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共读】《道德经》第五十九章

 费眼图书 2018-06-13


《道德经》的第四十九章表达了老子的政治思想。《道德经》共读分享两个版本,一是根据春秋战国、西汉早期出土的文本重新校订的《道德经古本合订》(复旦大学李辉教授勘定);二是《道德经》今本(曹魏经学家、哲学家王弼编著)。


古本



治人事天莫若啬sè。

夫唯啬是谓以早服。

早服是谓重积德。

重积德则无不克。

无不克则莫知其极。

莫知其极可以有国。

有国之母可以长久。

是谓根深固柢dǐ,长生久视之道也。


今本



治人事天,莫若啬sè。

夫唯啬,是谓早服;

早服,谓之重积德;

重积德,则无不克;

无不克,则莫知其极;

莫知其极,可以有国;

有国之母,可以长久。

是谓根深固柢dǐ,长生久视之道。


【谢国仲】《老子禅解》


治人事天,莫若啬。


“人”,指我们的人心;“治人”,就是调节我们的心灵。把心调节到天人合一的状态,就是“事天”:“事”,侍奉;“天”,就是道的展现。老子这是告诫人们,要调整人心,进入道心。治人心,使其无为,从而返还到天性的状态,“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在天人合一的时候,人机不动天机自动,就入道了。那么若想真正做到“治人事天”,最重要的就是“啬”,“莫若啬”。“啬”,吝啬。以佛法来讲,就是戒律。戒,是很重要的,一个人一旦破戒,就会耗散自己的能量,耗散精气神,贪、嗔、痴就会发作,所以只有“啬”——戒律,才是我们在入道路上的真正宝贝。如果没有戒律,我们肯定被贪、嗔、痴所驱动,就是有为。有为就远离了“啬”,能量不断耗散,所以世人总以为自己很牛,然后很努力想要做些什么,以此获得名利财色,实际上都是人为,这种都不是“啬”。啬,是收敛、勤俭,恨不得把精气神藏着掖着,根本不给它耗散,这就是戒。


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


只有戒,才能进入定境,才会生起禅悦,这种禅悦,称为“服”,这是形容获得了禅食。入定服用禅食,就有慧,慧就是道的光华,就是“德”,所以叫作“重积德”。只有进入定境,你的智慧才能够开发,才能够闪光,道的德性就会展现。


重积德,则无不克;


慧性一旦得到开发展现出来,就没有什么照不见的,没有什么弄不懂的,或者按道家的说法,完全没有阴气了,二是一片光明遍照,这叫作“无不克”。


无不克,则莫知其极;


在光明遍照无所不克的状态中继续修持下去,就达到佛陀所说的究竟、无漏的境地,广大而没有边界,没有什么是搞不清楚的,由此成就了漏尽通的境界,这叫“莫知其极”。


莫知其极,可以有国;


在究竟无漏的境地,才可以入世,即道家所说的“内圣外王”——在心灵的境界获得成就之后返回世间,进入不同的国土普度众生,慈悲利益上至天子下至百姓乃至所有的众生。


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根深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母”,就是道。如果没有“母”,是不可能进入“有国”的状态的。守道而有国,这叫作“根深固柢,长生久视之道”。所以,守道,才是真正的根源;有国,是道之德的展现。那么道和德如何而来呢?必须要通过戒、定、慧三无漏学。所以如果没有戒,通通是在耗散,绝不可能长生久视,故说“莫若啬”,没有戒是不行的。长生久视,就是合于道,与“母”相合,它是独立不改、周行不殆的。所以,合于道,便没有生死,超越了生灭,也就是《心经》所描述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境界,这就是“长生久视之道”。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


老子提出“啬”这个观念,并非专指财物上的,乃是特重精神上的。“啬”即是培蓄能量,厚藏根基,充实生命力。


本章还提出了发人深省的警句:“根深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傅佩荣】《解读老子》


“治人事天”一语是的“事天”,值得深究。首先,既能治人又须事天的,只有统治者一人;而统治事中天,在古代有“天子”之称,乃是常识。其次,老子的思想重点,在于“以道代天”(参考六章之解读),意在传承天之“造生、载行”义,并使“自然之天”重新获得一个超越的依据——“道”;但是,天之“主宰”义并未完全消失,所以统治者仍须“事天”。换言之,自然之天(展现为固定规律)与主宰之天(仍含有特定意志),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在老子思想中尚未完全化解。正是因为如此,老子 会有“天将救之,以慈卫之”(六十七章)一语。


然后,老子本章之用心,即在提出“啬”字。所谓“莫若啬”一语,正好反映了另外还有各种方法。这个“啬”字证明了老子压抑天之主宰义,而抬高天之自然义。“重积德”“重积”是不断累积,能够不断累积的应该是“德行”,但是老子无意推广“德行”(如仁义) 。因此,德应该指禀赋而言,但是禀赋如何可以不断累积?由此可知,人的禀赋并非封闭自足,而须在生命历程中依循“道”的启发,进行动态开展,亦即不断在做“深根固柢”的工作。换言之,人的“重积德”,表现为“开展即是回归”(犹如“反者道之动”)“有为即是无为” (亦即“无为而无不为”。这一切的关键,即在“啬”),俭省节约也。


【今人悟】


首先谈“治人事天,莫若啬”。上面提到,“啬”可以解释为治国安邦的根本原则,同时也可以解释为节俭的美德。老子提出“啬”这个观念,这在春秋末年的思想界是很独特的。老子把“俭”当作“三宝”之一,他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他认为,要“俭”才可以进一步扩大生活的范围,否则必死矣。张松如说:“啬者,亦俭也。啬就是留有余地;留有余地,才能早为之备;早为之备,才能在事物即将发生之顷及时予以解决;在事物即将发生之顷及时矛以解决,才能广有蓄积;广有蓄积,自然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自然就具有了无穷的力量。老子认为大而维持国家的统治,小而维持生命的长久,都离不开‘啬’这条原则,都要从‘啬’这条原则做起。所以说它是‘长生久视之道也’。啬与俭当然符合‘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不过,如果强调它是一种消极、退守的政治倾向,就未免只从表面形式上看问题,不见得是看到了它的精神实质。”(《老子校读》第331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