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素,字藏真,俗姓钱,永州零陵人,唐代书法家,以“狂草”出名。 从小就出家为僧,爱好书法,怀素性情疏放,好饮酒。 因为买不起纸张,怀素就找来一块木板和圆盘,涂上白漆书写。 后来,怀素觉得漆板光滑,不易着墨, 就又在寺院附近的一块荒地,种植了一万多株的芭蕉树。 芭蕉长大后,他摘下芭叶,铺在桌上,临帖挥毫。 由于怀素没日没夜的练字,老芭蕉叶剥光了,小叶又舍不得摘,于是想了个办法,干脆带了笔墨站在芭蕉树前,对着鲜叶书写。 不管是炎日还是刺骨的寒冬,他都坚持不懈,从未间断。
他能做诗,与李白、杜甫、苏涣等诗人都有交往。 喜欢喝酒,每当喝酒兴起时,不分墙壁、衣物、器皿,随意挥写,被人称作“醉僧”。 怀素自认为“饮酒以养性,草书以畅志”。 “一日九醉”,大概醉翁之意不在酒,“狂僧不为酒,狂笔自通天”,他志在“狂草”而已。 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 这是李白《草书歌行》中对怀素草书作品的评价。 怀素作为草书大家,在我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草书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旋风,随手万变。 怀素的草书以篆书入笔,藏锋内转,瘦硬圆通,用笔迅疾,气势宏大,虽然狂放,但并没有为追求新奇而无视法度。相反,他的草书严谨,结字简练,体现独特的草书艺术风格。 怀素书法 怀素在草书的结体上,大大改变了字的方圆、大小、正斜等方面的变化,大胆地夸张和变形,尽变化之能事。 比如字的大小变化,有时甚至上下相连的两个字,竟相差三至五倍,甚至十倍左右。 再如长短之变,有的字形伸长竟达其宽的二至三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