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指挥家孟大鹏的舞台风范与合唱理念

 吕康悠然 2018-06-12

提起孟大鹏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但以前没有关注过。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临时组建的校友合唱团里,见到了此人,见识他指导训练无伴奏合唱《牧歌》和《鸿雁》。

孟大鹏看起来随意散淡,但气度不凡。在训练时,颇有一副上天入地的架势。入地是指专业性,他为了一个音的音准,指导团员们反复练习,毫不放松要求。但孟大鹏又不是一个技术主义的指挥,他特别强调对作品的理解,专门对一个声部的一个音做出阐述和训练,在合唱中呈现了作品自身的那一丝丝忧伤。跟着孟大鹏练歌,既感到脚踏实地,又有走上云端的感觉。

有些人很专业,但未必具有专业精神,孟大鹏是一位具有专业精神的指挥家。有的人是音乐教育工作者,有的人是音乐教育家,孟大鹏就是一位音乐教育家。专业精神和教育家,既深植于专业领域,又能够站在高处俯视专业。看过孟大鹏关于音乐和合唱指挥的论述,应该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演出前,孟大鹏穿好指挥服,闭目静坐,任由这些多年未见的伙伴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演出开始了,孟大鹏走上舞台,在他的调教下,歌声响起来,他指挥时的一招一式,没有大起大落的花哨动作,分明是无声的语言,引出了和谐歌声,也激发出内在情感。这两首无伴奏合唱,比刚训练时明显长进了许多,势压全场,掌声雷动。

图片摄于北京师范大学大学生合唱团建团35周年纪念音乐会,图片后附【孟大鹏音乐及合唱指挥有关论述】(资料来自网络),建议大家看一看。

孟大鹏音乐及合唱指挥有关论述

【合唱重要的在于声部】

合唱不是齐唱,更不是群众歌咏。合唱是以展示声部多人多声部,并且在多人多声部当中享受这种声部之间的变化配合为乐趣的音乐表演的一种游戏。其中有几个点,一个是他一定是多人多声部,多人多声部的意思就是合唱不一定是很多人,我们在芬兰碰到的两个合唱团,一个是6个人,一个是5个人,但是人家都是很好的合唱团,你不能说它是重唱,它就是合唱团。重要的不在于人多人少,重要的在于声部。我们听合唱其实主要听的是什么呢?从专业的角度来讲,一个好的合唱作品一定要有和声,一定要有复调,但是无论是和声也好,复调也好,其实说白了就是声部和声部之间的配合,和声就是音高上的配合,复调就是除了音高的配合以外还有节奏上的配合。

我们真正会欣赏合唱的人,其实听的是声部和声部之间的配合。我们欣赏一个合唱团欣赏的是配合,而不是这个合唱团它的高音真漂亮啊或者怎么样,那就是还是带有独唱的欣赏习惯去听了。

合唱是一件非常愉悦的事情,合唱中每个人都是主角,又都是配角。合唱中感受到的不是一个个声音的简单混合,而是完整的一个旋律,这是单个人永远也无法表现的艺术力量。

【合唱表达心中的音乐】

我说到合唱的概念的时候,说到了最后的两个字是游戏,我觉得在以往我们从小那个社会环境当中长大,经常把合唱当做一个过于严肃的事情。包括现在也有许多的合唱活动,我们会觉得它带有比较多的功利的色彩,但是这一次我们听到保加利亚国家广播电台少年合唱团,他们来演出的曲目你会发现,我就在想他们这么多好听的歌,如果拿来一首参加我们北京中小学的中学的合唱比赛可不可以呢?可能还真不行,为什么呢?我们现在普遍参加中学比赛,想去拿奖的歌比他们演出的歌要难,他们的歌并不太难,但是很动听,很经典。他们的曲目当中,有舒伯特的《小夜曲》,有《格拉纳达》,有现在大家较多唱的《天使之凉》,像这样一些歌本身都并不过于复杂,也不是非常现代,都是比较传统的作品。可能有一些团要面对拿冠军的、拿一等奖,他看不上这些作品,这个差距在什么地方?就是说他们选择作品是为了更好的表达心中的音乐,而没有特别功利地去考虑如何如何?你看他那台音乐会特别受观众的欢迎,但是它也不是无懈可击,有的时候也会听到声部配合上音准上有一些小问题,领唱和合唱之间的协作有的时候也会不是那么的妥贴,但是都问题不大,大家都会很享受他们这场音乐会,就不会像我们有的时候考虑就是我们太多的把合唱当做一个比赛的项目了,有的时候会特别的求全责备要唱的特别的无懈可击或者怎么样。

【合唱不是抹杀个性】

对“合唱抹杀个性”的这一观点,我并不赞同。其实咱们说的所谓的“个性”无非就是抹杀了声音的“个色”而已,跟个人的个性没有关系。来合唱团的孩子们在这儿该什么性格还是什么性格,个性是不能抹杀的,只能说是声音上达到了一定的和谐。我认为即便是在合唱团的声音训练方面,当代的合唱理念也应该是在不同的声音个体之间找到一种互存互补的关系,而不是抹杀。

关于声音的互补,我研究过一些国外合唱团做的示范,自己也做过这种试验:当合唱团的声音特别统一时,你把孩子们一个一个单拎出来唱同样的句子,其实还是能听出不一样的声效。合唱只是通过训练后合起来是一致的、互相弥补的。我确实看到过有些合唱团团员因为这种抹杀的观念被训练得不敢出声,最后都变成了被动的、“虚”着嗓子的歌唱了,这真是一种误会。不过现在的情况好一点儿了。大概在十几、二十年前,来中国的外国合唱团还是比较少的,大家不知怎么就认为合唱应该是那样“虚”着唱的,现在来国内表演的高水平的外国合唱团都不是那样的,全都是放声歌唱的。

【合唱训练的“六个学会”】

我总结的有关合唱的社会功能最早是在北京政协的一次文化主题会议上的发言,后被刊登在《合唱艺术》上。主要是“六个学会”和“四个能力”。

合唱中,第一件事是要学会安静。艺术品的两个特点:贵,娇气。音乐作为艺术品,就适用于这两个特点。音乐是一门关于声音的艺术,音乐又是最怕声音的艺术。音乐被破坏了,因为你发出声音了。

第二,是要学会倾听。音乐是一门声音的艺术,音乐当然是需要倾听的。在我的团队里,大家相互间已经形成了一种倾听的习惯。

第三,要学会合作,会忍让。合唱是集体的事情,那么,在这个集体里,大家必须保持和谐的气氛。在这个集体里,无论是高声部,还是低声部,大家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只有几个声部彼此配合,才可能演出美妙的歌声。

第四,学会服从。在合唱中,对指挥的服从是很重要的。当然,这并不是搞专制,这是为了确保合唱活动顺利展开。

第五,学会尊重。合唱既然是集体行为,成员间的彼此尊重是理所当然的。除此,合唱成员还得尊重乐队,乐队得尊重指挥,而全体合唱人员乐队指挥还得尊重作曲家,按照作曲家的意思来理解作品、演绎作品。

第六,学会分享。音乐是一门贵重的艺术,但是这门艺术如果不与人分享,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音乐是最无私的,最伟大的。

一句话,中小学开展合唱,并不在于音乐,而在于对人的培养。

【合唱的四个能力】

“四个能力”中首先是沟通能力。合唱的过程其实就是沟通——人和人之问的沟通、队员和指挥之间的沟通、声部之间的沟通、合唱团与外部的各种沟通。合唱团的运行就像小社会一样,这和一个人的独唱、独奏形式是不一样的。

第二个是理解能力。凡是优秀的合唱团必定要唱一些不同风格类型的作品,这也是和独唱特别不一样的点。但凡好的合唱团和好的指挥,一定会去涉猎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文化圈等各类型的音乐作品。在这种多文化学习的氛围里,合唱队员的理解力就会特别不一样。比如拿一首南美歌曲来排练,你得去找点资料来研究它的风格、节奏特点是什么样的,你也必须学习用西班牙语来演唱。这样长期坚持下来,视野就宽广了。我们可以非常明显地发现,参加过合唱团的孩子和没参加过的孩子们的理解力是不一样的,合唱团员的视野应该更宽广些。

第三个是合作能力。这就不用多说了,合唱本来就是一个合作的过程。

最后一个是承受能力。合唱需要集体在一起付出很多时间和努力来磨合,不论演出或比赛,最终都是要集体亮相的。一旦登台无外乎两种结果:一个是成功,一个是失败。这对于指挥和合唱团来说都是一种刺激——赢了不能骄傲,接下来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失败了心灵上会受到很大的委屈和冲击,要调整要总结。我是有这种体会的,带不同的团在不同的阶段,有时候真的是觉得自己没做好,很后悔,但有时候也没觉得自己做得有什么不到位的,可能因为评委等各种原因没能获得预期的成绩,就感到很受打击。

【合唱全面训练人的素质】

一些音乐院校的声乐教师劝学生不要参加合唱,说唱合唱会毁嗓子,这种说法特别奇怪。如果说真要把独唱与合唱对立起来,那确实有很多人就不能参加合唱团了。可我还是愿意从孩子成长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从素质教育来说,我一点儿也看不出培养孩子独唱能力与素质教育有什么直接的关系。独唱就是与伴奏带、乐队或钢琴合作,所有伴奏都得将就他,但是合唱就不这样。

合唱主要讲的是互相配合,不光是唱好自己的声部,还得听着别的声部,团员得学会控制好“距离”,从节奏到声音的大小和音准等方面,各个维度都要学会严格地控制自己,然后找到一个恰当的位置,这种本领才是人的素质。独唱有一定的自由性,怎么唱都由歌者决定,但这跟素质教育能有多大的关系呢?所以只有合唱才能全面训练人的素质,并具有相当强大的社会功能。近年来全国许多地方的教育部门在学校艺术展演比赛中取消了独唱、独奏项目,看来和我有相似的看法。

比如说,有时看到某些人群,不用交谈只是打眼一看,就能看出修养与素质的差别。从哪些地方看?那些能够安静、倾听、合作、服从、尊重、分享的人,我们感觉他们素质很高。这不就是合唱的社会功能吗?从合唱队组建开始,就要教孩子安静。在排练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孩子与其他声部的配合,学会合作和倾听。同时服从尊重指挥对作品的诠释和演绎。还要分享成功的快乐。如果能周期性地参加合唱训练,人的素质会得到极大提升。

【学习五线谱实际上是学习一种音乐语言】

使用简谱的问题是我们从事合唱工作特别无奈的一件事儿。近段时间,北京教委相关的负责同志也在网上和我探讨这个问题。有个网友认为五线谱和简谱各有各的优处,应该并存。他的观点就是:简谱比较适合普及教育,对于业余唱歌的人士来说简谱比较方便,而五线谱就比较适合专业人士。这个看法虽然很符合目前我国的现状,我却不赞同将这种状况当成国策。其实咱们抛开简谱和五线谱孰优孰劣的问题,关键得看看现在全世界都在用什么。

学习五线谱实际就是学习一种音乐的语言。你说五线谱有一百个不好,但是全世界通用。就像现在大家学外语多选择英语一样,你可以说英语不是世界上最优雅的语言,也不是最严谨的语言,但是在全世界的很多地方它通用,这是没办法的事儿。文化的交流和资源的共享,必须要用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为工具才能听得懂、行得通,我们总是说音乐是世界语言,但是记录这种语言的方式多是五线谱而不是简谱。国内使用简谱的原因主要是从前某些决策的考量不足,导致了我们的下一代在音乐上和外界难于沟通,这在某种意义上阻碍了与国际乐坛的文化交流。

【音乐为什么要成为课程】

学习音乐是为了快乐成长,这一点我是很赞成的,但如果说学习音乐技术、音乐理论知识就不快乐了,这本身在逻辑上就有问题。我的观点是这样的,如果说只是为了“玩儿”和“乐儿”的话,就不能叫做“课程”,也许可以作为课外活动和兴趣班的目标,而作为课程就是要通过学习掌握知识和本领。至于学习的过程快不快乐,那是教师的教法问题。不单是音乐课,学习语文、数学、历史、地理等其他课程时,孩子们遇到个好教师大都能兴致盎然,但是碰上个讲不明白的,多有意思的学习也会变得毫无乐趣。

有些人说音乐理论学起来枯燥无趣,我却认为音乐理论是学校学习的各种理论知识中最有趣的一门,因为唯有音乐的理论知识和人的喜怒哀乐如此密切相关。音乐的奥妙并不在于一首歌是谁唱的、旋律多么动听,它真正的趣味和奥秘恰恰就在这些理论知识当中。

我在实际教学中通过给孩子们讲音程关系、和声知识,诸如大三和弦听起来心情明朗,小三和弦听起来忧伤之类,孩子们都特别地感兴趣,还会因此开动脑筋提出很多有意思的问题。所以说宣扬“学习音乐技术和理论是很枯燥的”这一观点的人士也许是某一方面的专家,但一定不是真正懂得音乐和音乐教育的行家,因为他本人就没有体会到音乐的奥妙和乐趣所在。

【音乐的魅力在于与情感密切结合】

我们从事音乐教育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感受,真正喜欢音乐的人,最终要去探讨的是音和音之间的关系以及音和情感、心灵的关系。目前我国很多合唱团看重的还是服装、化妆、队形、表演动作等停留在表面的东西,缺少一个正面的力量去客观地评价。音乐最有魅力的地方就是它与情感的密切结合。一般人们只会判断某人音乐感觉比较差,但很难断定出他不喜欢音乐。音乐是时间的艺术,而人的情感是伴随着时间起伏的,它不像美术或者雕塑那样是静止的,所以音乐与情感应该是结合最紧密的艺术。

类似这种时间流动的艺术还有电影、歌剧、话剧等形式,但不一样的地方是音乐属于严格的时间艺术。电影可以剪掉多少个画面,甚至十几分钟地延长或减短其长度,而音乐不要说减去一两小节,就是去掉半拍也会破坏它的节奏和律动,这是音乐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煽动我们情感的最核心的原因所在。

可惜目前国内的很多合唱团虽有很好的演唱能力,也越来越重视音准训练,可是却缺乏情感的表达,甚至表达的感情是完全错误的。这和一些指挥没有摆正技术和艺术的关系、片面追求某些技术的完美而忽视对作品内容的深入挖掘有关。比如作曲家陈怡用现代技法创作的许多中国古诗词合唱作品,让人感觉到曲作者对中国上千年深厚文化的尊敬,甚至还含有敬畏之心,但如果合唱团表达出来的感情给人感觉是在调侃,是在开传统文化玩笑的话,那就不单单是滑稽的问题了。这就是说,即使一个合唱团的声音再好,因为加入了不恰当的处理,结果会是适得其反。也就是说,指挥在追求技术表现的同时,不能丢掉了最根本的音乐内涵和情感体验”。

【指挥首先要理解作品的内涵】

我们提倡指挥在选择作品的时候,首先自己要被作品打动,并且愿意接受作品所传达的思想情感、精神内涵,之后在排练当中才有可能带动起合唱队员的感情投入;反之如果指挥本身就对作品不理解或有看法,那么最后所传达出来的情感和意蕴也就肯定不正确、不到位了。目前合唱的情况就是许多指挥的功利心太强,老想着选哪个作品可以拿奖,往往忽略了合唱队员是否吸收了作品中最有营养的部分。缺少了文化的滋养,队员们表演起来当然就很机械,缺乏表现力。这对于演员和观众来说损失都是很大的。

反观一些国外的合唱团,他们其实对声音并没有那么苛求,技术也常常谈不上完美,但演唱出来的作品却能打动人。因为他们诠释的音乐有灵魂,表现得充分投入。而我们的一些指挥就像是个只懂工艺的工匠,只有技术而缺乏对艺术核心价值的理解和挖掘,更谈不上对合唱团员情感的启发、带动。这是目前我所看到的国内与国外合唱的最大区别,也是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问题。我认为,太功利地重视技术就会本末倒置,好的技术永远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作品内容而服务的。

【国内外合唱比赛的区别是什么】

是对待音乐的态度。在国内当评委的时候,很多技术不是很好但是很有内涵的队伍常常输给那些外在看来技术很好的队伍,这让我感到很无奈。但在国外就不是这样的。20127月我到美国辛辛那提担任“第七届世界合唱比赛”的评委,有几位国内合唱团的指挥对比赛结果非常纠结。他们研究了录像,觉得那几个得了金奖第一名的国外合唱团并没有他们团的实力强大,作品也不及自己团的难度大,于是怀疑国外的评委不公。在我看来不是这样的。

比如我所打分的那一组,当时有三个团在争冠军,两个是三十多人的中国队,一个是来自欧洲的拉脱维亚队。后者比赛的时候只上来了七个人,五个人在中间,两个人分别在舞台十米开外的地方唱回声,整个是三个合唱队的效果,音乐流畅感人,效果非常地震撼!作为中国评委的我给两个来自中国的队都打了高分,但结果出来发现其他评委给拉脱维亚队都是高分,而给中国队则有高有低。

如果我们客观地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差异在于几个团演唱的态度不同。咱们中国队参加比赛的态度非常明显,就是要“拿冠军”,表现出自己非常棒,目的性特别强。而拉脱维亚队的表现就很坦然很享受,让观众能感觉到音乐中的温暖和舒适,甚至连作品中的一些高难技巧都让人感觉完成得很轻松、表现得很自然,并没有“想拿冠军”的强势态度。观众和评委是可以感受到这两种态度的差异的,而且我认为这种情绪会影响到评委的打分。但通常我们国内的指挥却不太注意这个方面,对此我也觉得很难解释。我想这可能是方方面面赋予的使命吧,出来参加比赛就是“为国争光”,而不是说与其他国家分享我们中国的文化和思想,这种价值观念的差异还是很明显的。

【合唱表达的是思想境界】

我们这次出访(中央少年广播合唱团20125月受邀到芬兰参加了“瓦萨合唱节”)非常幸运,可以和TheKing'sSingers(国王合唱团,英国无伴奏六人合唱团)、ClubforFive(皇者之声,芬兰无伴奏五人合唱团)在同一个合唱节上演出。我们合唱团也是该合唱节举办二十届以来出现在芬兰舞台上的第一个来自中国的合唱团。我们合唱团的演唱态度很明确——我们来这里就是和大家分享音乐的。

本来这个著名的合唱节就没有任何比赛,只是合唱节的艺术委员会会在世界范围内挑选出最好的合唱团售票公演。结果我们团演出后的反响特别热烈,有很多观众被感动得热泪盈眶,当地报纸报道的评价是“中国孩子们的演唱融化了芬兰观众的心”。其实我们唱的歌难度并不是特别大,我一开始误以为是情绪忧伤的《小白菜》感动了芬兰人,后来他们把曲子的旋律哼出来,居然是《放风筝》这首欢快的河北民歌。《放风筝》因为太简单了,我们在国内都不怎么演,但是在国外居然让观众听得掉眼泪!几年前我们去香港演出,作曲家何崇志也被这首歌感动得不得了,说这首歌里面体现的正是许多现代作曲家最想追寻的东西,音乐中自然流露出纯朴的情感、人性的美好和真诚,没有任何炫技的成分。

所以说指挥带团出去比赛,如果不理解这一点,他就真的想不通为什么会拿不了理想的奖项了。合唱团对音乐的态度其实决定了分数的高低,这不是水平的问题,而是思想境界的问题。音乐其实是一种特殊的、全世界共通的语言,只要一开口唱,观众和评委都能感觉出来你所要传达的到底是什么。

【指挥家的训练策略】

我出访过很多国家,发现东欧的指挥普遍很严厉,而欧美的指挥则比较随和,后者比起前者更像是玩儿,确实风格不太一样。当然指挥的个人魅力很重要,但关键还是指挥的排练技巧和思维方式。新中国成立之初,合唱的发展受苏联模式的影响较大,合唱排练是受很多纪律严格约束的。现在时代不同了,很多时候合唱排练对团员来说是双向选择,甚至是自由出入的,那指挥就得调整排练方法了。比如中央少年广播合唱团与学校的合唱团就不同。

有些学校合唱团的团员是必须参加学校合唱团的排练,我们这儿是利用周末业余时间排练,学生要不来老师一点儿办法都没有。我排练的时候大多是气氛比较轻松的,得想办法把孩子们逗乐儿。你想,这些学生上了一星期的课,周末来排练进门就挨一顿骂,那他们对合唱的热爱和积极性就会遭到打击。我觉得指挥的说话技巧挺重要的,比如我要给学生挑毛病的时候,一定会先表扬他们的优点和特点,然后再说说他们存在的问题,这样学生的心理就比较容易接受。同样一个事儿就看教师怎么说,这是排练的策略问题。

指挥在一个团队里是很重要的,他应该很严格但也要让人觉得挺可爱的,让团员愿意跟他待在一起,共同付出时间和努力。
再就是合唱团员之间的关系要融洽。我发现很多合唱团员他们每周来排练不仅仅是专门为了要唱歌,同时也是为了互相见见面、聊聊天。我会有意识地在不太忙的时候留出一部分时间让他们多交流,做一些情感建设,其实这也是合唱团的另外一个社会功能。现在的家庭组合模式多是独生子女家庭,孩子们在学校班级里面对的是年纪接近的同龄人,如果想体验那种兄弟姐妹般的感情,就只有在合唱团可以做到。比如我们合唱团里有个小男孩唱得进步了,就有一群高年级的大姐姐给他鼓掌;甚至有的家长因为功课多而不让孩子来,孩子自己却会偷着跑出来参加排练。

孩子们就是把这个合唱团当成大家庭一样对待,舍不得离开。我安排排练曲目的时候,也会尽量选些比较好听、好唱的合唱作品,这也能吸引孩子们的兴趣。少年广播合唱团已有62年的历史,我在这个团担任指挥也整整30年了。让这么好的一个合唱团一直延续下去,并且成为中国第一个有百年历史的合唱团,一直是我最大的愿望。

【合唱对音准的要求】

音准是对合唱要求特别高,而对独唱来说没那么重要的因素。合唱的音准远远高于独唱,因为独唱是一个人,音高一点或低一点,其实不太重要。但合唱那么多人,总是有一个参照物。所以从小学生的合唱团到老年人的合唱团,没有哪个指挥家不说音准问题的。这个音准是后天习得的,除了极少数在听觉方面有天生缺陷的人,大部分人可以通过训练提高自己的音准水平。但是,现在音乐教育方面是存在误区的。在小学,老师们都会告诉学生音乐是7个音符组成,但其实除了钢琴上对应的7个白键,还有5个黑键,这12个音都掌握了,音乐转调也会很容易。音乐的美和丰富就是靠转调。其实现代科技这么发达,直接用手机下载一个钢琴软件,就可以用手机练了。干什么事都有基本功,练大合唱的基本功就是把这12个音烂熟于心,不管唱出来哪一个都是准的。

【合唱团员应有获得多种声音的能力】

作为合唱团的一员,要具备两方面的能力,一个是声音方面的能力,一个是音乐方面的能力。在声音方面,不要一味追求合唱团的整体声音好不好听,而是要培养团员获得多种声音的能力。

我参加过一些国际性的合唱活动,国外的合唱团在上台前都不练声,很安静。国际比赛隐隐约约听到有练声的准是来自中国大陆的合唱团。我见到许多我们的合唱团在练声是为了找到一个所谓更好听的声音。就是总觉得我这个合唱团的声音还不够好,或者某一个合唱团的声音不够好,通过努力练习,努力找到一个更好的声音。

其实唱歌这件事根本不存在好声音和坏声音,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获得多种声音的能力,你获得的声音越多说明你越厉害,这就是独唱和合唱不一样的。有的独唱家,可以靠一首歌活一辈子,但是一个合唱指挥和合唱团够好够牛,一定是宣扬自己可以唱不同作品,不同的声音,不同的作品对不同声音的要求是不同的。

所谓获得多种声音,就是能不能唱得更高,能不能唱得更低,能否在高音上唱得更轻,能不能在各个音区都唱得很亮,同时能不能在各个音区都唱得很暗。这些都是合唱团应该具备的声音的能力。

孟大鹏,国家一级指挥、中国合唱协会副理事长、童声合唱委员会主任、央视青歌赛合唱评委、中央广播少年合唱团常任指挥、北京爱乐女声合唱团创办人,首都警官合唱团特邀常任指挥。孟大鹏于1979年考入北京师范学院音乐系,学习音乐教育并师从著名指挥家聂中明先生主修合唱指挥。198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后,就职于中央少年广播合唱团担任常任专职指挥至今。在他的精心培养与严格训练下,中央少年广播合唱团一直保持着全国一流的合唱水准与声望,不断应邀参加国内各项大型文艺演出、合唱节、艺术节,并多次成功出访日本意大利等国。自1993年起,孟大鹏作为中国青年指挥家的代表,多次应邀出席世界合唱联盟举办的多项活动,其中包括在瑞典指挥埃里克松大师班、美国指挥萨尔茨曼大师班学习以及在加拿大、西班牙、香港等地举办的国际合唱会议,向各国代表介绍中国的合唱音乐、合唱事业发展的状况以及他本人在合唱艺术方面的体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