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和英国都是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各自在全球都拥有数量庞大的殖民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所以会爆发,根本原因就是德国不服气,希望重新瓜分世界。在一战结束以后,法国和英国瓜分了德国的殖民地。但是到了二战初期,法国被德国打垮,法国海外庞大的殖民地呈现出三种不同的选择。 一、法国的战败完全是一个意外 法国的战败完全是一个意外,从整体实力来看,法国与德国的差距并不大。但是法国的国防战略出现了错误,开战以后,法国高层坚信德军会沿用一战的老套路从比利时进攻法国。为此英法联军的精锐部队进驻比利时,准备在比利时与德军决一死战。可是德国不会这么傻,德军部队穿越了阿登森林,然后直接绕过了坚固的马奇诺防线。不要看不起这个防线,如果从正面进攻,德军确定很难啃下这道防线。随后德军开始长驱直入,一路上击败了法军的层层阻击,最后已经逼近巴黎的外围。法国高层没有坚持抵抗,一大部分人主张投降。最后法国总理雷诺宣布辞职,戴高乐将军则逃到了英国。巴黎成了不设防的城市,希特勒在巴黎耀武扬威的举行了阅兵式。 法国本土被一分为二,法国北部被德军直接占领,法国南部则由维希傀儡政府控制。此时意大利这个打酱油的国家趁火打劫,占领了法国东南部地区。戴高乐在英国组成了流亡政府,他号召法国人继续抵抗。法国本土已经沦陷,此时法国殖民地的命运又将如何呢?不要忘了,此时法国还有800多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这些殖民地成为各方争夺的焦点,甚至连日本人也想插一脚。法国在东南亚地区的殖民地被日本接管,此时这些殖民地成了没娘的孩子,维希政府对此爱莫能助。日本对越南等地统治持续到了1945年,在日本投降以后,越南被中英两国军队接管。有一些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的殖民地,英国派遣军队抢先占领,按照英国的话说,这是为了防止德国渗透。 二、广大的殖民地成了各方争夺的焦点 戴高乐在英国号召所有的殖民地都不要听命于维希政府,大家团结起来对付德国纳粹。可是这是要看地域的,摩洛哥、阿尔及利亚这些国家就在地中海对面,如果它们选择了戴高乐,那么德军估计很快就会占领这些地区。因此这些距离法国本土比较近的国家只能效忠维希政府,它们何尝不想对抗德国。至于那些距离欧洲比较远的地区则基本上听命于戴高乐,喀麦隆、刚果、乌班吉、加蓬这些地区全部听命于戴高乐,这些军队是戴高乐后来翻盘的资本。截止1944年,戴高乐手里有80多万军队,还包括一支规模不小的舰队。虽然这些家底在美苏等国看来没有什么,不过这是二战后法国重新崛起的家底。随着战场形势的改观,原来听命了维希政府的殖民地,陆续听命于戴高乐。 1944年,英法美三国军队在诺曼底实施大登陆。法国军队的数量不多,不过战斗意志还是比较旺盛的。其实那些殖民地士兵有很多不愿意打仗,一名军官在日记中写道:“我是摩洛哥人,在冲锋时却必须喊为了法国前进。”在二战的后期,美国总统罗斯福并不看好戴高乐,罗斯福认为戴高乐有成为专权者的可能。后来的事实证明,罗斯福这位老总统果然两眼如炬。在二战之后,刚刚从战争泥潭里爬起来的法国试图恢复自己所有的殖民地。二战刚刚结束,法国军队就重新回到了越南。不过此时的越南和当年的印支联邦不同,现在的越南身后有两个大国的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