流,传言先后与13位女子生了40名子女。但他床头始终高挂着培根1953年创作的,两个互相纠缠的男性裸体。

弗洛伊德说,这幅作品启发他良多,自己不会让其离开视线。英国艺评家威廉·费沃曾经这样说,“他甚至不愿意将之借出展览”。


也许彼此真正的联系,才是人性最深沉的秘密吧。



马奈和德加、毕加索和马蒂斯

波洛克和德·库宁、培根和弗洛伊德

每段友谊都充斥着亲密和紧张

每位艺术家都在对方死后

审视着彼此在这场竞逐中取得的成就

有时越渴望亲近,越需要距离

当一人的骄傲失落于对方的魅力之下

只有反抗的冲动才能维护尊严

也许最高级的友谊都是如此

既有棋逢对手的快感

也有相杀一生的勇气


你的存在让我感动,也让我颤栗

也许正因为此

我才有动力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耀匀独家前线专栏

建筑设计硕士,

美国斯坦福艺术史专业,

回国后清华规划院做地产策划。

热爱艺术


让我们一起

用艺术改变乡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