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维也纳之旅(1)美泉宫看哈布斯堡王朝遗迹,看SiSi公主和奥皇遗迹。(2)市中心看斯蒂芬大教堂。

 Atom0513 2018-06-10

不到维也纳,我很难想它是怎样的一个城,印象深刻的它是一个音乐之城!确实它是一个音乐之城!音乐细胞到处可见!但它不仅仅有音乐和伟大的音乐家!到了维也纳,当你惊叹几百年前建设的这个城市,条条大路竟是如此宽敞!建筑如此壮观美丽!完全不同于走过的欧洲的其他城市细街窄巷,你才意识到,你来到了一个伟大的城市,这个城市有着不一般的历史故事!维也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是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大公国、奥地利帝国和奥匈帝国的首都。现在市中心古城区被列为世界遗产。当你了解了它的历史,才知道它曾经如此辉煌!它的君主们曾经统治欧洲近半壁江山,仅赫赫有名的哈布斯堡家族维持统治就达600多年!


站在宽敞的中世纪建成的罗马大道上,你似乎感受到神圣罗马帝国的军团向你走来!

古老的市政厅,一座哥德式的建筑!当天刚刚跑完马拉松,市政厅广场是终点,志愿者们在有条不紊的拆除现场的临时建筑。

市政厅对面的国家歌剧院。市政厅和国家歌剧院都建在环城大道上。市政厅属于新哥德式的建筑,国家歌剧院则体现出了文艺复兴的建筑特点。

环城大道是维也纳城中有名的观光道,大道两侧绿树成荫,两侧云集了各种风格的建筑,市政厅和国家歌剧院都在于此。

1857年弗兰茨皇帝下令拆除原中世纪的城墙,扩展城市,修建了环城大道。而大道两边的建筑大都建于1861年至1888年之间,集中体现了19世纪后期城市建筑艺术的辉煌成就。

走到维也纳市区中心的环城大道上,来到正在修缮的奥地利国会大厦。因为修缮所以不能入内参观,否则是可以购票参观的,购票时需出示带有照片的证件。

维也纳国会大厦整栋建筑仿希腊式,素有'欧洲最美的国会大厦'的美称。如今这里是奥地利国民议会与奥地利联邦议会所在地。

维也纳国会大厦毗邻市政厅公园和霍夫堡,原隶属于哈布斯堡王朝的奥地利国会。

门廊的斜坡上放置有古希腊和古罗马历史学家的雕像,以提醒政客时刻牢记身上的历史重任。正立面的7根科斯林圆柱气势恢宏,三角檐上雕刻的是弗朗茨一世皇帝向17个民族颁发宪法的场景。

游客中心位于雅典娜雕像的后方,每天9:30开放,要参观国会大厦可以前往此处购票,购票时须出示带有照片的有效证件,在参观过程中须佩戴发放的参观证。游客中心

国会大厦前是著名的雅典娜雕像,左手持有权杖,代表公正,右手托着胜利女神,她脚下的雕塑象征着当年奥匈帝国的四大河流:多瑙河、莱茵河、易北河和摩尔多瓦河。

环城大道旁的雕像。

去美泉宫参观。我们在第一天就选择参观美泉宫。在火车站附近的酒店出门,到火车站乘地铁U1号线转U3号线大约20多分钟就到了。

沿着弗兰茨.约瑟夫和SISI公主的画像牌就来到了美泉宫。

展现在眼前的美泉宫!

沿着美泉宫巨大的广场,慢慢的走近美泉宫主楼。

在历史上,美泉宫是奥地利历史的见证人。在女皇统治的盛世,6岁的神童莫扎特在此为女皇演奏过钢琴。女皇深深喜爱中国的文化,曾经带领16个孩子,绘制模仿中国瓷器的图案,并且在宫廷剧场上演过中国元朝的大戏。

  1805年,拿破仑率军队直逼京城,下榻美泉宫,并且睡在女皇的卧室内。1814年,美泉宫又成了维也纳会议召开马拉松会议的地方,欧洲各国的政要在这里度过长达一年多的时光。1916年,哈布斯堡王朝执政最长的一位君主弗兰茨· 约瑟夫一世在美泉宫与世长辞,结束了他长达68年的皇帝生涯。1918年,末代皇帝卡尔一世在放弃帝制的文件上签字,哈布斯堡王寿终正寝。

美泉宫内不允许拍摄,参观结束后,我买了一本中文介绍'美泉宫'的书,翻拍几幅照片,以留下参观的记忆和供朋友们欣赏。

维也纳在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下达600年之久,足足我国一个明清时期了。在哈布斯堡王朝留下的故居中,最值得观赏的就是美泉宫了。美泉宫和美泉宫花园(Schloss und ParkSchonbrunn)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人类文化遗产,之前听说,没有参观美泉宫就不算到过维也纳。所以我们到达维也纳的第一站就来到了这里。

现在美泉宫规模的最初拥有者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皇。原来哈布斯堡王朝在此建造的只是规模、有限的狩猎宫殿。到了1683年,烈奥波特一世皇帝请奥地利最著名的建筑师费舍·冯·埃尔拉赫设计一座游乐宫,其规模和豪华程度比法国的凡尔赛有过之而无不及。无奈国家在和土耳其人的战争中耗费了大量资金,建筑师几易其稿,缩小规模。1696年,美泉宫开始正式动工,1711年由于皇帝暴卒而终止。1744年,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皇重新责成建筑师尼古劳斯·帕佳希对美泉宫进行了改头换面的重建,使其变成一座哈布斯堡王朝的夏宫。

这幅宫内的画,画的是弗朗茨皇帝和玛丽亚.特蕾莎女王和他们的孩子。1740年10月20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卡尔六世去世。卡尔和他的兄长都没有男性后裔,因此他的长女玛丽亚·特蕾莎继承了他奥地利大公、波希米亚和匈牙利的王位。而他的女婿洛林公爵弗朗茨于1745年9月13日,当选神圣罗马皇帝。

此后,弗朗茨一世皇帝将妻子的姓氏加在自己姓氏的前面,他们的后裔都采用'哈布斯堡-洛林'的姓氏。自此,奥地利进入哈布斯堡-洛林王朝,而弗朗茨皇帝和玛丽亚·特蕾莎皇后成为皇朝的创始人。皇朝历经数次变故,包括1806年,法皇拿破仑一世解散神圣罗马帝国。但当时的哈布斯堡君主,前神圣罗马皇帝弗朗茨二世早于1804年整合各哈布斯堡领地,改称奥地利皇帝弗朗茨,以回应拿破仑称帝。1867年,为了化解普奥战争失利对帝国的冲击,奥地利帝国又改称为奥匈帝国,对奥地利帝国与匈牙利王国实施二元统治。王朝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而1918年被推翻。奥匈帝国随即遭到肢解,奥地利成立共和国,哈布斯堡皇室被迫流亡海 外。

这是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王的父母定制的大彩床,后来转给了她。这是维也纳宫廷唯一保留下来的大彩床。需要买参观40个房间的票,才能看到。大彩床平时并不使用,而是在重大礼仪事件中才使用。

弗兰茨一世和皇后希茜公主曾住在这里,他们的卧室里挂着由著名画家winterhalter所创作的希茜和丈夫的画像。希茜公主以其美貌征服了奥地利,她的人生悲剧也引起广泛的同情。电影《希茜公主》主要就是在这里拍摄的。


弗兰茨·约瑟夫一世(Franz Joseph I,1830年8月18日-1916年11月21日),又译为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奥地利帝国以及奥匈帝国皇帝(1848年12月2日1916年11月21日在位)、19世纪到20世纪初中南欧洲的统治者。

弗兰茨·约瑟夫因将奥地利帝国改组为奥匈帝国而被世人熟知,1879年他与普鲁士王国领导的德意志帝国结盟,1914年向塞尔维亚王国发出最后通牒,把奥地利和德国拉入第一次世界大战。1916年,因肺炎发作逝于维也纳,终年86岁。这就是茜茜公主的丈夫。

19世纪下半叶,奢华的帝都维也纳有一位英俊的年轻帝王,统治着欧洲第二大帝国,他血统高贵,是600年历史的哈布斯堡家族的嫡系传人,他异常勤奋,每天凌晨四点起床,工作12小时以上,洗冷水澡,睡行军床,能熟练运用他的子民的八种语言,还有一位异常美丽的王后。可是等到他68年的统治生涯结束时,一切都恍然如梦,他的弟弟在墨西哥被枪决,妻子在日内瓦被一意大利无政府主义者刺死,儿子年纪轻轻就自杀,选定的继承人又被塞尔维亚黑手党刺死,他为此发动的报复性战争使数千万人倒在血海中,也使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帝国风雨飘摇,这个人就是奥匈帝国的悲剧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

最终落成的美泉宫有1441间房间,宫殿内部装潢极为精美,有波希米亚的水晶枝型吊灯,中国明朝的瓷器和漆器,其奢华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美泉宫内部装饰时期,正值中国热流传到欧洲宫廷。女皇一掷千金,用许多价值连城的中国艺术品来布置自己心爱的宫殿。如今,宫殿内到处可见中国古典艺术的痕迹。

左图是拿破仑宫,图片上的的孩子是拿破仑的。拿破仑二次攻陷维也纳,都住在美泉宫。弗兰茨一世无奈之下将自家的大公主嫁给了拿破仑,以换取和平。拿破仑失败退位以后,二岁的孩子来到维也纳,由外祖父抚养,学习了花卉园艺技术,但是年仅21岁因肺病去世。右图是特蕾西亚女王最喜欢的蓝色厅,都是仿中国瓷器的木雕绘画装束。


参观完宫内,来到了美泉宫花园。美泉宫花园的园林面积达200万平方米,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美泉宫,又名香伯伦宫或夏宫。是奥匈帝国君主的夏宫。一七五零年玛丽亚.特蕾西下令建起了这座宫殿。在碎石子铺成平面上,是一片片格局优雅,精雕细琢的花坛和草坪。花园两边高大的树木,被剪成一面绿墙。绿墙里是四十四座古希腊神话故事中的人物。 海神喷泉(Neptunsbrunnen) 在花园的尽头,是一座一七八零年修建的美丽的喷泉,水池的中央是一组根据希腊海神的故事塑造的雕塑。 从海神喷泉处沿著之字形土路走上丘陵,就来到了美泉宫的最高点,凯旋门(Gloriette)。这座凯旋门是海岑多夫(Hetzendorf)为了纪念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皇一七五七年战胜普鲁士的弗利德里希大帝的军队而建的。在这里美泉宫壮丽的景观尽收眼底。

留下这历史性的一刻。

美泉宫大门外景。

SISI公主仅仅是这里的短暂住客,由于不能适应皇室的生活方式,大儿子又因为抑郁在三十岁的时候先杀死了情人,自己也自杀身亡。自此以后,茜茜公主一直黑衣着身,没有脱下过。她经常离开皇宫在各地旅行,不幸在61岁的时候,在日内瓦被一位意大利无政府主义者行刺而亡。由于自己经常不在皇帝身边,茜茜公主亲自为弗兰茨皇帝找了一位能倾心交谈的女人—维也纳很受欢迎的女演员。

维也纳地铁路线图。因为女儿英语、德语都很熟练,所以我们自由的乘坐地铁加暴走,在两天的时间里去了不少地方。

从美泉宫出来,乘地铁U3转U1直接来到了市中心,地铁上来就是又一个地标性建筑-斯蒂芬大教堂。

斯蒂芬大教堂是维也纳的象征,它坐落在维也纳市中心的中央,故又有'维也纳心脏'之称,教堂塔高136.7m,其高度仅次于科隆教堂和乌尔姆教堂,居世界第三。教堂始建于公历十二世纪,最早的建筑部分是现在的大门和左右两侧的门墙,为罗马建筑风格。哈布斯王朝统治奥地利后,又对教堂进行了重新扩建,修建了南北两座高塔。南塔先造,有136.7m之高,具有哥德建筑风格。北塔后建,又具有文艺复兴的味道。十八世纪时,大教堂又进行了一次扩建,同时对外面的墙壁以巴洛克建筑风格为基调进行了整修。在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几天,一场大火将大教堂严重烧毁,直到1948年大教堂才重新修好开放。二战后,所有的联邦省份都为它的复建作出了贡献。

高大的南塔为歌特风格的典范之作,高达136米,在世界上排名第三,被亲切地称为Steffl(小斯蒂夫),教堂巨大的钟被昵称为普默林(Pummerin)。新年时,在奥地利广播与电视上都能听到普默林的钟声。铺反的屋顶上引人注目的由黄、绿、黑三种颜色组成的臂章图案以及代表哈布斯堡王朝的双头鹰。

和欧洲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所有教堂一样,斯蒂芬大教堂经历了屡遭劫难和几经改建的命运。早在十二世纪初,巴奔堡的戍边伯爵们就曾在此建造了一座方殿式罗曼风格(对罗马风格的模仿)的教堂。两次大火之後,波西米亚国王奥托卡二世重新建造了一座方殿型的教堂。如今我们见到的西门正是那个时候的产物。我们今天见到的哥特式风格是十四世纪的产物。在哈布斯堡的鲁道夫四世公爵的倡导下,一座哥特式风格的教堂逐渐形成了。在以後的几个世纪里,斯特凡大教堂几乎没有中断过它的建造。

十五世纪,南塔的建造完成了;十六世纪,北塔的尾期工作结束了;十八世纪,斯特凡大教堂的高塔完工;十九世纪,教堂的改建和修缮工作一直在进行著。除了一六八三年土耳其人兵临城下,和一八零九年拿破仑大军再次破门而入之外,斯蒂芬大教堂几乎没有受到过战争的威胁。

对斯蒂芬大教堂最大的破坏是在一九四五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後的那几天。遭受炮火袭击使教堂起火,教堂的屋顶、铜钟、管风琴和大部份玻璃窗画毁於一旦。战後的奥地利满目疮痍,但是重建家园的工作马上就开始了。斯蒂芬大教堂,维也纳市的标帜,成了全奥地利人奋发建国的象徵。修复工作从一九四八年开始,一直延续到一九六二年。全奥地利的九个联邦州,分别负责修复大教堂的某一个部分。如今,各州人民精诚团结,共同修建斯蒂芬大教堂已被传为佳话。

维也纳著名的格拉本大街和大教堂广场相通。

走进教堂你不得不为其建筑的浩繁和精美所折服。两排哥特式的柱子,把教堂的正殿隔成三部分。

教堂历经800多年,多次修建,堪称精美!

放眼望去,从圣坛背後唯一的两块免遭摧残的玻璃窗画射进了一缕缕五彩缤纷的光线,为巴洛克的圣坛增添了一丝神秘的气氛。

正逢做弥撒。

倚窗眺望人(Fenstergucker)

  左恻的布道坛是教堂内最精美的一座哥特式艺术品。一五一五年,教堂建筑师皮尔格拉姆不仅把四个布道师的半身像塑造进去,而且还把自己以一个'倚窗眺望人'的形象塑造在布道坛的底部。他在这里开出一扇窗户,自己便半倚在半开的窗上,手中还握著他那把心爱的刻刀。

《忧伤者》耶酥受难像。

斯蒂芬大教堂有一座庞大的地下墓穴。当年人们在废除圣斯蒂芬墓地时,把成千上万个死于黑死病的维也纳人的尸骨放置在此。此外,哈布斯堡王朝的成员还把自己的内脏放置在此。(此图片来自网络)

教堂精美的罗马柱。

从大教堂出来,我们向右走。去寻找最有名的维也纳美食炸猪排的百年老店。

找到了小巷中的老店,但是无预定没有位。但是给我们介绍了它的另一处营业厅。

不远,很快就找到了。

维也纳最出名美食:炸猪排,炖牛肝,烧牛肉。好像是皇帝也喜欢呢。我觉得可以不吃第二次了。

烧牛肉

炖牛肝

古老的餐厅,这砖砌的房顶如何悬立空中上百年不掉下来?

斯蒂芬大教堂左边是格拉本大街。这是维也纳内城区的一条著名的街道,是一条繁荣的购物街。沿街都是品牌店、露天咖啡馆、餐厅等。

格拉本大街的中央有欧洲最大的巴洛克式的黑死病纪念柱。

第一天的维也纳之游,激发了对欧洲中世纪历史的兴趣。明日开始霍夫堡及城市之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