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近期这些骗局高发,快来提醒你身边的人!

 cxag 2018-06-11

2018年高考落下帷幕,但骗子们新的战役才刚刚打响。公安部分总结了不法分子的几种诈骗套路,在此提醒广大考生及家长,遇到下面这些情况一定要当心,谨防上当。




案件回顾



1

2016年准大学生徐玉玉遭电信诈骗,已教育部发放助学金骗局被骗9900元学费,以致心脏衰竭死亡,“徐玉玉案”震惊中央,国家公安部挂牌督办。

2

2017年河南鹤壁警方接到被骗购买“高考答案“,将父母银行卡上的4万余元划给了自称有“内部渠道”的教育机构业务员。截至同年6月10号,全国已有近100名高考考生上当受骗,涉案金额达300多万元。这是迄今被公开的2017年最大高考诈骗案

3

2017年广东省高考结束后,有考生收到短信,注明其学校、姓名和各科成绩,并称可以在后台直接修改成绩……


今天,同样站在高考这个节点上,骗局并未因这些案件而收敛,反而花样更新了。“高考后”诈骗套路深,公安部门给你逐个来提点,在招录开始前,先打好“预防针”。




见招拆招



一、伪造虚假查分网址


每当高考结束,骗子就会利用考生和家长的急迫心理,利用伪装成“高考查分”的网页木马,通过QQ群、短信、微信等途径大面积传播。考生一旦中招,黑客就可以通过感染电脑实现远程控制,以窃取用户电脑里的账号密码等敏感信息。


警方提示:遇有带有链接的信息,务必谨慎点击,可通过官方公布的渠道查询分数、录取进度等情况。


二、谎称有“特殊关系”


不法分子自称是高校或招生办领导的熟人,有“特殊关系”,称有办法“低分高录”,或争取到特长生加分,让“二本”分数线的考生录取到重点院校,让专科分数线的考生录取到本科院校,或从普通专业调到热门专业等,以此实施诈骗。


警方提示:对于身边出现的具有“特殊身份”和资源的热心人应提高警惕,特别是热衷于打听孩子的成绩和理想高校,如果接到一些陌生号码发来的号称“可运作上名校”的推销信息时,不要上当。


三、提前获知录取结果


高校录取结果是家长和考生关注的焦点,诈骗团伙往往会在录取信息正式公布前,以可提前获取录取信息为名,骗取考生及家长钱财。


警方提示:防范此类诈骗,考生及家长应以本地教育部门官方网站或者报考院校的官网公布的录取信息为准,切勿听信提前获取的谣言。


四、混淆高等教育不同类型


据了解,目前除普通高等教育外,还有成人高等教育、远程网络教育等。公安部相关信息显示,一些骗子故意混淆这些教育招生的区别,将不够分数线的考生骗到远程网络教育班。


警方提示:如果对一些高校缺乏了解,可以向教育主管部门了解学校的办学资质、招生资格等,如有条件可以实地去参观,从多种途径了解该校的师资力量和办学成果。


五、伪造录取通知书


骗子通过邮局,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事先打入银行账户内。


警方提示:学校会在自己的招生网上公布录取考生的通知书信息,家长和考生也可以电话向学校咨询被录取情况,切勿相信自身没有报考的院校所投递来的录取通知书。


六、冒充军校招生


一些不法分子,为攫取不法利益,也会采取伪造军校招生公文、公章等手段蒙骗考生家长,以“内部招生指标”、“计划招生指标”、“军校扩招”为幌子向考生及家长寄发通知书,伺机骗取钱财。


警方提示:军校招生无内部指标,不可能计划外扩招,更不会向考生和家长收取上万的高额费用。国防生招生不可能存在“内部招生指标”,也没有提前“预录”一说。



小编有话说

虽然骗局年年有,为何还是有人会信以为真,陷入各种各样的骗局当中。被骗者多位准大学生或考生家长,准大学生对社会经历欠缺,家长们则想走歪门邪道,走捷径。高考是国家一项重要的考试,不容许任何机构和个人破坏高考秩序,有任何疑问请直接向当地的教育部门、大学院校沟通,避免上当受骗,总之一句话,莫轻信他人言,莫贪小便宜,堂堂正正走人生。


部分来源 | 警民直通车上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