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修谱建祠倡议书

 空中旗帜 2018-06-12

                                 修谱建祠倡议书

     木之有根,则枝叶繁茂,水之有源,则源远流长,人之有本,则世代兴旺。霍氏得姓于周武王胞弟霍叔处,算来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了。历经世代繁衍,生生不息。自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受皇恩诏,德公、成公、齐公三位先祖,由河北省保定府束鹿县(今辛集市)迁于河南开封县、杞县、太康三地,六百四十多年以来,兄弟三人之后裔来往频繁,亲如一家。我们同续一谱,共修一祠,亲情绵绵不断。有据为证:我们豫东"犁雁霍氏"是真正的一家人。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适逢盛世,百业俱兴。衣食足而知荣辱,居安思祖,敬仰先人乃天经地义之事。家谱好似宗族的户囗薄,入册者子孙留名世代相传,祠堂更是怀宗敬祖,睦族祈福的圣地,也是供奉先祖的殿堂,一个家族如果没有祠堂,祖宗的英灵魂归何处?建好豫东霍氏宗祠,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应是责无旁贷的责任与义务。同时也了却了几十年来我们霍氏家族的一个夙愿。
     沧海桑田,世事变迁,数百年来我霍氏家族在豫东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古松蕃老石,瓜瓞散平岗。已具有三万余族众。这里面也不乏有诸多精英,有为官者,也有事业有成者,他们心系霍家的兴衰,时刻不忘宗祠建设,早在道光八年(1828年),于后尧村旧宅处修建了"去病祠堂",但不数年祠堂损坏,神碑暴露,时有瓒薰、开普、景波等老前辈捐资重修祠堂。咸丰八年(1858年),捻军蹂躏我族祠堂,又有建业、振国、蓝田、开普等先贤,迁修祠堂于圉镇寨内西北角。岁月如歌,时光如梭。弹指一挥间,一百六十年过去了。我霍氏一族人丁兴旺,贤才辈岀,却至今也没修建一座祠堂,祖宗亡灵无栖息之地,子孙祭祀无谒拜之堂,怎不令人唏嘘感叹之至。今天我们成立了"修谱建祠筹备理事会", 决定重续家谱,再建宗祠,旨在缅怀先祖功徳,弘扬霍氏文化,激励世代霍人。但因建祠耗资巨大,非几个人之财力所能完成。况且,时下我霍氏族人众多,大家的事大家办。古人云:"大难可兴邦也!"我们通过修谱建祠这两件天下难事的完成,切实的联络了宗亲们之间的感情,提高了大家的参与意思,培养孩子们的家族观念,树立了整个家族的抑恶向善之心和团结就是力量的信念。故倡议我族中人,职务不分大小,年龄不论长幼,慷慨解囊,积极捐助,早日完成建祠大业。
资金筹集范围
   凡属德公、成公、齐公老三门后裔,均为筹集对象。捐助釆取公平合理,公开自愿的原则。
积沙成塔,集腋成裘,众人拾柴火焰高。宗亲们的慷慨解囊和无私奉献,必定会让豫东霍氏大家族发扬光大,永远屹立于华夏民族之林!亲人们,来日方长,待到祠堂建成开光之日,也让外姓人看看我们霍家是一个何等优秀的大家族!

        联系人:霍绍新     微信:H13259642188

                 霍旗帜    微信:HQZ77688               
​                                
​                                                 修谱建祠筹备理亊会
                                                    ​2018年06月12号
​    杞县现有祠堂有孟家祠堂,潘家祠堂,还有刚建好的魏家祠堂,若我霍氏祠堂建好,必将是县南唯一的一家,届时也是县南一文化亮点,“霍去病霍光大宗祠”的筹资建设 ,将与″古圉城"的复建,″蔡邕、蔡文姬纪念馆"等景观,形成立体效应。霍氏祠堂的建成,岂不是我霍氏一族的骄傲和自豪。 豫东霍氏大家族的发扬光大,就靠霍氏所有人的鼎力相助,因为霍家人的脊樑,现在我等若不能尽心尽力、齐心协力筹建霍氏祠堂,必将留下终身遗憾!



​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