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文叫你如何用土池培育小龙虾幼苗

 高松666 2018-06-12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离开母体的幼虾体长约9——12mm,可直接放入池塘养殖,但此时的幼虾由于个体小,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及抵御、躲避敌害的能力都比较弱,直接放入池塘中养殖有可能影响幼虾的成活率,最终影响成虾的产量。因此,有条件的地方可进行幼虾培育,将幼虾培育到2.5——3.0cm,再放入成虾养殖池中养殖,可有效地提高成活率和养殖产量。龙虾的幼虾培育有水泥池培育和土池培育两种模式。

虾苗池应选在水源充足、水质清洁无毒、排灌水方便的地方,育苗池的灌排系统应严格分开,以便管理和防治疾病。

育苗池最好是东西向长的长方形,背风向阳,面积一般在0.5——2亩,以利于日常管理。

池水的深度应随着虾苗的生长遂渐由浅变深,最后稳定到0.8——1m即可。对不能控制水深的池子,在放养虾苗之前,先要加以改造,以防池水太深,水温变低,水质不易培肥;相反,池水太浅,水质和水温将要受到影响,同时不能随着虾体的增大而扩大虾苗的活动空间,不利于虾苗的生长发育。

育苗池坡比1∶2,并建好防逃设施,注排水方便,进水用筛绢网过滤。

入冬待虾出池后,排干池水,日晒数天,再挖去池底过多的淤泥,然后排干池底的余水。如池中淤泥较少,只需排干曝晒几天即可。

药物清池是指用药物对池子进行消毒,杀灭池中的病原体和敌害。采用药物清池的时间,最好选在放养虾苗前10——15天进行。时间过早,在放养虾苗之前,往往会重新出现一些病原体和有害生物,时间过晚,药物毒性没有完全消失,虾苗往往会出现中毒现象。

药物清池要选在晴天进行,消毒药物最好选用生石灰,亩用量100——150千克,方法是先将生石灰放入木桶加水溶化成石灰乳剂,趁热泼洒全池。清池后,隔2——3天即可注入新水,施入适量基肥,再隔7——10天,待药物毒性消失后始放虾苗。

为了使虾苗入池后能有适口的天然饵料生物攝取,培育土池每亩施腐熟的人畜粪肥300——500千克,促使水体小生物滋生,主要是培育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生物。投放有机肥后15——20天再放虾苗,这时池水基本稳定,天然饵料滋生量也相对适中。

放养虾苗前,要在培育池中移植和投放一定数量的沉水性及漂浮性植物,沉水植物可用菹草、金鱼藻、轮叶黑藻、眼子菜、伊乐藻等,成堆放置在培育池底,每堆5——10千克,每亩15——20堆。漂浮植物可用水葫芦和水浮莲,用竹子固定在培育池的角落或池边,供幼虾攀爬、栖息和蜕壳时作为隐蔽的场所,还可作为幼虾的饲料,保证幼虾培育有较高的成活率。

土池培育幼虾,每亩可投放0.8cm的稚虾10万——15万尾,投放时应避免阳光直晒,在晴天早晨或阴雨天进行,要带水操作,将稚虾投放在浅水水草区,投放时动作要轻快,要避免稚虾受伤。

培育龙虾幼虾,饲养前期要适当追施发酵过的有机肥,培育枝角类和桡足类浮游动物,为幼虾提供充分的天然饵料,同时投喂鱼糜、绞碎的螺蚌肉、屠宰场下脚料、豆浆等,投喂量以每万尾幼虾0.15——0.2千克,沿池边多点片状投喂,每日分3——4次投喂;饲养中后期每天投喂2——3次,以动物性饵料为主,如小鱼虾、蚯蚓、螺蚌肉、蚕蛹等,适当搭配玉米、小麦和鲜嫩植物茎叶,粉碎加工成糜状或加工成软颗粒饲料,日投饲量以每万尾幼虾为0.3——0.5千克,或按幼虾体重的4%——8%投喂,白天投喂40%,晚上投喂60%。具体投喂量还应根据天气、水质和虾的攝食量灵活掌握。在培育过程中还要注意保持池水“肥、活、嫩、爽”,溶氧量5毫克/升;每15天左右泼洒1次生石灰水,浓度为每立方米3——5克,进行水质调节和增加池中离子钙的含量,提供幼虾在蜕壳生长时所需的钙质。在适宜条件下,龙虾培育到3厘米左右,需要15——20天时间,经过3——6次生长蜕壳,以后转入成虾养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