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脊柱侧弯用针灸治疗,原理是什么?

 小益 2018-06-10

脊柱侧弯用针灸治疗,原理是什么?

女,高中生,脊柱侧弯40多度,特发性的,12岁发现到现在在很多地方都治过……差不多一年以前我妈找了一个中医,他的办法是推拿放松以后沿着脊柱的两侧下两排针。期间一直带着矫正支具。后面两块肩胛骨以前是不一样高的,但是现在背后就不那么明显了,但是感觉脊梁骨看片子没有很大的位置变化……有点迷惑是支具的作用还是针灸…想问针灸治疗靠谱么?它的原理是什么?
下针的时候扎的挺深的,有一寸多吧。


先给各位看下背部的解剖结构


可以明显看到,脊柱本身是背部肌肉群的主要起点,斜方肌,颈夹肌,菱形肌,背阔肌等等皆起于脊柱,31对脊神经,从每个椎间孔内伸出,分支处各周围神经散布在身体每个角落。颈椎本身还有横突孔,里面走椎动脉入脑成为椎基底动脉系供养大脑。可见人身后背脊柱有多么重要。

当脊柱出现各椎骨或某几个椎骨错位,左右旋也好前凹后凸也好,都会造成血管或神经受卡压,造成不适。压迫血管会造成大脑局部短暂缺血,出现晕厥,一过性黑蒙,短暂全面失忆等;压迫神经根会导致上肢或下肢的顽麻疼痛,压迫交感神经出现心跳加速,多汗,眼球突出等症状;压迫脊髓则导致手足麻木无力,感觉障碍或运动障碍。对于症状而言,血管或神经受压是果,脊椎错位的体征是因。因此诞生了整脊医学。

如果靠外科方式整复脊椎则需要大扳子花大力气去操作,而整脊手法则实现了减少成本降低风险减少损伤等需要,是极大的进步,出去国内的传统推拿整脊手法外,还有日式,台式,美式等手法派别,各有千秋,暂不赘述。

然而问题没有那么简单,为什么脊椎无缘无故会错位?为何手法整脊之后一段时间脊柱又会出现错位?


脊柱两侧的肌肉力量不对等,是导致脊椎位置变化的根本原因。
肌肉在脊柱两侧如同拔河,当二者肌张力出现差别时,相应节段的脊椎便会随肌张力大的一方出现偏移。而由于某节段出现了力的不平衡,人体的自我代偿功能便会相应制造另一阶段的反向不平衡,通过两个不平衡的制约从而达到代偿性的平衡状态。
因此便会出现最开始高段颈椎错位的症状,随后出现低位颈椎的错位,随后胸廓的左右不对称,再随后腰段的问题,再接下来顺着坐骨神经影响下肢。人扭得像麻花一样,而源头是最上面的那个脊椎的受力出现问题。
大部分整脊手法的优势是快捷,咔咔两声解决问题,但由于没有触及肌肉受力不平衡这一根本矛盾,因此尽管短期整复了脊椎,但稍过几许脊椎又会因为肌肉的问题自己“回到了”错误的位置。与此同时,由于整脊手法不同程度上损害到背部的韧带,因此脊椎的稳定性其实是下降的。久而久之,便是越复位脊椎越容易错位
因此调整肌肉力量,成了长远治疗必须着手的问题。
针灸的作用方式其实十分简单,刺激神经调节肌肉张力与收缩力,平衡两侧肌肉力量。两侧肌肉力量平衡后,脊椎便可缓慢自行复位。
当然,相比手法而言针灸的作用其实比较缓慢,所以临床最好的方式其实就是先按摩放松肌肉,然后手法整复,之后针灸巩固。
然后还有最最重要的环节——功能锻炼。
针灸虽然可以平衡两侧肌力,但不能迅速明显提升两侧肌力,因此仍不能完全解决稳定性的问题。而加强稳定性的途径,只有通过锻炼。
因此不仅在整脊领域,整个伤科都强调“三份治疗,七分功法”
功法的方式有很多:易筋经,八段锦,普拉提,器械锻炼,羽毛球游泳慢跑散步,都是可以选用的方式。不要小看那些简单的动作。这对康复过程最重要一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