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帝说要有光!热靴闪光灯/无线引闪系统测试解读

 点出好未来 2018-06-11

首先一个问题:热靴闪光灯的作用是什么?闪光灯对于棚拍来说并不陌生,哪怕你从未接触过,也至少应该看过一些片场纪实,就闪光灯的分类来说,按复杂度、布光覆盖面积和成本从高到低是棚拍灯、热靴灯和内置灯的排序,所以在很多中大型棚拍中,热靴灯很难找到出场的机会(毕竟才4节AA电池串联6V,棚拍灯120V也不算少见),但如果是按便利性和小场景的快速拍摄能力,热靴灯的实用性明显高过其他两者。

那么回到第一个问题上,我认为它跟所有的灯都具备相同的属性,就是以拍摄者想要色调、分布方式,去照亮某个面积可控的区域,比如下图就是用高输出无线引闪,结合滤色片在阴天傍晚制造出夕阳暖色阴影的“人工效果”:

上帝说要有光!热靴闪光灯/无线引闪系统测试解读

比起常亮灯而言,闪光灯拥有明显更高的瞬时照度爆发力,塑型、造影能力更突出,而且就整个布光附件系统来说,热靴灯的价格区间相对较低,产品门类也不少,即便是普通爱好者也适用。

但对于大多数普通爱好者来说,闪光灯的规格和应用方式或许还有点陌生,那就先从一些基础的知识说起吧。

首先,几乎所有闪光灯都会把“闪光指数”,也叫GN值(Guide Number)作为第一项参数列出,那小胖就以它为由头来说明吧,拍摄物距=GN值/F制光圈值,以小胖新入的索尼F60RM为例,它的GN值是60,也即当它在ISO 100全输出时,以F1.0拍摄,物距就要有60米,以F2.8拍摄就需要放在21.43米开外,以此类推。但注意!GN值与焦距是相关的,比如像佳能600EX II-RT和索尼F60RM的GN 60是在200mm输出光角的前提下,而越是广角,相应的指数下降就越明显,以尼康SB-900为例,50mm时输出就只能做到200mm时的80%出头,28mm广角时也就只有60%了。而为了简化计算,下面举的例子都是以200mm等理论最大值为前提。

上帝说要有光!热靴闪光灯/无线引闪系统测试解读

我们知道曝光三要素是光圈、快门、ISO。前面说了闪光指数与光圈的关系,那与ISO的关系呢?简单来说就是基准值与根号2(1.41)的乘积等效关系,还是举索尼F60RM的例子,使用光圈F1.0全输出,ISO 100时物距为60米,ISO 200时就是60 X 1.41=84.6米,ISO 400就是60 X 1.41^2=120米。而降低ISO,比如ISO 50时就是60/1.41=42.5米。

最后是听起来会比较复杂的快门关系,我们知道相机规格里都会有一个“同步速度”的概念,比如现在大多数主流单反无反的同步速度是1/250秒,而它的实际意义是:快门帘扫过整块CMOS所需的时间——当快门设置为1/250秒时,前帘刚刚走完,后帘就会出来,而在这个瞬间,是整块传感器都在进行曝光,如果是比它更慢的速度,比如1/125秒,前帘走完后还要再等1/125秒,后帘才会出来,所以这就有足足1/125秒的时间是整块传感器都在曝光。而这也正是闪光灯补光效率最高的时间区域。而比1/250秒更快的快门速度,比如1/500秒,会导致前帘才走到一半,后帘就跟着出来了,不存在整块CMOS都在曝光的情况,如果强制使用常规闪光模式,就会拍出下面这种照片:

上帝说要有光!热靴闪光灯/无线引闪系统测试解读

所以,限制同步速度的主要有以下两个因素:快门帘的移动速度,和闪光灯的输出衰减速度。后者对于高压电快速释放的闪光管来说是物理限制,解决难度非常大,那前者呢?假设快门帘可以1/8000秒的速度扫过传感器,同步速度就可以达到1/8000秒啦,但这对于当下的相机结构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幕帘加速意味着更高的驱动电力和更精确的机械控制系统,而这俩都会导致以下问题:高发热、高震动、需要更大空间。不过现在比较利好的情况是全局快门的发展势头迅猛,即便是卷帘快门,这些年的纯电子快门同步速度的进步速度也非常快,只能说前景还是很光明的……

回到闪光灯的话题来,小于等于同步速度的闪光灯拍摄,固定ISO、光圈、闪光输出,亮度变化主要受制于闪光指数和衰减速度,但若是1/60秒和1/250秒这种幅度的快门速度差,在亮度上几乎没有区别,而且在夜景人像长曝拍摄时还可以使用后帘同步功能,也就是闪光灯会在后帘开始移动的瞬间才输出,可以凝固画面中的人像而基本不受环境影响。

那么,快于同步速度的拍摄,闪光灯的应对方式是高速同步,因为这时候传感器是通过快门前后帘给出的缝隙来逐行曝光,单次输出就会因为衰减速度大于幕帘移动速度,导致先曝光的部分照亮、后曝光的部分黑暗。而高速同步则是通过降低单次输出功率,以频闪的方式来实现衰减速度的下降,这对于1/1000秒之类的快门速度其实很好用,还是以索尼F60RM来说,超过1/4000秒的就会看到很明显的“闪光条纹”,因为频闪可以粗暴理解为一个正弦波,太快的快门速度,或者说太窄的幕帘间缝隙,会导致扫到第一行还处于频闪正弦波波峰,而扫到第二行的时候就是波谷,从而形成有亮度差的条纹,如下图。当然,这是当前这种高速同步方式的先天问题,不是单个产品的问题:

上帝说要有光!热靴闪光灯/无线引闪系统测试解读

目前大多闪光灯都支持输出调整,级数之间的变化以根号2(1.41)为除数,标称GN 60的1/2挡就是60/1.41=42.5,1/4档即为60/1.41^2=30……索尼F60RM可以手动设置到1/256档,也即60/1.41^8=3.84,结合前面的算法就能估算出相应光圈、ISO下大概的物距。

稍微聊了些基本的东西,还有哪些需要补充的可以在评论区告诉我。接下来小胖就来说说今天提了很多次的索尼F60RM,作为索尼最新的旗舰热靴灯,它还是比较具备代表性的。

上帝说要有光!热靴闪光灯/无线引闪系统测试解读

先上个框架性的定义,一支优秀的热靴闪光灯应该具备稳定、准确的输出;与机身算法契合度高,测光与色温准确;灯头朝向与变焦焦段覆盖大;回电快、连拍次数多、续航充裕;无线组功能丰富;附件系统全面;具备一定的辅助功能。

可以清晰地看到,并不是闪光指数越高,就一定性能更强,但性能均衡且强大的闪光点大多都是高指数的旗舰型号,这个因果关系切莫颠倒。F60RM是用4节5号电池供电,之所以不提供内置电源设计,主要是不方便运输,比如锂电电量一高很可能上不了飞机,而普通AA电池哪里都能买到,多准备几组就OK了。

从闪光灯的原理来看,电容器存储高压电(老式的高压触发甚至在热靴点间电压超过250V),然后脉冲触发灯管内惰性气体(比如氙气)放电,所以其实回电速度的快慢直接跟使用的电源正相关,使用镍氢充电电池时的全输出回电官方数据是1.7秒,当然我是没掐表,不过回电速度确实不慢,如果用可挂载8节5号电池的电池盒,回电速度可以缩到0.6秒,比较适合需要全输出快拍的情况。

上帝说要有光!热靴闪光灯/无线引闪系统测试解读

F60RM的操作界面比较简单,就算没用过热靴灯也可以比较快的上手使用,只是菜单功能全英文而且不可切换,不太友好,因为屏幕面积有限,所以大多还采用的是缩写,充满工程师思维的说明书又写得不大好理解,所以需要一点时间摸索。

我在全输出、1/4、1/16、1/64、1/128这5个档位分别以24mm F8,3米物距连拍10张以测试输出稳定性,F60RM倒也没让我失望,各自档位10张照片的光强与分布比较均匀,起了个好头。

上帝说要有光!热靴闪光灯/无线引闪系统测试解读

上帝说要有光!热靴闪光灯/无线引闪系统测试解读

不过测试时也发现,无论选择哪种闪光分配方式,在不过曝的情况下,24mm(上图第一张)或70mm(上图第二张)的暗角都比较明显,这算是方形灯头的一个先天问题了,当然严格来说也与闪光灯作为点光源,发散的光线遵循余弦四次方定律有关。我们在拍摄时有很多解决方法(有时候其实也不需要解决甚至还会主动寻求这种效果),比如跳闪、多闪、离机闪等等。

热靴灯的主战场是机顶,而除了需要强行压逆光,机顶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与镜头光轴平行直射主体,而是扭转灯头,对着墙壁、天花板等进行跳闪,以实现更好的均匀性,佳能此前推出了470EX-AI甚至还会自动选择角度进行跳闪。所以灯头调整角度对热靴灯来说是最基本的高级功能,F60RM的灯头可以向下8度,向上150度、灯柱左右各倾倒90度,相当于两段式设计:

上帝说要有光!热靴闪光灯/无线引闪系统测试解读

上帝说要有光!热靴闪光灯/无线引闪系统测试解读

上帝说要有光!热靴闪光灯/无线引闪系统测试解读

相较佳能和尼康的单转轴俯仰左右调整来说,结构比较复杂,但节点阻尼不大,操作很简单,但相对的不足是作为机顶灯时,灯头无法完全朝后。灯前有抽出式的广角扩散板(可扩散到14mm)和眼神光板(朝天花板跳闪时可塑造最简单的眼神光),这是大多数热靴灯的标配。

上帝说要有光!热靴闪光灯/无线引闪系统测试解读

上帝说要有光!热靴闪光灯/无线引闪系统测试解读

前面提到了压逆光的操作,高闪光指数意味着可以在更大的光比下进行压光——快门速度够快,高光背景不过曝,但同时也可以配合柔光罩高指数输出,保证逆光人脸不欠曝,而且光圈可以尽量开小,保留细节的同时避免过快的高速同步带来的条纹瑕疵,在这种比较极端的情况下,高指数的旗舰灯就能更好地发挥效果(上图为快门、光圈、ISO不变的情况下没有灯,和有闪光灯跳闪的简单逆光示例)。

上帝说要有光!热靴闪光灯/无线引闪系统测试解读

F60RM支持24-200mm焦段,手动模式下可以看到不同焦段的闪光覆盖范围变化,当然也支持手动频闪等基本功能。有意思的是它的附件系统里标配了2个绿色罩,其一是琥珀色,当取景范围内存在白炽灯(钨丝灯)等低色温照明器,而且关键是它并没有完全覆盖取景范围,这时候正常拍很容易出现白炽灯照明部分偏黄,其余部分正常或反之的问题,用琥珀色这种接近白炽灯的滤色罩,让整个闪光覆盖范围的色温几乎统一,而且F60RM的灯头下方有滤镜识别器(如上图),会自动识别到滤色罩的颜色,在白平衡时自动补偿。与之类似的还有一片绿色的滤色罩,对应的是荧光灯环境。

上帝说要有光!热靴闪光灯/无线引闪系统测试解读

F60RM的正前方还有三颗LED补光灯,亮度可调,弱光拍摄时会点亮辅助对焦与测光,拍摄视频时也可以常亮补光,如果大家有看过某些动作片的话,部分房间内拍摄的场景就是使用的类似补光技术,可以只照亮主体,不带动环境(当然,也带不动)。

这台热靴灯本身的东西说得差不多了,接下来说一说热靴灯的无线扩展使用,对于索尼系统来说,就是无线引闪器FA-WRC1M。

上帝说要有光!热靴闪光灯/无线引闪系统测试解读

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因为F60RM其实本身就具备引闪功能(有线无线均有),它的WL(WireLess的缩写)模式下就有CMD(Command的缩写)控制端和REV(Receive的缩写)接收端可选,如果你不大懂英文,也没仔细看说明书,就很可能在无线引闪器和热靴灯上都选择了了CMD模式,造成配对失败……素日这对于有玩灯经验的人来说或许就是个菜鸟级的笑话,但没有指引,不接地气是目前广泛存在的问题,在这方面反倒是很多国产副厂都做得更好。

FA-WRC1M的价格不便宜,但当你需要所有热靴灯都离机使用的话,它就是必需品,在很多规格上,它跟F60RM看起来差别不大,比如都是2.4GHz无线频段30米范围,都是14个通道,支持最多5组15台热靴灯同步引闪(TTL或手动模式支持3组)。但不同点在于,它的组同步功能更强大,比如远程快门同步:一台相机安装FA-WRC1M做控制器,其余14台安装平台的无线引闪接收器,按下加装FA-WRC1M的那台相机快门,其他14台就自动远程同步拍摄。

上帝说要有光!热靴闪光灯/无线引闪系统测试解读

除此之外它还有专用的有线同步端子,所以它能跟棚拍单体灯同步,所以很明显,FA-WRC1M的功能更倾向于专业化。当然我这次的方案只是单灯,离机的目的自然是为了更自由的布置灯位,比如在拍摄静物时,机顶位置无论跳闪还是直射,是否有用附件系统,都无法改变光向的问题,无线引闪离机后,就可以从斜后方等机顶做不到的方向补光(比如下面的对比图,图一是机顶直闪,图二是灯头往内倾斜无线引闪,差别很明显),布光时显然就没有那么拘谨,而且还能人为控制环境亮度,比如从主体背后打光,小光圈、高速快门、低ISO、高输出,白天也能拍出晚上的视觉感……

上帝说要有光!热靴闪光灯/无线引闪系统测试解读

上帝说要有光!热靴闪光灯/无线引闪系统测试解读

当然,小胖我本身不是商业摄影师,平时主要就是拍拍静物、家人,擅长离机引闪布光等方面的技术文章很多,这方面我就不啰嗦了。FA-WRC1M的UI设计跟F60RM一脉相承,但它的按键有背光,弱光下拍摄倒是很方便设置,简单来说是属于上手有点门槛,但进了门槛就可以随手骚操作的类型,哦对了,它也需要2节AA电池驱动……所以当你看到有人带着多灯系统拍摄,他的背包发出电池咣当碰撞声的时候,都坐下,常规操作。

不知不觉又写了一篇长文,关于热靴灯的一些设计和功能,基本上就聊到这儿,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PS:最近想拓展一下行文主题领域,不知道朋友们想看,或喜欢看哪些领域,也欢迎在评论区不吝赐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