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丨知识丨背诗丨感悟 点击蓝字古诗词赏析,免费订阅天天学诗 十九年的旄节——苏武牧羊 孙逸凡作品 作者简介: 孙逸凡,高中在校学生,性顽,唯独对文章充满兴致。唐诗宋词,自幼颇喜,报刊杂志,偶有蜻蜓点水。愿与众人分享文字的喜悦,读书的感悟,共勉。 《汉书·李广苏建传》里苏武牧羊的故事家喻户晓。 唐朝大诗人李白毫不吝啬对苏武的钦佩,一首《苏武》流传至今。 “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 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 天汉元年,汉朝与匈奴关系时好时坏,后匈奴主动示好,汉武帝赞许之余,派遣苏武以中书郎将身份出使匈奴,并带领百人携带丰厚的礼物以示奖赏。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匈奴内乱,议使张胜与匈奴虞常涉及其中,被单于处置。苏武作为领队,自然脱不了干系。 身家性命事小,丧失气节,玷污使命为大。苏武拒绝被匈奴审讯,大堂之上,以死明志。不想自杀未成,致以重伤,单于王心生爱惜之意,劝其投降为其所用。 高官厚禄,马畜弥山抵不过苏武对大汉的赤诚,拒不投降。 “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 渴饮月窟冰,饥餐天上雪。” 苏武不降,匈奴王悖然大怒,先是冰雪寒天虐待,后又发往人烟罕至的西贝利亚贝加尔湖,让公羊生出小羊后方准回汉。 苏武带着出使带来的旄节,异国他乡,日日放牧,执拗到底。赤子之心不死,忠君之志不灭。 严冬之际,渴了,抓几把雪;饿了,只能嚼身上的羊毛袄;冷了,缩在角落里面瑟缩取暖。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使节上的旄节掉光了,苏武头发白了,胡须花了。 单于王死了,汉武帝换成了汉昭帝。 “东还沙塞远,北怆河梁别。 泣把李陵衣,相看泪成血。” 公元前81年,汉昭帝始六年,苏武绑在大雁腿上的飞书被昭帝发现,迎苏武一行回国。 自公元前100年出使匈奴到归国,苏武他们在匈奴呆了足足十九年,一百多人只剩下寥寥九人。 然而,苏武的气节,苏武的坚贞不屈,不辱使命,却千古流传,闻名于世。 即便同朝为官,李陵(汉朝名将,投降匈奴)王劝降,苏武依旧尽忠守节。 苏武牧羊不是一个故事。 苏武用十九年伟大的坚守,宁愿自杀成仁,宁愿饥寒交迫,诠释了另一种人生的伟大,肝胆照山河。 您的❤是对作者的最大鼓励! 古诗词赏析 看久了会写诗的 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