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区别】生理性病害、病毒不知咋区分?读懂这篇文章全搞定!

 深海之星ccpsl0 2018-06-12


摘要有时候,生理性病害和病毒性病害傻傻分不清,今天小缟收集资料教大家区别下。


有时候,生理性病害和病毒性病害傻傻分不清,今天小编收集资料教大家区别下。



症状区别



生理性病害:

属非生物病害,不具传染性。一般上午低于20℃,开花结果作物不能正常开花授粉,易出空洞果、畸形果,及落花落果。下午3时至半夜温度低于16℃,养份不易转化积累在叶生上和花芽上,造成叶片黑厚而小浓绿、易化瓜落果,形成花打顶、瓜打顶、自封顶。下半夜温度低于10℃,易低温受阻,叶易老化、干枯。茄果蔬菜缺素症: 作物龙头弯曲,自封顶很容易是缺硼。 开花不结实也是缺硼。 龙头下新出来的新叶干尖,干边是缺钙。 龙头下新叶是黄叶为缺硫。 龙头下新叶是白叶缺铁。 下部叶片叶全变黄这是缺镁。 下部叶脉绿,叶下垂、叶肉有黄斑这是缺锰。 下部叶肉变黄,叶脉是绿色这是缺锌。 下部叶全绿,黄边是缺钾。





病毒性病害:

病症主要表现在嫩叶上,种类虽少,但危害大,易得难治。

1、花叶病毒,叶片皱缩,黄绿相间,金黄易凹,深绿易凸,无病叶平展,叶眉扇形。

2、厥叶型,叶片细长,叶脉上冲,呈线状。 

3、卷叶型,叶片扭曲,向水弯曲。

4、条斑型,在西红柿要成熟果实上,出现青白色,渐变铁锈色,不易着色,果实皮里肉外有褐色条纹。辣椒果尖端向上变黄色,在变黄部位出现短的褐色条纹。





生理性病害和病毒病害区别





(一)生理性病害“三性一无” 植物生理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即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引起,这类病害没有病原物的侵染,不能在植物个体间互相传染,所以也称非传染性病害。

突发性:病害在发生发展上,发病时间多数较为一致,往往有突然发生的现象。病斑的形状、大小、色泽较为固定。


普遍性:通常是成片、成块普遍发生,常与温度、湿度、光照、土质、水、肥、废气、废液等特殊条件有关,因此无发病中心,相邻植株的病情差异不大,甚至附近某些不同的作物或杂草也会表现出类似的症状。


散发性:多数是整个植株呈现病状,且在不同植株上的分布比较有规律,若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变环境条件,植株一般可以恢复健康。


无病征:生理性病害只有病状,没有病征。


       



(二)病毒病害“二性” 


病毒病害由生物因素引起,可以在植物个体间互相传染。发生发展上有轻、中、重程度的变化过程,病斑在初、中、后期其形状、大小、色泽会发生变化。


循序性:病害在发生发展上有轻、中、重程度的变化过程,病斑在初、中、后期其形状、大小、色泽会发生变化。

局限性:田块里有一个发病中心,即一块田中先有零星病株或病叶,然后向四周扩展蔓延,病、健株会交错出现,离发病中心较远的植株病情会有减轻现象,相邻病株间的病情也存在着差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