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不和孩子谈学习,但却让孩子爱上学习?(原创)

 mrsh 2018-06-10

怎样不和孩子谈学习,但却让孩子爱上学习?

——曲线救子,让厌学的孩子爱上学习的秘密

教育是爱和智慧的结合,所以,教育需要策略。

——作者

一、为什么不能和孩子谈学习?

和厌学的孩子谈学习,等于揭孩子的伤疤。

“如果不谈学习,孩子跟你有说有笑的,但是一谈学习,他就不高兴,‘嘭’的把门关上了。”

“每次和孩子谈学习,孩子就说我‘你怎么那么唠叨,烦不烦啊?’”

“我家孩子更是讨厌我和他谈学习,还没等我开口,孩子就好像有感觉,马上说,别谈学习啊,伤感情。”

“我家孩子不愿意表达,反正就是不说话,但我能够感觉到她很不想听,但又怕我不高兴,自己在那儿忍着。”

父母们反馈说。

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孩子不愿意父母和谈学习。

“一听到学习两个字我就头疼,有时一想到学习就会非常烦躁”。

“我觉得我不是他们(指父母)亲生的,哪儿痛打哪儿。越是不想听他们唠叨学习的事儿,他们越是说得没完没了,根本不在乎我的感受和死活”。

“我知道父母也不容易,我不仅觉得对不起他们,也觉得对不起自己。尤其是听到他们用各种理由劝我学习,我真是受不了,想发疯”。

“表面上我很听话、阳光,但是等他们和我谈完学习,我一个人回到自己房间的时候,我才发泄,我会拼命锤自己的头。”

“你这算什么呀,你看我的胳膊。”另一个男孩走过来,他的胳膊上满是自己划的刀痕。

这是在夏令营中,我让孩子们说自己在学习上的痛苦时,孩子们的表达。

可是父母不知道孩子们在学习上的压力和痛苦,每天不厌其烦、坚持不懈的和孩子谈学习。所以,我在各种场合坚定地引导和忠告父母不要和厌学的孩子谈学习。否则,会对亲子关系和孩子的品学造成很多不良的影响,甚至导致孩子罹患心理疾病,离家出走、自杀等。

我说:“我知道您为孩子的学习和未来担心和焦虑,而且您的担心是有道理的,我能够理解。但是,您每天用各种软硬兼施的方式逼迫孩子学习,结果是什么?”

家长:“孩子更不愿意学习了。”

我说:“还有呢?”

家长:“更懒、更贪玩了。”

我说:“孩子对您的态度,和您的关系呢?”

家长:“现在孩子很讨厌我,不愿意和我说话,甚至对我说很难听的话。”

我说:“您一定很伤心、失望吧?”

家长:“我付出那么多,心理能好受吗。”

我说:“如果是我,心里也不会好受。看到您头发都白了,我心理也很难过。但是,您想过孩子的感受吗,您觉得孩子心理会好受吗?”

家长:“我知道他心里也不好受,很自卑。”

我说:“孩子贪玩、沉溺游戏,逃学等,除了无法承受学习的压力,也是对您的一种报复吧?”

家长:“是,他说过类似的话。”

我说: “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孩子的心理、人格和行为会不会出现更多问题?”

家长:“我现在也意识到了,很担心。”

我说:“良好的亲子关系,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相比,哪一个更重要?”

家长:“我知道亲子关系和孩子的身心健康更重要,但是孩子不学习,将来怎么办?”

我说:“孩子的现在都沦陷了,还谈什么将来啊?”

家长:“……”

和厌学的孩子谈学习,无异于让鸭子与黄鹂比赛歌唱,让兔子和狼比赛奔跑,让恐惧蟑螂的人眼看着蟑螂爬上他的身体。孩子一定会感到自卑、恐惧、烦躁、愤怒,难以忍受。

我做亲子教育二十几年了,因为学习产生的悲剧不胜枚举,历历在目。所以,不能和厌学的孩子谈学习,避免加重孩子的厌学情绪,对父母的反感和心理的巨大压力。

您也许会说,陆老师您这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吗?不,我知道您的感受,孩子才十几岁,不学习去干什么,学坏了怎么办。我也知道,您担心孩子荒废学业,沉溺游戏。孤僻,不会与人交往,沾染各种不良习惯。学习、身体和心灵多方面受到不良的影响,没有未来。您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如果孩子在受教育的年龄阶段,不学习,无所事事,一定会出现思维、性格、习惯、心理和身体上的各种问题,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怎么办?怎么能够不和孩子谈学习,却让孩子找到学习的感觉和动力,爱上学习?

二、曲线救子,不谈学习让孩子爱上学习

您是否听说过“农村包围城市”和“曲线救国”?

这是策略而不是放弃。也就是说,教育也同样需要智慧和策略。

既然孩子对谈学习非常反感、敏感和厌恶,那就不和孩子谈学习。在战争中不能以卵击石,在教育上不能哪儿痛打哪,毁灭孩子的学习感受和信心。而应该从温暖孩子的心灵,接纳孩子的失败,让孩子找到自信和动力,有勇气和能力面对学习入手。这样就可以做到“农村包围城市”,曲线救子。

不和孩子谈学习,但要和孩子谈感受,谈爱与接纳,谈梦想和责任等。让孩子的精神世界变得丰富、绚烂和坚强,首先解决孩子的自卑、脆弱和恐惧等心理问题。当孩子振作和坚强起来,自然会思考自己的学习责任,甚至会主动找父母谈学习。

第一、父母提升感受力,把孩子的感受放在第一位

中国的父母不会和孩子谈感受,只会提要求,讲道理。感受力缺失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这不仅是家庭和孩子的不幸,也是整个社会的不幸。不能感受到他人痛苦和需要的人是自私和冷漠的,小悦悦事件的本质是什么?骗子和不良商家层出不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不是人心的冷漠?您不担心自己的孩子也成为这样的人吗?

“你怎么不知道学习呢,不学习将来怎么办?”

“你怎么就知道玩,玩起来怎么什么毛病都没有,一让你学习你就哪儿都不舒服。”

“你们老师天天给我打电话,我除了道歉都不知道说什么。我这么累,你怎么不考虑我的感受呢?”

当您对孩子这样说的时候,您知道孩子内心的声音吗?

“你怎么不考虑我的感受呢?我学不进去,被您唠叨、骂,被爸爸、老师和同学瞧不起,你知道我每天有多大的压力吗?我都快崩溃了。”

“他们(指父母)只看中学习,只考虑自己的感受,我的死活他们根本不管。我为什么要学习。”

亲爱的父母们啊,多听听孩子内心的感受吧!此刻,也许您已经震惊和流泪了吧?但是,很多父母震惊和流泪后又屈服于学习的压力和自己的需要,忘记了孩子的痛苦,每天依然变换方式强迫孩子学习,给孩子带来了更大的压力。我们是不是太自私了呢?

本质的原因就是父母爱的感受力太弱,没有人文精神。

所以,父母必须首先提升自己的感受力和人文精神。

1、设身处地的去体验,唤醒感受力

我说:“如果您有一个伤口,这个伤口比较深,也比较大,还有没有痊愈,您希望别人来打开您的伤口吗?”

家长:“当然不希望,那多痛啊。”

我说: “孩子在学习上找不到自信,烦恼和痛苦,是不是和您的伤口一样,不愿意被打开呢?”

家长:“如果是这样肯定不愿意。”

我说:“孩子为什么不愿意?”

家长:“会很疼。”

我说:“您以前这样设身处地的感受过孩子吗?”

家长:“没有。”

我说:“现在有什么感受?”

家长:“觉得孩子很可怜,很心疼。”

我说:“再回到自身体验一下,如果您在单位或公司做事不利,不被领导重视,又被同事轻视。您的爱人和家人对您说:‘你怎么这么不努力,不争气,我都跟着你丢脸。’您的感受是什么?”

家长:“我会感到很尴尬、紧张、愤怒。”

我说:“现在,您是否能够更深的体会到孩子的心里了?”

家长:“是的。我太粗心了,有的时候也比较爱发火,完全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感受。”父母开始流眼泪。

希望此刻读到这里的父母,您的心里也有震动和触动了。那么恭喜您,您的感受力醒来了。

2、把孩子的感受放在第一位

“陆老师,我妈一进门,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在学校学习怎么样?状态好不好?你回来写作业了吗?你上次考试很不理想,我可一直没说你啊!”孩子跟我说:“她还假惺惺的,觉得好像她还很了解我,我就是她学习上的一个筹码或者工具。”

很多父母习惯于在意和关注自己的感受,自然会忽视孩子的感受。比方说,当您回到家,看到孩子没有学习,或者是您看到孩子的作业没有写,或者写得一塌糊涂,或者是您叫了几遍,孩子仍然不过来学习。您会不会很失望,很生气?

您如果有这样的情绪反应,就说明您更在意自己的感受。尽管这是本能反应,但记住,这只是本能反应,而不是爱和理性的反应。后者需要训练。

如何训练呢?就是在自己有失望、恼怒情绪时,应该马上意识到这是本能反应,不是理智的爱和教育,会伤害自己和孩子。每天不断在心里强化这个意识,直到变成新的理性的自动反应:“孩子学习一天很累了,需要放松一下,我要多从孩子的角度体验。”或者“孩子落得多,跟不上也正常,我要接纳他。”这样,您首先重视的就是孩子的感受,自己的难过心理也会得到调整,一举两得。

还有记住一句话,能够让您的自控力和感受力快速增强,那就是:“我痛苦的时候,孩子可能比我更痛苦。

每当您看到孩子不学习的时候,每当您要发怒的时候,您就对自己说这句话——这是有魔力的爱的语言。

如果父母不能做到把孩子的感受放到第一位,所有的教育方法都将毫无意义。

第二、不谈学习谈感受,让孩子被温暖、有动力

父母有了这样的准备和训练,就可以和孩子谈感受了。

1、察言观色,并说出孩子的感受

有的时候,孩子回到家里满脸的沮丧,把书包一扔,就发愁的坐在那里;或者面无表情地看电视,或者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出来。这种情况,孩子一定遇到了不开心的事,您要根据孩子的表情和状态体会他的心理:“妈妈(或爸爸)看到你很不开心,那种感觉很不好,我能够感受到。发生了什么?愿意和我说说吗?”当您内心充满了爱和关怀的情感时,您的语言也是温暖的。

如果孩子看到您在改变,体会到您的关怀,能够倾听,孩子就会打开心门:“同学们和我说好的一起去打篮球,但是他们偷着走了,没带我。”

此时切记不要说:“没关系,不要放在心上,他们可能是忘了,下次再玩。”我想大部分父母都犯过类似的错误。此时,您不是在感受孩子,而是在安慰孩子。而这种安慰常常会让孩子失望。

正确的反馈应该是:“我想你会很失望,你很想和他们一起去打篮球。”

下次,遇到类似的情况您如果能够这样回应孩子,您看孩子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孩子一定会说:“谢谢,我没事,一会就好了。”他的潜台词是:您懂我,让我感到很开心,我的难过得到了抚慰。

2、透过现象,和孩子谈感受

当你回到家里,看到孩子没有如您期待的那样学习、写作业,而是不停的玩游戏或者没完没了地QQ聊天,您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是不是:“孩子怎么不自控?不主动?怎么这么贪玩?”如果您有这样的想法,您一定很难过,会压抑或者指责孩子。

现在,我希望您放弃这样的想法,透过现象体会孩子内在真实的想法和感受,“像朋友”一样请教,倾听:

“今天在学校是不是学得太累了,想放松一下?”

“是不是找不到状态,学不进去?老妈(老爸)也有这种情况,需要放松和调整一下。”

“你有好朋友,经常和他聊天,谈你们喜欢的东西,我想那一定很开心。”

“看了陆老师的书我很震撼,以前从来没有虑过你的感受。我们太在意自己的感受了,不知道你们学习那么痛苦。你学不进去的时候,心里边也会很烦、很难过吧?”

如果您的孩子感受到您的真诚和理解,他会很感动。

“我妈妈听了您的课,看了您的书后,变化很大。愿意感受我,知道我的烦恼和痛苦了。一开始我还不太相信,后来妈妈每天关心我,让我很感动,昨天我偷偷流泪了。觉得自己以前做得很不好,对不起妈妈。以后要努力学习,不让妈妈担心难过。”这是在咨询中一个中学生对我说的。

3、体谅孩子,和孩子谈感受

“真的,陆老师,我上课注意力特别容易分散,尤其是落的太多听不懂,就越是跟不上老师的思路,胡思乱想。其实我特别想学习,可是我跟不上,听不进去。有的时候恨自己,骂自己,甚至打过自己的耳光。”

“我真努力过了,我怕犯困,听课的时候站着听,有的时候,甚至掐自己的大腿。但我的爸爸妈妈他们不了解,就认为我不努力,经常损我骂我,我觉得很委屈。”

我想很多父母可能是第一次听到孩子这样的心声,觉得不懂孩子,很愧疚。所以,您要学会体谅孩子,对孩子说:

“妈妈(或爸爸)也有在工作时犯困的时候,我知道那种情况,很难找到状态,怎么也打不起精神。”

“妈妈(或爸爸)知道是因为你落的太多才听不进去,因为不会才不敢回答问题。我想你心里也不好受,既担心老师批评又害怕父母不高兴,对自己也不满意。”

感受的力量是无穷的,因为那是爱的智慧和力量。“自从我学会感受孩子,孩子对我的态度完全改变了。对我很礼貌,愿意和我说心里话。找到了学习的动力,由垫底升到了中上等。谢谢您。”

第三、不谈学习,谈愧疚和责任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在孩子身上映射着父母的教育素养和品格。

“陆老师,孩子不喜欢学习,不愿写作业,没有学习动力,不争气。贪玩,贪图享受,乱花钱。敏感,爱发脾气。我哄也不行,劝也不行,对我不理不睬,要么就和我吵架……”一位妈妈在咨询中一口气倾诉和宣泄了半个小时。

在这里,我不仅体会到了这位妈妈的焦虑,更看到了家庭教育中的不公正。

父母没有从小培养孩子的学习梦想,没有让孩子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没有培养孩子吃苦耐劳和负责等意志品质。没有让孩子爱上学习,勇于直面困难。但是,当孩子在学习上出现状况,父母却理直气壮地从孩子要成绩,要分数。把责任完全推到孩子身上,这公平、公正吗?就像一个果农,他没有种下好种子,没有培养好根基,却要它枝繁叶茂,结出丰硕的甜美的果实,这可能吗?

父母有责任要求孩子努力学习,甚至有更高的要求。但需要父母有良好的教育能力,把孩子的学习和品格基础打牢。否则,学习对孩子来说就是巨大的折磨和伤害。

在家长平静下来后,我也一连提出很多问题。

“孩子天生就是不爱学习的吗?”

“谁破坏了孩子学习的感受,让孩子找不到学习的快乐?”

“谁不断地打击和不满,让孩子失去了学习的信心?”

“谁在孩子最需要接纳和帮助的时候,不断地唠叨和逼迫?”

“孩子不渴望学习吗?孩子学习不好他心里好受吗?”

“直白的说,孩子现在厌学是谁的错?谁应该承担这个责任?”

亲爱的家长朋友,您有答案了吗?您现在的感受是什么?您想对孩子说什么?

“陆老师,我明白了,孩子厌学都是我们父母的错。我们不懂教育,太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了,没有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没有培养孩子的品格。我想对孩子说:‘对不起。以后妈妈要反思自己,承担责任。’”妈妈醒悟了。

“妈妈您别难过,也是我不努力,太懒了。”孩子也开始反思和道歉。

陕西的一个妈妈在听了我的讲座后说:“家长的心是无底的洞,无法满足。”

山东一个妈妈在微信中给孩子留言说:“妈妈总是得寸进尺,对你伤害太大了,对不起。孩子,愿我忏悔的泪水是浇灌你的春雨。

对,我们要学会忏悔。父母的忏悔是对孩子伤害的弥补和抚慰,会让孩子感动和振奋。

第四、不和孩子谈学习,谈学习的价值和梦想

您也许会问:谈学习的价值孩子会喜欢听吗?孩子就会喜欢学习、主动学习吗?

是的,孩子会喜欢听。因为这是思想和观念的沟通和碰撞,没有逼迫,孩子可以借此说出自己的想法,也可以更多了解父母对学习的认识,对自己的态度。也会开始转变对学习的态度,喜欢学习。因为学习的价值是学习的动力和动机,如果孩子觉得学习有价值,就会有内驱力。

用苏格拉底式对话可以很好地激发孩子学习的内驱力,让孩子找到学习的价值。

我说:“想过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吗?”

孩子:“想过。”

我说:“说说看。”

孩子:“让父母高兴,老师得奖金,同学看得起;考一个好学校,找个好工作。”

我说:“严格的说,这是学习的外在价值,有些功利。而且听上去和你个人无关。”

孩子:“当然啊,我不想学习,是他们(父母和老师)在逼我学习啊。”

我说:“也就是说这种学习价值是他们强加给你的?”

孩子:“他们除了强加还会什么?”

我说:“他们在潜移默化地逼迫你接受这样的学习价值,所以你很反感。如果你自己觉得学习有不同的价值,你在学习上的感受会不同吗?”

孩子:“那当然会不同。”

我说:“说说你认为的学习价值是什么?”

孩子:“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我说:“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孩子:“我喜欢绘画,我想当艺术家,可以不那么功利和世俗。但他们觉得我的梦想很难实现,不断打击我,逼我学习,我最后的动力也被他们搞没了。”

我说:“老师特别能够理解。老师年轻时梦想当诗人,写过很多诗歌。尽管现在看来没有那个天分,做大诗人的梦想也没有实现,但是却给我带来了很多美好的时光。”

孩子:“老师,您现在还有梦想吗?”

我说:“当然有啊。老师想成为有学识丰富、思想深刻和有使命感的人。”

孩子:“老师,我觉得您的梦想一定能实现。我现在就觉得和您谈话很有力量,这是我第一次和成人谈得这么开心。”

我说:“谢谢,老师很高兴。老师非常支持你做艺术家的梦想,尽管老师也不知道你的梦想能否实现。但是梦想会让你有动力,不怕累,感觉充实。对不对?”

孩子:“是的。”

我说:“老师请你思考一下,成为艺术家要不要有思想,有深厚的文化功底?”

孩子:“要,否则就画不出来好作品”

我说:“要不要懂数学?”

孩子:“也要,构图很关键。”

我说:“是的,达芬奇就是数学高手。你以前有没有思考过这些问题?”

孩子:“想过,但是没有这么清晰。”

我说:“现在清晰了吗?”

孩子:“清晰了,要懂数学,就像达芬奇那样。而且没有思想和深厚的文化功底也不可能成为艺术家。”

我说:“现在看学好文化课,多读书和思考是不是很重要?”

孩子:“是很重要。”

我说:“现在知道学习的价值了吗?比以前有动力了吗?”

孩子:“知道了,感觉有动力了。”

我说:“假设学习动力最高为10,你以前的动力是几?”

孩子:“1或者2吧。”

我说:“现在呢?”

孩子:“应该是7。”

我说:“恭喜你。每天在心中想象梦想成真的样子,就会让你很有干劲儿。加油。”

梦想可以创造奇迹。父母要如果有梦想,对孩子是最好的激励。

我也算是有梦想的人,我的梦想是把品格教育奉献给万千家庭。儿子对我说:“爸爸,你是我心中的英雄。”

我曾经问我的儿子:“你为什么觉得老爸是你心中的英雄?”

儿子:“老爸,你有梦想,而且不怕吃苦,为我和家庭付出很多。尤其是您有使命感,您的梦想是和使命感结合在一起的。”

如果您告诉孩子:“我以前太忽略你的感受和精神品质的培养了,现在我知道自己错了,我要努力提高自己,拥有精神品格,和你一起成长;帮助更多焦虑的父母走出痛苦,拥有快乐。”

甚至如果您对孩子说:“我们这个民族需要我,尽管爸爸妈妈可能很卑微,但是你知道伟大都是从卑微做起的。”

您的孩子会不会对您刮目相看?您的孩子会不会被您感染?您的孩子会不会因此而充满斗志?

我想,一定会的。

不要和厌学的孩子谈学习,那是他无法承受的痛。

记住,曲线救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