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考之前学习1~2小时,GPA在A~A |“整体学习法”了解一下

 此用户不可见 2018-06-10



写在前面:今天下午和晚上想去玩,所以就现在发了嗷。出其不意的更新。


嗷,经常有胖友,让冷冷推荐关于高效学习的书。

 

Scott Young的那本《如何高效学习》,应该很多人听过。所谓“Learn More,Study Less”,也就是“学习的时间最少,学到的东西最多”。

 

Scott Young 可以说是高效学习的一个楷模了,他那句著名的话:高中时,我几乎课下不学习,尽管如此,我还是以全班第2名的成绩毕业了。读大学时,大考之前我一般学习不到1-2个小时,不过,四年来,我的GPA总在A和A+之间。

 

哦。就你能。

 

读大学时,平时我几乎不学习,大考之前我一般也不学习。不过,四年来,我的GPA总在C和C+之间。(好辣,开玩笑

 

 

/ 01 /


嚯,学习时间这么少,成绩还这么好,大概有两个可能:他提前拿到了考试题目;他是一个天才。

 

Ok,不胡扯八道了。Scott Young是有自己成体系的学习方法的,在学习之外,他也同样用了很大的精力,学习“如何学习”。

 

高中时代,我们经常看到很多非常刻苦,成绩却没有得到同等回报的同学。原因大概可以归于此:投入大量精力学习,却很少去想“如何学习”。

 

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懒惰。

 

敲黑板啊胖友们,每天拼命走路,再努力也比自行车慢啊。要啥自行车?就是得要自行车啊。

 

与学习同样重要的,是学习“如何学习”。如果你走得慢,想办法学会骑自行车。#我写过一篇请你相信我,寻求高效学习方法,是彻头彻尾的错误,二者之间微妙的平衡,胖友们自己悟#


 

/ 02 /


我读《如何高效学习》时,会发现其中的“整体学习法”,很多观点在我之前的文章中提及过,只是方法的细节不同。


但“整体学习法”确实足够更系统更完善,提出了更多具体的操作方法;而且我之前关注者还很少。所以,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整体学习法”中,我没写过的部分。#主要是我花时间读了书不能白读,所以一定要“输出”。#

 

Scott说了这样一句话:记忆只是学习的一小部分。

 

对于学习,最重要的部分,是建立联系。实际上,“联系”,就是“整体学习法”的精髓。通过“联系”:不同学科之间知识的联系;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聪明人能将“新知识”迅速整合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之中。

 

我之前写的一些文章,自己在考研以及读书过程中,摸索出并且一直亲身实践的,就是这个理念:

论述题/主观题,怎么答才能拿高分?丨冷冷心得

如何记忆大段文字,并在考试时信手引用?丨冷冷心得

你读过的书,和废纸并没有什么区别


这几篇文章,可以先不用看,我之后放在文末延伸阅读里,需要的话从那里去看) 


具体操作方法和Scott Young 不同,但宏观思路是一样的。看过之前文章的胖友,一定也感受得到。

 

Scott Young指出:整体性学习在于创造信息的网络,一个知识与另一个知识相互关联。你创造的联系越多,它们就会记得越牢、理解得越好。

 

 

/ 03 /


“整体学习法”之中,比较值得一说的两点,我大致介绍一下。

 

Scott Young 将我们的生活经验,也就是大脑中存储的图像、声音、情感等,称为“感知结构”,并认为这是我们发展最好的结构。

 

因为“感知结构”足够日常,足够牢固,而且每天都在温习。如果在学习新知识时,能够将其与“感知结构”联系起来,会记忆得很牢靠。

 

——想起来了吗?《普通心理学》中所说的:“已有的知识结构”。

 

比如某个公式,想象你在你家里用于解决某个问题,然后你就会理解得更好,记忆得更牢。

 


关系结构,通过故事、人物以及人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进行记忆。Scott Young 打了一颗栗子:

 

官方说法是:卤化物比惰性气体少一个电子;我们转述后的说法是:卤化物和惰性气体在元素周期表上是邻居。

 

其实这两点,在多米尼克·奥布莱恩《我最想要的记忆魔法书》中,也有详细论述。

/ 04 


想讲点其他的。


无法否认,Scott Young应该是个很聪明的人。也经常有胖友会问我:觉得自己资质一般,也许这些学习方法,只属于聪明人,只对聪明人有用,自己照猫画虎,可能适得其反。


我一个字都不同意。

 

其实,最重要的,不是具体的方法,而是背后深层的科学原理。而科学原理,是经过大量实验得出的普适性结论,适用于绝大多数人。

 

就像我说的,《如何高效学习》中的方法,在我以往的文章中,大都有类似观点。而我当时并没有看过这本书。

 

这些方法与冷冷的建议,只是叫法不同、具体的操作不同。不同之处在于“术”,而非“道”。——“术”是具体操作,“道”是背后原理。

 

基本上一切高效学习方法的精髓,就在于“联系”、“应用”。


学习“学习方法”时,重要的是悟出“道”,而非照搬别人的“术”。

 


/ 05 /



周日了还讲学习,有点丧心病狂,总结一下也许能博回一轮好感:


a、投入大量精力学习是没错的,但一定要学习“如何学习”;对方法的追求要适度,更重要的是大量实践。


b、高效学习的精髓,是“联系”: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尤其是与自己的生活经验之间的联系;


c、重要的,不是方法,而是背后的科学原理。在于“道”,而非“术”。


“不是的!冷冷,周日我们也愿意听你讲学习!我们今天一天都在图书馆刻苦学习,截至你发文,已经学了13个小时40分钟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