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津云观察」天津高考作文题究竟好在哪?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18-06-12

「津云观察」天津高考作文题究竟好在哪?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张献忠教授

无论是从选题立意,还是从考生有话可说的角度,今年天津高考语文作文题都堪称完美,可以说是近十年来最好的题目。与全国卷和其他地方卷相比,今年的天津高考作文也是包容性最强的,是最有张力、最具人文情怀的一个题目。

1. 题目包容性强,考生人人有话可说

材料从人人皆知的“器”入手,联想到器量和气度,联想到国之重器,启迪考生进一步深入思考,帮助考生打开了想象的翅膀,有抛砖引玉之效。最重要的是,这个题目具有近乎无限的包容性,不同人生阅历、不同知识水平、不同性情喜好、不同写作特长的考生都有话可说。

文艺细胞丰富、擅长记叙文和散文的考生,可以从“器”的象征性入手,尽情地挥洒自己的才情,或彰显“器”盛纳万物的包容性,赋予“器”以美好的德性;或描写某一器物的形制之美,给人以艺术的享受;抑或是感物伤怀,畅快地抒发自己的人生体悟,甚至是自我的真性情。

逻辑思维能力强、擅长议论文的考生,可以将“器”置于国家、民族甚至整个人类的情怀之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或畅谈自己的人生理想,抒发自己的志向;或纵论时事,针砭时弊,对于当下的社会热点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观察能力强、擅长说明文的考生,可以从某一具体的器物入手,详细地描摹它的大小、形状、构造乃至整个生产流程,并从现象中发现事物的本质。

对于文史底蕴深厚、思辨能力强的考生,这个题目更是其展现实力的绝佳时机。“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从“器”与“道”之关系出发,不仅能够彰显考生的文史功底,而且能够展露出考生的思想和哲学气质。

2. 题目的导向性强,有利于进一步倡导素质教育

这里所说的导向性,不是指对考生思维的导向,而是指对中小学教育尤其是语文教学问题的导向,对加强青少年中国传统文化修养的导向。今年的题目,包容性、灵活性很强,很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如果我们的中小学还像以前那样靠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那么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必然受到禁锢,面对这类思想性强,而又有包容性的题目,就不可能取得高分。反之,如果平时加大阅读量,引导孩子多读书,他们遇到这类题目就会触类旁通,如庖丁解牛一样游刃有余。另外,这一题目也是对当下大力弘扬传统文化这一现实问题的呼应。“器”和与之对应的“道”,实际上都属于中国古典哲学的范畴,其一系列的引申意义也都体现在传统文化中。没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面对这类题目虽然也有话可说,但写出来的文章不可能出彩!

当然,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就有很强的包容性,因此我们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切忌对外来的先进文明持排斥态度。

3. 题目需要改进的地方

如开篇所述,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从选题立意和有话可说的角度,都堪称完美。但是,从文体要求看,却存在不尽人意之处。笔者不明白为什么要限制诗歌题材。或许命题者是考虑字数计算上的问题。诚然,如果按版面字数,选择诗歌的考生有很强的优势,对其他文体的考生明显不公。但这种限制,对有诗歌天赋的考生也是一种不公。其实命题者完全可以找到一个折中的方案,那就是对选择诗歌文体的考生有个实际字数的限制。高考不应当拒斥诗歌和远方!

经过了9年的初步雕琢,正在参加高考的学子已经成器,只不过毕业后还须经过进一步个性化的雕琢,如此,方能成为不同领域的国之重器!祝愿每个考生都成为民族之栋梁、国家之重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