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 你究竟是怎样的圣彼得堡? 你究竟是怎样的圣彼得堡?我至今仍无法得出一个确切的答案,这座城市,充满了太多的故事与奇迹。这里曾是瑞典的领土,1809年,彼得大帝赢得了瑞俄战争的胜利,吞并了这里,强行为俄国打开了波罗的海的重要出海口;这里曾经满是滩涂,连一块石头都难找,但是俄国那一代最伟大的沙皇却在这里建造了俄国历史上最辉煌灿烂的宫殿,如今,这里仍是俄国最美丽的城市;从古至今这里都是俄国最重要的出海口,是一个封闭的内陆民族“瞭望欧洲的出口”;这里是俄国历史上最强盛时期的首都,也是在这里,俄国建立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支海军;在这里,发生了影响世界的“十月革命”;在这里,有60多万军民为了保卫自己的城市死于德军的枪炮、饥饿与严寒中;在这里,发生了世界近代历史上主要城市时间最长,破坏性最强的保卫战`````` 想到这些,我对这座有着辉煌历史与悲怆回忆的老城百感交集。每一座老城,都有那么多让人唏嘘不已的故事。圣彼得堡建于1703年,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市名源自耶稣的弟子圣徒彼得。1712年彼得大帝迁都至彼得堡,一直到1918年的200多年的时间里这里都是俄罗斯的文化,政治,经济的中心。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当时俄罗斯同德国是敌对国,因为圣彼得堡的'堡'字是源自德语发音,当局决定把城市改名叫彼得格勒(“格勒”是俄语中的城市的意思)。1924年为纪念列宁而更名为列宁格勒,1992年1月,为了给城市重新命名,圣彼得堡市又举行了一次全民投票。结果,大多数市民赞同改回圣彼得堡老名。从城市名称的改变,可见其历史的变革。 这座城市的建成,完全是由一个人的意志实现的。1700~1721年俄国和瑞典发生了两国之间的第五次战争,史称大北方战争。领导这场战争的彼得大帝,获得了战争的最终胜利,俄国夺取了瑞典的重要领土,终于获得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从此,彼得大帝在这座滩涂之地开始建立一座全新的城市——圣彼得堡。1712年彼得大帝将国都从莫斯科迁至圣彼得堡。从此,圣彼得堡就成了俄国与西欧交往的重要地点。 大北方战争 17世纪俄国实际上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内陆国家,而唯一的出海门户——白海的阿尔汉格尔斯克,每年九个月冰冻期,且远离欧洲,航行艰难,又偏居北方,与国家的经济中心十分遥远,实在不是理想的出海口。西部波罗的海和南方黑海,分别由瑞典和土耳其及其克里木汗国控制,封锁住俄国的海洋出路。因此俄国对瑞典控制的波罗的海虎视眈眈,两国之间的冲突日益加剧,战事一触即发。 彼得堡罗要塞 说到圣彼得堡的建立、大北方战争,不得不提的是彼得堡罗要塞。彼得堡罗要塞是当初建设圣彼得堡最重要的基础。在1703年与瑞典的战争尚未结束时,就开始在涅瓦河岸修筑这座多角型的碉堡。目的是为了监控涅瓦河上的船只。这里是圣彼得堡最早开始建设的地区。 要塞中有彼得堡罗大教堂、钟楼、圣彼得门、彼得大帝的船屋、造币厂、兵工厂、十二月革命党人纪念碑等建筑物。其中,最著名的是彼得堡罗大教堂。教堂内有从彼得大帝到亚历山大三世的俄国历代沙皇的陵墓,许多大公也附葬于此,均立有大理石墓碑。1998年7月17日,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及其全家的遗骸也安葬于这里。大教堂的钟楼高122米,到20世纪中叶,都是全城最高的建筑物。金光闪闪的尖顶直刺天空,景色十分迷人。来到教堂时,正好遇见一对新人在这里拍照。 “青铜骑士” 聊完沉重的彼得堡罗要塞,说说要塞西南方与要塞一河之隔的“青铜骑士”雕像。这座雕像竖立在涅瓦河南岸的“十二月党人广场”,是一座彼得大帝的骑马塑像,是法国雕塑家法尔科一生中最完美的杰作,骏马前蹄腾空,彼得大帝安坐马上,整个雕塑动势十足。这座雕塑是俄国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为纪念彼得大帝(或为证明自己继承皇位的合法性)而修建的。铜像的底座是一整块40吨重的花岗岩,在圣彼得堡芬兰湾发现这块巨石后,叶卡捷琳娜二世命人足足花了5个月的时间才运到这里,花岗岩上面刻着“叶卡捷林娜二世纪念彼得大帝一世于1782年8月”。大家还记得前文中说过,圣彼得堡建城之前为一片沼泽滩涂之地,鹅卵石都难寻,这块巨石无疑十分的难得。据导游说,彼得大帝当初为了在这片沼泽之地修建城池,制定凡路过此处的商船都可以用石头来减免关税的政策,使得商船为了减免关税,纷纷运来石头,彼得大帝命工人用这些石头铺路修建,而在彼得堡罗要塞,当初用鹅卵石所铺设的道路,现在仍在使用。这个故事我仍不知其真假,即使是假的,也足见俄国人民对彼得大帝的爱戴吧。 高傲的骏马,你奔向何方? 你将在哪里停蹄? 啊!威武强悍的命运之王, 你就如此在深渊之底, 在高峰之巅,用铁索勒激起俄罗斯腾跃向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