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摩诃止观 | 别教四门,菩萨圣行(一百三十七)

 释泳和 2018-06-10


次、别教四门者:


即是观别理,断别惑,不与前同;次第修,次第证,不与后同。

 

《大经》云:“闻大涅槃,有无上道,大众正行。”发心出家,持戒、修定,观四谛慧,得二十五三昧。事相次第,不殊三藏,但以大涅槃心导于诸法,以此异前;渐修五行,以此异后,故称为“别”。

 


言四门者


言四门者:


观幻化见、思,虚妄色尽,别有妙色,名为“佛性”。《大经》云:“空空者,即是外道。解脱者,即是不空,即是真善妙色。”如来秘藏,不得、不有。又,我者,即如来藏;如来藏者,即是佛性。《如来藏经》云:“币帛裹金,土摸(模?)内像。”凡有十譬等,即是有门也。

 


空门者:《大经》云:“迦毘城空,如来藏空,大涅槃空。”又云:“令诸众生悉得无色大般涅槃。”涅槃非有,因世俗故,名涅槃有。涅槃非色、非声,云何而言可得见、闻?即是空门。

 

亦空亦有门者:智者见空及与不空。若言空者,则无常、乐、我、净;若言不空,谁复受是常、乐、我、净?如水、酒、酪、瓶,不可说空及以不空。是名亦空亦有门。

 

非有非无门者:绝四离百,言语道断,不可说示。《涅槃》云:“非常、非断,名为中道。”即是其门也。



如此四门,得意,通入实相;若不得意,伏惑方便,次第意耳。《涅槃》名为“菩萨圣行”;《大品》名为“不共般若”。此皆是别教四门意,非今所用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