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弟子规之亲有过错,怡声柔色
2018-06-10 | 阅:  转:  |  分享 
  
弟子规之亲有过错,怡声柔色

【原典】: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释义】:父母有过错时,应小心劝导使其改过,劝导时要和颜悦色,声音柔和。



与上司沟通,要讲究方式方法

父母亲当然也有犯错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做子女的应该小心劝导以期父母能够改过,劝导时是要有一定的方式方法的,例如态度要诚恳,声音要柔和,当然,面部表情不能够过于严肃,最好能够做到和颜悦色。

因为虽说人非圣贤,谁都会犯错,但是犯错的人不同,我们进行劝导的方式方法就要随之改变。父母犯错了,是人之常情,而做子女的采取合适的方式去规劝、去引导,也是人之常理。

周朝时候,有个人是孔子的学生,叫做闵子骞,与上文提到的王祥一样,他也是很早生母就去世了,父亲续弦,为他娶来了一个后母。后母也是很厌恶这个不是亲生的儿子,而且她自己又生了两个儿子,这更加剧了她对闵子骞的厌恶之情。这位后母对闵子骞刻薄到什么程度呢?例如冬天的棉衣,她给两个亲儿子做到和给闵子骞做的就不一样。

有一天,父亲教闵子骞驾马车送他外出。因为衣裳单薄,身体寒冷,一个不小心,闵子骞驾驭的马车滑到了路旁的沟里。父亲当然非常生气,就如前文里父亲毒打不小心锄掉瓜秧的曾参一样,闵子骞的父亲也认为是儿子太粗心,不好好管教是不行的,于是抄起马车上的鞭子,就打儿子。鞭子把闵子骞本来就不甚结实的衣服抽破了,结果风一吹,衣服里的填充物随风飘了起来——原来全都是芦花。父亲这才知道,儿子之所以驾车出事故,不是因为粗心,而是因为天气太冷而儿子衣服太单薄,导致他肢体僵硬,赶马车的动作变形的缘故。回到家后,父亲下意识地摸摸另外两个孩子的衣服,手感完全和芦花的不一样,都是暖和的棉花。

一个是芦花,一个是棉花,同样是“花”,御寒效果天上地下。父亲总算明白了,是后母虐待了闵子骞。他一气之下,就要休掉闵子骞的后母。这时闵子骞却跪下来哀求父亲,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母亲在家,只有孩儿我一人受冻,如果母亲走了,家里就要有三个孩子受寒了。这两句话感动了父亲,不再休妻,而后母也从此痛改前非。

闵子骞对父亲合理的劝谏,保全了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在他看来父亲发怒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盛怒之下休妻,可能就有些不对了。因为一旦休妻,后母回娘家,那么她生下的两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就要跟着自己一样,忍受没有生母在身边的痛苦了,而且家庭也会因此而再次遭遇破碎的厄运。于是闵子骞采取诚恳的方式,对父亲的错误决定进行劝谏。这样既保全了父亲的面子,也达到了劝谏的目的,使得整个家庭都从中受益。

在企业中,如果上司在工作中有了过错,也应该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劝谏。不过我们须注意,要在合适的时间和场合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同时作为下属,我们的态度要诚恳,语气要柔和。不能搞得好像自己是领导似的,这样很明显是不合适的。

据统计,工作中的障碍50%以上是由于沟通不到位而产生的,而怎样跟领导提意见,怎么用比较好的方式指出领导工作上的错误或者决策上的偏差,与沟通到位与否有这千丝万缕的联系。要想达到有效的沟通,要掌握“三要”原则:意见要中肯,态度要真诚,方法要得当。一个不善于与上司沟通的员工,是无法做好工作的。现在每一家企业都可以说是卧虎藏龙,在这样的环境中,如果想真正有所成就,就必须学会与上司沟通。

与上司沟通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理解上司的意图,以便让自己的工作达到上司所期望的效果。二是向上司提出有效的意见和建议。

第一点大家都明白,不能理解上司意图的员工,想达到上司希望的工作效果是很难的。明白了这一点,其余不必赘述。关键是第二点,就是如何给上司提意见和建议,这是需要学习一些方式方法的。

职场中上司当然也有犯错误的时候,一般下属有错,领导或委婉批评,或当面指出,不管用什么方式,都是天经地义的事,员工也不会有很大意见;但是如果反过来,员工该如何对待?

以下是一个好员工常用的几种方法:

冷处理。下属怎么对待上司的错误,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因为其中的影响因素太多,因此,下属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一定要注意,我们有时候会急于让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但实际情况是每个人在遇到一个对立的观点时,正常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抗拒。这时候,作为下属,你需要做的不是据理力争,得理不饶人,而要学会冷处理。上司既然已经知道了你的想法,那就给他点时间,让他多想想,给他机会转变观念。所以,当你认为上司有错时,应当多点细心和耐心。况且,每个人都有不足,学会忍受别人的不足,正是一种成熟的表现。

将意见转化为建议。在适当的时候向你的上司提几点建议,里面夹杂你所要提出的意见。当然,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时机选择要适当。上司的心情一定要照顾到。请记住他也是个普通人,当他不管事实因为什么原因而心情不好时,你最好先不要进言,因为即使你说了,他也未必有很好的耐心倾听你的建议——即使它们极具建设性。

细心观察,恰当举例。谈话时应密切注意对方的反应,要细心观察,通过他的表情及身体语言所传达出来的信息,迅速判断他是否接受了你的观点,这一点非常重要。同时,视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例子进行说明,有助于增强说服力。

态度诚恳,言语适度。注意说话的态度和敬语的运用,恰到好处地表达出你的意思,如果态度发自内心地诚恳,对方是完全能够感受出来的。这样,即使上司不完全赞同你的观点,也不会影响到他对你个人的看法。

时间把握要适当。如果向上司提意见的话,用多长时间你认为比较合适?

从心里学角度看,一般而言,上司会对长的意见感到不耐烦。而如果在短时间内你能够说完你的意见,他就会觉得很愉快,而且如果觉得有理,也比较容易接受;反之,倘若他不赞同你的的意见,又顾及你的面子而不当面打断或这拒绝你,那么你短时间的陈述也不会浪费他太多的时间,他会为此感谢你。因为上司的工作其中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等待他解决的事情可能会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如果你这样做,即便意见不被采纳,你在上司心中的形象也不会受损,甚至会因为你的善解人意而对你刮目相看。

不要怕碰壁。当意见被上司“我不赞成”或这“这不合适”这类稍显直接的回答驳回时,有些员工往往会心灰意冷。其实,你的意见被上司否定,在任何企业中都是常见的事情,因此,我们不要怕碰壁。当然仅仅做到这一点是不够的,还应该在你意见的内容上,提意见的方式方法上下功夫。

首先,在内容上,既然是提意见,就必须言之成理、言之有据。不仅要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意见,还要以大量的数据材料为依据,这样意见才能站得住脚,否则一旦让上司问倒了,就容易造成你这个员工喜欢信口开河的负面印象。当然,结果自然是想不碰壁都不可能了。

其次,要注意提意见不能太过。向上司提意见本非坏事,但如果做过了,例如意见太多,或者提意见次数太频繁,抑或语言太尖刻,都容易让上司反感。

与上司打交道是世界上最有学问的事,做得好了,职场上一帆风顺,做得不好,就会给自己添很多麻烦。总之,与上司沟通,向上司提出意见要注意方式和方法,意见要中肯,态度要真诚。只要你方法得当,没有上司不会欢迎你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的。



献花(0)
+1
(本文系千機閣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