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互联网 ”开启农业发展新时代

 读书与积累写作 2018-06-10
“互联网+”开启农业发展新时代

走进县工业园区的大农和农业开发公司,只见一派繁忙景象——硕大的电视墙上,十余个显示器分别显示着县内外各种植基地的实时情况;装载着大米、紫薯等农特产品的货车穿梭忙碌……这家成立于2013年的公司以“轻资产”为核心,将“互联网+”思维引入农业,着力探索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发展和应用,形成了集科研、种植、加工、营销的产业联合体。

“云平台”领航农业管理智能化

“在手机上轻轻点一下,就可以查到种子、化肥的供应情况,还可以学习种植技术,很方便。”东佳镇炮房村村民张大明拿出手机,打开“大农和云平台”手机客户端向记者展示该平台的功能。

据悉,“大农和云平台”是由大农和公司和电信网络公司合作开发的一种集生产基地种植、机耕、机收、技术服务、农村金融、市场销售、消费者实时监控等功能为一体的软件系统。该平台针对农民群体对智能手机的使用能力,特别设置了“一键通”便捷功能,极大地方便了农民使用。只要拿出手机,随时都可以点击自己需要的农业服务,通过平台传递到后台支撑队伍,就可实现农资购买、农机作业服务、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农产品初加工及销售服务和农业生产融资服务,让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变得更加轻松、简单。该平台包括“云商城”、“云服务”、“云技术”、“云专家”、“云金融”、“云基地”、“云生活”、“云活动”八个子项,这八个方面的服务工作,由大农和不同的团队来协作,各自发挥其优势,在不离开原来的区域和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基础上,成为农户手上的“农业百事通”,接地气地解决了农民的生产和服务问题。

“大农汇”搭建农特产直供平台

今年,新桥镇赶场冲村果农廖方元在镇上的“大农汇”网上商城销售自家的枇杷,“这个东西很方便,轻轻一点就可以把我的枇杷卖到全国各地。”“大农汇”是一套覆盖县、镇、村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可以为村民提供代买、代卖和物流快递服务。

商品销售方面,平台利用各镇村的服务站,与大农和农村经纪人互联互通,将标准化种植的优质产品上网直销;物流配送方面,分布于各镇村的农村经理人团队,是各村的大农汇服务站,利用摩托车、自行车等方式有效地解决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最终实现不占用店铺,便可销售给村民大量质优价优的商品,畅通农产品网销渠道。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乎千家万户的安全。大农和公司通过建立可溯源机制,建成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农产品综合安全系统,实现质量在线一体化“管、防、控”。首先,通过物联网实时监测,实现可视溯源基地全记录产出过程,向消费者提供水源、土壤、空气、农药、化肥视频信息,实现从“田间”到“餐桌”全程透明化;其次,打造全市第一家“农特”产品商品标识码平台,为农产品贴上质量可信标签,实现“带码上市、过程可控、质量可溯”;建成覆盖全县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服务站,配齐农产品质量监测设备,由各关键信息采集点将动态信息录入系统软件,自动生成质量追溯处理条码,实现覆盖溯源网点全动态跟踪质量。(涂光葫/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