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学日课 |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

 湖心书馆 2018-06-13

宋 词

关 河 令

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1],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2],云深无雁影。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3]

[1]暝:黄昏时分。

[2]寒声:即秋声,秋天的风声、落叶声、虫鸟哀鸣声等。

[3]消夜永:熬过漫漫长夜。

这首词描绘在旅途中孤独凄凉的情景。

词的上片写眼前萧瑟的秋景。连阴的秋天刚刚放晴,天色已近黄昏,庭院里突然变得寒冷。一个“渐”字和一个“变”字,描绘了秋天的傍晚时分的天气变化情况。“渐”字描写阳光的变化:太阳快要下山,已近黄昏。“变”字描写气温的变化:太阳落山了,庭院里的气温变得格外寒冷。天气的寒冷也暗示着作者内心的凄苦。凝神伫立听着寒声,感到寂寞又无聊,于是使人联想到孤雁飘零,盼望着亲友的书信,可天空连大雁的影子也没有,更谈不上鸿雁传书了,客舍中的旅人就更加感到孤寂冷清了。

词的下片写孤馆中长夜难消的愁闷。夜色已深了,客人们离去后,四周格外寂静,只剩下孤零零的一个人,与墙壁上的孤灯相伴。本想借酒解愁,可到夜深,酒意已尽,怎样才能度过这漫漫的长夜呢?时间越来越长,愁苦也越来越深。情和景交融在一起,黑夜把愁苦衬托得格外深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