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告别“保本保收益”理财,我们该怎么办?

 妖城主 2018-06-12


前段时间,身边的朋友小哈很是烦恼,原因在于他之前买的银行理财产品刚刚到期,手上有了一笔钱,再加上亲戚要他帮忙投资给的另一笔钱,两笔钱一共有6万元,此刻正闲置在银行卡里,不知道该怎么办。

 

如果换做是以前,他会一股脑的全部投放在银行“保本保息”的理财产品上,不用浪费时间去研究哪些理财产品收益比较好,风险比较低,可以把节省下来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工作中,提升自我价值。

 

然而,在资管新规落地后,小哈的投资之路突然就失去了方向。


1


资管新规下的理财产品

 

4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也就是“资产新规”,并在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

 

新规明确规定金融机构应该向投资者传递“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理念,资产管理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打破刚性兑付。所谓的刚性兑付,简单的说就是金融机构对其所发行的资管产品采取兜底行为。

 

新规落地,影响最大的无疑是风险评级较低的银行理财产品。截止2017年末,金融机构资管业务规模高达100万亿,其中银行理财产品的存续规模就超过30万亿,再加上老百姓买的最多的还是银行理财。此次新规,银行成了监管的“重灾区”。

 

除此之外,保险、证券、基金几乎所有的金融机构也因新规牵扯其中。新规落地后,市面上所有的理财产品不再“保本保息”,也包括大家所熟悉的货币基金。

 

当然了,新规落地,市场在短期内势必是难以消化的,所以秉着“新老划断”的原则,设置了过渡期,延长至2020年底。

 

也就是说,如果有不符合新规要求的产品,允许在2020年底之前通过发行新产品来对接旧有的资产规模,但存量必须在过渡期内逐步消化。

 

目前,有部分中小银行已经开始提前停售保本型理财产品,但有部分银行,比如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为了防止在过渡期结束之时出现断崖式效应,并没有停售保本型理财产品,只是控制了发售额度,与此同时也表示会在过渡期内逐步减少数量,投资期限也会拉长。

 

然而,在资管新规落地后,小哈的投资之路突然就失去了方向。


2


我们该怎么办?


或许,新规落地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件好事,毕竟投资有风险,只要违背了“高风险高收益”这个投资铁律的理财产品本身就不安全,所谓的“保本保收益”其实是一种“甜蜜的危险”。

 

那么,该怎么办呢?很多人已经陷入了这个“甜蜜的危险”,就拿小哈来说,一贯的投资方式首选保本型理财产品,现在失去了这个选择,小巴想他应该会退而求其次,老老实实做定期,免得亏损。

 

投资,估计很多人都会对风险厌恶,一谈到项目有风险,或许会直接回避,不选择;相反,如果项目无风险,而且还有收益,应该会有很多人欣然前往进行投资。或许这就是为什么投资骗局会频繁发生的原因。

 

其实,作为一个投资者,对风险厌恶是正常的,就好像人活在世,每天都要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每天担心自己会不会出什么意外一样,金融市场也是如此,每天看着账面上的资金变动,而战战兢兢,生怕这个月或下个月就没钱交房租或房贷了。

 

但风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风险一无所知。

 

所以,在投资理财的时候,首先要对投资风险有个清楚的认知,评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才能更好的选择出与自己匹配的理财产品。

 

如果你是保守型的投资者,除开保本理财型的产品,还可以选择货币基金,市面上有成百甚至上千只货币基金,而且风险还很小,跟银行活期存款差不多,但比银行活期存款的收益率高。

 

另外,银行也有推出大额存单,可以在银行app上找到相应的板块,以招商银行为例,存款3年,年收益率能达到4.13%。

 


如果你是稳健型的投资者,那么可以进行基金组合,在既不知道哪些市场是最值得投资,也不能预测市场涨跌的话,最好用定投基金组合的方式,来获取市场的平均收益。

 

而且在做基金组合的时候,各成分基金最好是不相关甚至是负相关的,然后按比例来进行配置。比如说,大盘股和小盘股搭配;国内资产和海外资产搭配;股权类、债券类和实物类资产搭配。搭配不是固定的,还可以混搭,能进一步分散单一投资市场所带来的风险。

 

但如果说,我有钱,但工作很忙,没时间去挑选好的理财产品,那该怎么办?

 

可以给自己找一个理财顾问,所谓术业有专攻,专业的事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办比较靠谱。现在在欧美,基本上每一个中产家庭都有一位理财顾问,根据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目标以及投资周期而进行资产配置。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也能实现。

 

人总要学会成长的,当失去银行“保本保收益”的理财产品的时候,把眼光放宽一点,其实还有很多选择,要自己去筛选,哪一款更适合自己,与此同时也要加强对金融知识的积累,毕竟金融市场鱼龙混杂,如果一无所知,很容易就会入坑,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