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进退之间,我们是否能把握得宜呢?

 已矣无 2018-06-10




  以佛教的角度来说,我们鼓励一个人,要凭自己的努力勇猛向前,但是我们也要知道,人生的前面只有半个世界,若回过头来,后面还有半个世界,所以不必认为前进一定是好的、成功的,也不要认为后退就一定是不好的、失败的。


  可惜,世间上大部分人,往往认为唯有向前争取与呐喊,才能获得胜利;事实上,能作冷静思考,作退一步想,许多时候反而会获得更大的转机;古语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实有其深刻的道理。


  人不能只看自己,要看别人,要看社会,要看大局;不能向前的时候,你硬是向前,则前途多乖,处处危险;应该后退的时候你却不后退,结果弄致焦头烂额,而且更祸及别人、伤及无辜,那么这些责任又应该谁来负呢?所以,在现实社会中,向前进,是我们的责任;往后退,也是我们的责任。所谓“进退之间”,就是要我们在社会上,不管任何时候,都要进退有度,能进能退。我们在功名富贵场中,要“能进则进,能退则退”;我们在朋友、感情、金钱之中,也要“当进则进,当退则退”;甚至在亲族、父母、朋友、人事之中,也要能“应进则进,应退则退”。


  是故,人生在世,应该要明辨是非,要能进能退,进退自如。其实,进退之间,有得有失,见仁见智,各有所见。身心灵平衡健康,守住心性,凡事恪守本份,动静合宜,进退有据,尽心尽力而为,“精益求精,止于至善”固然都可以作为自我严格要求的标竿。但是,决不可一味的强求;试想一部机器性能好的时候,就能进退自如;一个人能够通情达理,自然也会进退有序。进退之间,我们是否能把握得宜呢?


  知人者智,知己者明。做人贵在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放宽心胸,放空自己,很多时候我们退一步反而是往前更迈进了一大步。只要把握好人生的正确方向,看得透“不失不得”之理,积极乐观去做而无所求,知止知足,随境自适,顺其自然地,我们获得的会比失去的更多,而且更为可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