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议用《人间词话》的方法指导小说创作的意义

 冬天惠铃 2018-06-11
图|苇筱荟


王国维《人间词话》说“真”,用的判断词是“不隔”。“不隔”,即“语语都在目前”。

“不隔”——“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是为“终隔一层”。

写情“不隔”——“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写景“不隔”——“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造作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

“社会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善人;文学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天才。”         

王国维针对诗词发表的这番真知灼见,对于小说创作其实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让人有所领悟。

反思自己,看了那么多小说,甚至解构名家名品,但还是写得艰难,还是没有提高,突破自己真的很难。到底问题出在哪儿呢?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我很用心写出来的小说,既看不到深度,又看不到亮点,很平淡。

如何破解,再读名家名篇。最近精读《简爱》,并且试图写点书评的时候,问题出现了,无论如何构思写出来都觉浅薄,写一次废一次,拿不出手。我这才明白真正的名著,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那是人家的心血,绝非两千字就能评论得了,就算找个切入点下手也很难。光是景物描写里提及的植物名称和无数的比喻句,就够人消化一阵的了,更别提对话里的思想性有多深刻了。情节推进过程层次清晰,人物性格跃然于纸上。可以看出,为了一部真正的作品,作者掌握了极为丰富的宗教、历史、地理、文学、美术、生物、外语等全方位全学科的知识,下了真功夫,几乎没有一个多余的字。因而读起来才能“不隔”,如临其境。

我又读《人生》,虽然如此庞大的命题,但是扣题却如此紧实,语言精炼,情节一波三折,情绪始终饱满。虽是第三人称,但读来丝毫“不隔”,让人紧紧跟随着作者的笔触往前走。对于现实生活的深刻领悟,精巧的构思,还有自己独到的思考,都在小说里能够读出来。对人物的刻画入木三分,从外貌到心理活动,人物生活的环境,每一句话都读得出用心用意,每一章节都犹如一篇独立的精致的单元,组合在一起后所达成的文学思想让人惊叹。人物语言如此鲜明,这需要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体会,才能做得到。

读很多小说,但不看点理论,始终觉得缺少力度和深度,学点文学理论知识是种写作者的自觉。不能仅仅依靠感情和经历,还有自以为深刻透彻的领悟,这些都还不够让你写出真正的好作品。因为智慧和透彻也需要方式方法表现出来,借助小说人物的性格和思想来表现当然是最好的了,假如你能做到的话。但我们往往做不到,衰减得太厉害。可能你心里想的有一百分还多,但是写出来才勉强及格罢了。这种写完了就感到遗憾的时候很多。如果自己从内心认定是自己的问题,那么就好办多了,改变并提升自己就可以解决问题。

写出来的总觉得衰减了,并非别的原因,就是终隔一层。为什么会这样?我思考的结论是因为并没有那么强大的知识储备来游刃有余的表现人物,一知半解的能力写出来一知半解的人物,就是这样。

另外还有一点,我们往往不自觉的对材料进行了过滤,注意是过滤而不是筛选和删减,区别在于过滤是记忆做出的主动选择,留下了你认为有利的而遗忘了很多认为不利的。人的遗忘曲线是个问题,但做不到不顾及利害关系,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当你捂着真正的伤口,它们已经在自然选择的过滤网里几经周折,愈合得只剩下伤疤,你如何写得出完全“不隔”的作品?你还在考虑人家怎么看,无形中就写得“隔”了一层。

当你仅仅凭借一腔热血来抒发,可能你不怕痛,但因为缺乏必要的克制和表现技术,还顾不上思想的深刻性,你弄得自己血肉模糊,使人看不下去,那能是文学艺术吗?这种“不隔”很可怕,可能仅仅只是个人的情绪堆积,对别人来说毫无意义,除非你能学会克制的艺术的表达。

这两种写法比较普遍,一种是下笔千言全是虚笔,没有几句落在实处,看得人浑身难受,很想找个地方蹭两下;另一种则是每一句都振聋发聩,语不惊人死不休,看得人心惊胆战,很想找个地方躲起来。我觉得我的写法更像第一种,美其名曰“唯美”。写现实题材绝不可能唯美,不然就是虚笔,没有实际意义,因为现实就是残酷,血淋淋和难堪的,你屏蔽了它们还能写得不隔吗?

发现问题就要解决,那么如何才能写得“不隔”?

穆涛《先前的风气》书中说,文学写作里的真,重要的是不伪与不昧。不昧良心,不昧良知。还要留心两点:一是落脚点,也叫立场,不宜伪,不宜虚饰;二是着眼点,要确保看到的东西不是幻象,要经得起历史检查,也不是那类皮影玩意儿,被人在幕后操控着手脚的把戏。

借着他的总结来深化一下自己的创作思想,我所写的小说里有虚构的情节,也有刻意忽略掉的关键细节,还有记忆里串联过的人物印象,杂七杂八不是被过滤了重点就是被捂住了伤口,只见得到疤痕,还是美化过的,这样的小说人物能不隔吗?隔着大山大海,读者是看不清也看不透的,不知道究竟想要表现什么,只看到个模糊不清的影子,更不要谈看到真实的人物性格了。

所谓“真”,就是不假,写出来读起来觉得是不隔,就算当个导游也不能光说景色不让人亲眼看到吧,何况作家不是导游,更应该让人读得入情入境,思之念之然后受到启发,或者犹如迷途羔羊找到方向,或者享受一段特别的心灵旅程,总之得有“不隔”之感,而不是隔着山隔着海,读起来太累。

我为了找到最安全的落脚点,经常把自己弄成局外人,看起来旁观者清,却受制于自己也是读者视角,那么如何才能不受制于此呢,只有再向鲁迅先生好好学习了。他可是个中高手,既是局外人又是知情人,完全不受视角限制。

着眼点这个问题挺高深的,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你如何立意,命题,扣题,选取素材,深化主旨,求证,环环相扣每一步都体现着水平和能力。没有些功底和阅历也做不到有多么好的着眼点,还有横的纵的比较学习,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对比着看,甚至还要学习文学史,这样才能为自己的作品找到好的着眼点,写出来才不会缺乏深度。要找到文学的核心,才能树立自己的风格。

小说写出来如果只是娱乐,无须深刻,可以尽情的虚构、炫技,让读者享受片刻芳华已足够。

但是也要知道,如果一篇小说或一本书能够经得起反复阅读,那一定很不简单。其中必然蕴含了人生大智慧,能随时给迷途者以启迪。我们最爱的书往往都有同样的特点,真的“不隔”,着眼点也高,因而耐读并且始终可以指导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