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疖与外耳道炎均为外耳道皮肤的炎症性病变。外耳道疖为局限性、化脓性;外耳道炎为弥漫性,多因挖耳后皮肤损伤,细菌乘机侵入导致,亦可因异物、中耳炎脓液、游泳时进水等引发。发作时耳内跳痛,张口、咀嚼与打哈欠时疼痛加剧,拉耳廓或者压耳屏有明显疼痛。听力影响不大,是和急性中耳炎的区别之点。严重的时候伴有耳下淋巴结肿痛和发热。外耳道疖常长在外耳道口,呈局限性隆起,脓肿形成后顶部变软,脓熟后可自行溃破,流出少许稠厚脓液,经常带有血丝,这时疼痛非常快明显缓解。外耳道炎时整个外耳道皮肤红肿,少许脓性分泌物,急性治疗不当可转为慢性。也有起病即为慢性表现,如外耳道不适感、微痛、微痒、少许黄/色分泌物或者皮屑等。 急性发作时服用抗生素,局部热敷,亦可作红外线、超短波或者微波等理疗。疖熟而不能自溃时,要在严格消毒后切开排脓。脓溃后注意清洁耳道,揩净脓液。外耳道炎除清洁外耳道外,要注意保持干燥,特别慢性者,使用硼酸制剂,适当加入抗生素和激素滴耳。对外耳道疖反复发作或者久治不愈者,要注意有无糖尿病。该病的预防要点在于改掉挖耳等坏习惯,特别不可以用不洁器具挖耳,不要到污水里游泳,教育儿童不可以将异物塞入耳内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