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男女有别”的肠道菌群,如何影响慢性疾病?

 生物_医药_科研 2018-06-13

性激素、肠道菌群与免疫系统的互作(综述)

Journal of Autoimmunity[IF:7.641]

① 女性对感染性疾病更有抵抗力,自身免疫疾病的风险也更高;② 机制可能与雌激素及受体对TLR信号通路的影响相关,并且一些免疫调节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③ 性激素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的组成影响免疫系统:雌三醇与雌二醇可抑制群体感应信号从而降低细菌毒力,黄体酮可促进口腔拟杆菌属及普氏中间菌的生长;④ 肠道菌群也可影响雌激素的水平:可将糖皮质激素转化为雄激素,或通过分泌β-葡萄糖醛酸酶,将雌激素-胆汁酸复合物解离释放出活性雌激素。

Connecting the immune system, systemic chronic inflammation and the gut microbiome: The role of sex

06-01  DOI: 10.1016/j.jaut.2018.05.008

肠道菌群如何影响心血管代谢疾病的性别差异(综述)

Molecular Metabolism[IF:6.799]

① 由于性激素和胆汁酸的水平差异,男女之间心血管代谢疾病的易感性有显著不同,男性的心血管疾病及2型糖尿病风险更高;② 在胃肠道生理方面,男性的胃肠道运输更快,胃肠道屏障功能低于女性,肠道菌群组成也有所差异;③ 肠道菌群帮助维持正常的发情周期、睾酮水平、生殖功能,并调节雌激素和雄激素的肠肝循环,影响局部及全身的性激素水平;④ 肠道菌群可将糖皮质激素转化为雄激素,或将与胆汁酸共轭结合的雌激素解离,释放出活性雌激素。

Sexual dimorphism of cardiometabolic dysfunction: gut microbiome in the play?

05-30  DOI: 10.1016/j.molmet.2018.05.016

Nature子刊:空肠菌群可能长期影响脂类吸收

Nature Microbiology[IF:N/A]

① 无菌小鼠的空肠脂类吸收率及器官外周脂吸收速率均小于正常小鼠;② 分别摄入高脂饮食及低脂饮食的小鼠,肠道所有区段的菌群均有变化,空肠菌群变化尤为显著;③ 高脂饮食小鼠的空肠菌群可显著提高无菌小鼠的脂类吸收,且不受后期饮食结构影响,菌群可能通过改变小肠功能产生长期影响;④ 以双酶梭菌为代表的细菌或其代谢产物,可能是影响脂类吸收的关键微生物因素;⑤ 空肠菌群在脂类代谢中的把关作用,或是解决肥胖相关问题的有效途径。

Microbial metabolic gatekeeping in the jejunum

05-21  DOI: 10.1038/s41564-018-0172-0

Nature子刊:肠脑轴可能参与记忆调控

Nature Communications[IF:12.124]

① 胃肠道(GI)与大脑间的神经交流主要由迷走神经介导;② 在大鼠中,对GI迷走神经进行切除或选择性消除大部分输入大脑的信号,都可损害依赖于海马(HPC)的空间和情景记忆;③ 这与HPC中的神经发生和神经营养相关生物标志物的表达降低有关;④ 鉴定出内侧隔核(MS)是连接孤束核内侧亚核(大脑接收GI迷走神经感觉信号的第一站)与背侧海马谷氨酸能神经元的中转区域;⑤ 来自GI的迷走神经信号可促进由HPC介导的记忆功能。

Gut vagal sensory signaling regulates hippocampus function through multi-order pathways

06-05  DOI: 10.1038/s41467-018-04639-1

补充益生菌可影响脑功能连接

European Journal of Nutrition[IF:4.37]

① 选取45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平均分为3组:益生菌组、安慰剂组、对照组,干预4周,干预前后进行脑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及扩散磁共振成像分析;② 益生菌组每日服用包含9种益生菌菌株的益生菌制剂;③ 在默认模式网络(DMN)、突显网络(SN)、额中上回网络(MFGN)中均可观察到益生菌组的功能连接(FC)变化;④ 益生菌组的DMN及MFGN中的FC相对于安慰剂组及对照组显著减少,而SN中的FC相对于对照组显著增加。

Influence of 4-week multi-strain probiotic administration on resting-stat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in healthy volunteers

05-30  DOI: 10.1007/s00394-018-1732-z

协和肖新华等:益生菌补充或能改善孕妇的胰岛素抵抗

PLoS ONE[IF:2.806]

① 纳入10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分析孕期补充益生菌对孕妇代谢健康的影响;② 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中,益生菌补充与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呈显著负相关;③ 但与脂质水平(包括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无显著关联;④ 在健康孕妇中,益生菌补充与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呈显著负相关,但与空腹血糖无显著关联。

The effects of probiotics supplementation on metabolic health in pregnant women: An evidence based meta-analysis

05-21  DOI: 10.1371/journal.pone.0197771

乳腺免疫系统不受菌群影响

Mucosal Immunology[IF:7.478]

① 母乳喂养可为新生儿提供免疫和微生物方面的益处;② 类似胃肠道,乳腺中形成分别由IgA和菌群组成的免疫和微生物环境,有助于新生儿和母亲抵御传染性疾病;③ 与胃肠道不同,乳腺中IgA产生和菌群发育似乎是独立的;④ 招募产IgA的B细胞需要吮吸刺激,正常情况下腹股沟淋巴结不参与乳腺中IgA的产生;⑤ 趋化因子配体28和多聚-Ig受体是乳汁中IgA产生的关键分子,在泌乳的无菌小鼠中正常表达,断奶后的母体中几乎检测不到,与菌群是否存在无关。

Development of immune and microbial environments is independently regulated in the mammary gland

2017-12-20  DOI: 10.1038/mi.2017.90

菌群影响阴道免疫的周期性变化

American Journal of Reproductive Immunology[IF:3.013]

① 雌激素对炎症反应、阴道上皮屏障功能及多个抗菌通路的影响在排卵期最显著;② 中性粒/白细胞迁移相关蛋白在排卵期的表达量最低,在黄体期最高,而抗菌和促上皮屏障功能的蛋白在排卵期最多;③ 阴道菌群结构和功能在月经周期内无显著变化;④ 上皮屏障蛋白RPTN在排卵期和黄体期发生波动,在非乳酸菌优势型菌群的宿主中,该波动被放大,在乳酸菌优势型宿主中被减小;⑤ 阴道菌群可能参与了由激素驱动的阴道免疫变化,或与艾滋病易感性相关。

The vaginal microbiome amplifies sex hormone-associated cyclic changes in cervicovaginal inflammation and epithelial barrier disruption

04-30  DOI: 10.1111/aji.12863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沈志勋,洋,mildbreeze,女巫,马丹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