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注射黄体酮的硬结究竟是什么?该怎么消灭它?

 小妖xhyy6n69f6 2018-06-10

很多备孕妈妈由于长期注射黄体酮针剂,黄体酮属于油剂,不容易吸收,注射处常形成硬结。

昨天我们说了,黄体支持的阴道用药——雪诺酮(没看的小伙伴们点击下方图片哦)今天说说另外一种需要注射的用药——黄体酮。

为什么要注射黄体酮?

在试管婴儿的治疗中,胚胎移植后通常都需要进行黄体支持。


但是呢,正常怀孕的女性是不需要进行黄体支持的,而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促排卵过程中,大多使用降调节即促性腺激素释放类似物(GnRHa)降调节,停药后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的能力未能迅速从降调节中恢复,取卵时间通常还在垂体降调节的有效时间内,内源性的LH还处于低水平。

另外多卵泡发育导致的高雌激素水平,及取卵时使颗粒黄体细胞减少,导致黄体功能不足,影响胚胎的着床与发育。所以给予黄体支持是必需的,它可以改善黄体功能,维持妊娠过程。

黄体酮注射剂肌注新鲜胚胎移植后通常每日打三针60mg,冻胚移植后打两针40mg。阴道用黄体酮为黄体酮缓释凝胶(雪诺同 ),价格较贵,但是不用打针,使用方便。通常来讲,黄体酮注射剂吸收比较稳定,是最常用的方法。

展开剩余74%

黄体支持一直要到14天等待期结束,根据是否怀孕,决定是否需要继续使用。如怀孕则继续黄体支持到孕2-3个月为止。因为黄体酮注射是每天都要做的功课,最好找一家附近的社区医院打,不需要天天去大医院排队。

在移植后的头几天,最好让社区医院的护士上门打针,您可以保证较好的卧床休息,一般社区医院都可以适当收费,提供上门服务。

为什么会有硬结?

目前肌肉注射黄体酮仍然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试管婴儿)术后黄体支持最常用的给药途径。

在试管婴儿治疗中,移植后都需要进行黄体支持,很多备孕妈妈由于长期注射黄体酮针剂,黄体酮不溶于水,溶于油。因此,一般的注射用黄体酮都是油剂。相对于水剂,油剂更不容易吸收。特别是当注射部位过浅,位于脂肪层内时,注射液会长期驻留在脂肪层内不被吸收,就会形成一个个的硬结。

硬结究竟是什么?

这些位于组织间的油剂,具有疏水性,与亲水性组织间液天然相互排斥。这些油性注射液会趋于形成球形结构。

超声检查时,可以发现在臀部脂肪层内出现大大小小的圆形无回声就是未被吸收的黄体酮油剂,这些油剂可以长期处在,甚至在周围形成纤维性的假包膜,进一步延缓吸收。

为避免这些皮下硬结的发生,注射黄体酮应该注意选择深部肌肉内注射,推药要缓慢。肌肉内血流相对较丰富,有利于药液的吸收。

下面的典型病例来自一位36岁女性。一年前因试管婴儿期间注射黄体酮后出现臀部硬结。

超声可见双侧臀部脂肪层内多发圆形无回声结节,边界清晰,后方无回声增强,具有典型的积油囊肿的特点。

消灭硬结大作战!

1.预防硬结

如何预防硬结,可以在注射前轻轻拍打注射部位数下,使用局部肌肉放松的同时,促进局部血流加速。注射后2—3 h(因为注射后针眼需2—3 h才能完全关闭)可以热敷注射部位,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药液消散吸收,防止硬结发生的可能。

2.湿热敷:

将毛巾浸在60~70℃的热水中(亦可加入50%硫酸镁溶液),拧干后敷于患处,每3~5分钟换1次,持续20~30分钟,每天3~4次。如果配合按摩效果会更好。此法可以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注射部位药液的吸收,起到消肿散结的作用。越早热敷效果越好。

3.土豆片贴敷法:

新鲜土豆切成片,约0.5~1厘米厚,贴于患处(土豆片略大于硬结),用纱布条固定,每日换1片,一般外敷几天就可以使硬块消退。没有土豆也可用鲜白萝卜替代。还可将新鲜土豆切碎,加适量食醋捣成泥状,涂于硬结处。

一定要洗干净,防止感染!

4.艾条熏灸

取艾条一条,点燃后直接熏硬结部位,患者以自觉有温热感、舒适感,以不觉皮肤很烫为度。 这些都可以在家中操作,简便易行,当然您也可以上医院进行理疗,安全有效。理疗疗法有磁疗、超短波、微波、激光等方法,均具有消炎、消肿、止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药物吸收及软化硬结作用。

5.云南白药外敷法

取云南白药一瓶以白醋调之,捏成薄饼贴于硬结上(饼略大于硬结)固定好2—3天有效。

6.冰片涂擦法

方法是取冰片2—3克(药店里有买),溶于75%的酒精30毫升中,冰片溶解后,用无菌纱布浸溶液涂擦硬结,每次5—10分钟,每天一次,常3—5天见效。

最权威的生殖与遗传诊疗服务平台,“蒲荷孕育”就在你身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