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权的遗言,曹操的遗言,刘备的遗言,前者让人敬佩,后者成笑话

 昵称25382711 2018-06-11

东汉末年,天下三分,魏蜀吴三国鼎立;无论是魏国的曹操,还是吴国的孙权,又或是蜀国的刘备,他们无一不是当年的英雄豪杰。所谓英雄一生,谁也逃不过身死一事,那么当时这三位三国之主的遗嘱又是怎样的呢?

曹操的遗言

吾夜半觉小不佳,至明日饮粥汗出,服当归汤。吾在军中,持法是也。至于小忿怒,大过失,不当效也。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吾有头病,自先著帻。吾死之后,持大服如存时勿遗。百官当临殿中者,十五举音,葬毕便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葬于邺之西冈,上与西门豹祠相近,无藏金玉珠宝。吾婢妾与伎人皆勤苦,使著铜雀台,善待之。于台堂上安六尺床,施繐帐,朝脯上脯糒之属,月旦、十五日,自朝至午,辄向帐中作伎乐。汝等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馀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无所为,可学作组履卖也。吾历官所得绶,皆著藏中。吾馀衣裘,可别为一藏,不能者,兄弟可共分之。

曹操虽一生没有称帝,但其一生挟天子以令诸侯,打下当时中国北方一片江山,其英雄才略却是让人十分敬佩。按说一个人身死后,特别像这种帝王般的角色,都会说一些自己的生平功绩,但我们看曹操的遗言,不仅对此只字未提,反而是交代一些衣服和妓女的处理问题,还说什么若后代没有什么作为,可以学编草鞋为生的交代。

刘备的遗言

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染他病,殆不自济。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余,何所复恨,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耳。射君到,说丞相收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可以服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闲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达,道三,可自求闻达。”

刘备的遗言通篇只有一件事,就是让自己的儿子刘禅好好读书,学习古人智慧,向诸葛亮多请教。然而他没有想到这“阿斗”是扶不起来的,要是刘备泉下得知多年后刘禅将自己的江山拱手让人,屈身于他人之下,不知会不会想起这当时的交代不过是一纸荒唐言。

孙权的遗言

古之帝王如孤之享位者寡矣,赖父兄之灵,群臣之力,以有于今,吾复何求,今将就黄泉以从父兄,所欣慕也,惟汝幼弱,膺此大位,处强敌之间,不能不以为忧也。

吴非有大山绝壑之限,托于东海之上,然鲜有兵患,以魏蜀故也,两虎相斗,不暇于侧,使草类暂为须臾之欢,一旦胜负,而吾必随之矣。孤在位五十余年,内不能扶顺尔等,外不能接贤息民,方城之内,满目为墟,乃孤之罪也,汝立此颓垣,当以孤为戒,发扬先祖之德,切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与贤者共忧乐,与民共乏困,天或庶几成其德,不然,宗庙倾覆,社稷不享,汝之罪也。

看孙权的这篇临终诏书,不得不说,当年曹操的慧眼当真没有实错英雄,“生子当如孙仲谋”。遗言中处处可见孙权不愧为当时三国中的一位仁帝,先是反思自己生平的不足,后又写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与贤者共优乐,与民共乏困。”这种亲贤远佞,与民同乐的劝告之语。不禁让人想起范仲俺的名作《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实为一位仁义之人所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