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高考时雄心勃勃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小说写作指南 2018-06-13



“ 书米 ”们好,我是书单课堂的产品经理白小白😎,这是书单课堂的第8次上新。


今天,是高考结束后的第一天,作为过来人,白小白深知高考的不易。


还记得高中班主任说过的一句话,“未来的日子里,再没有比高考更简单、更纯粹的事了。”


翻译一下就是:比起接下来的人生啊,高考还算是简单的。


在18岁之前,当别人问你“你的目标是什么?”你可以脱口而出“我要考清华北大”,在18岁之后再问你未来10年的目标,你很可能只剩下三个字:


不知道。



但不要紧,这是正常的。在今天,哪怕再牛的人,也不敢说“我能看到10年后的未来”。


腾讯做战略从来只看3年,为什么?因为3年之后的事,强如马化腾,也未必看得清。


我们这个时代,早已不是一个能够一眼看到未来10年、20年的时代了——它充斥着太多的不确定性。


大伙应该也有和小白类似的体会吧:


很多人选完专业或行业,没过几年,MD已经过时了!


刚开始信心满满,定下5年成为项目负责人的目标,眼看项目越来越少了,还负责条毛啊!



而当你抽离出来,瞄一眼身边发生的事儿,惊呆了,各行各业都在翻天覆地地变化,新兴行业飞速发展,同学同事都纷纷投入新的战场,我呢?前后不到岸,是继续坚守,还是果断all in?


这些选择对比起高考那段日子的“简单纯粹”,简直难太多了。


小白的好基友Lachel说过一句话:


这个时代,最大的特征早已不是“稳定”,而是“不确定”;最关键的,也不再是“预测”而是“适应”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你已经具备安身立命之本,来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了吗?


· 在不确定的时代 ·

· 如何找到自己的确定性? ·


关于这个问题,这次白小白邀请来的陈华伟老师,应该最有发言权。


关注书单课堂的“书米”应该记得,我曾经给大家分享过他的故事。



想当初,被称为学习大神的陈华伟,也曾有过沦为学渣的经历。


高中的陈华伟一路开挂以高分考入大学,但就在进入大学之后,却“弯道翻车”了。从大二开始,考试15门,挂了13门,差点连业都毕不了。


这段时间陈华伟受尽嘲讽。


他后来明白到,只会学习具体知识,却没有掌握底层能力,是自己进入大学后沦为学渣的根源所在。


即便获得一时的成功,一旦环境发生改变,便会打回原形,发生地震式崩塌。


于是,在后来的10年时间里,陈华伟不断打磨方法,提升底层功力,摇身一变,成为清华北大学霸们都纷纷求教的知识老师。



这些底层方法论,给陈华伟带来了巨大的收获:


2008年,陈华伟英语雅思裸考8分(满分9分,超过国内95%的人)。

2012年,陈华伟报考研究生考试,只花了普通人三分之一的时间就以优异成绩被对外经贸大学录取。


在校期间,成为《彭博商业周刊》效率最高、翻译质量最好的译者,每年翻译产出100万+文字。


硕士毕业后,陈华伟在3年里攻下了中国、香港注册会计师的两个资格认证。要知道普通人可能5年都拿不下其中1个注册会计师资格证。


2016年,他在国内最大的线下咨询平台「在行」上,用近2年的时间帮助1500人解决了学习方法问题,成为「在行」平台的千单行家,学习领域排名第一


10年间,他的时薪从0元到3000元,曾经的学渣变成了人生赢家。



· 安身立命,有两个必备技能 ·


上个月,书单课堂邀请了陈华伟老师,给“书米”们传授他关于“如何学习”的底层方法——知识管理。



这位学员评价里的“时间管理”,就是今天想推荐给大家的另一门王牌课程。


而且,这次小白带来的是它的升级版《自我管理训练营》


先让大家算这样一个数:你时薪是多少?


你看啊,如果你月薪不到8000,按一个月工作22天,一天8小时,那么你一个小时的收入不到45块钱


假如你去翻一翻家政的app,你会看到一个普通的清洁阿姨,能拿到50-80块钱一个小时。


扎不扎心?


不过小白再请大家算一个数:如果你一直在进步,又会怎么样?


比如说:


你每年成长5%,那么你的实力会在14年后翻倍;

如果每年10%呢,你的实力会在7年后翻倍;

而当你每年成长36%,只要2年,就能实现翻倍增长。


从这个角度看,比起全体力劳动的清洁阿姨,你还握着一个重要法宝——复利法则——你只需要每年提升10%,7年左右,单位时间价值就会翻倍,以此类推,14年后,就有4倍的提升。


这就是为什么,陈华伟老师如此强调“自我管理”的原因。


未来有很多不确定,但有两个能力是必备的:第一是管钱的能力,第二就是管理自己的能力。


管钱的能力自不必说,在工资追不上物价的年代,合理的理财手段,能够让你在物质上得到自由。


为什么说管自己的能力更重要呢?


因为它是一把万能钥匙,无论你在任何行业,无论你处于何种时代,“自我管理”都能帮你迅速进入状态、快速解锁新技能,让你得到能力和精神上的自由。



陈华伟说:


当我们面对不确定性的时候,其实所需要的并不是超越时间限制能够预知未来的完美知识,不是我应该选择路径A还是B,或者选择做什么一定能得到什么结果这样的知识,而是需要了解自己的必然性在哪里


自我管理,就是陈华伟探索出来,每个精进者的必然性。


“书米”们可以仔细看看下面这张迭代了n的n次方个版本的课表,就基本涵盖了自我管理的所有基础素养:


(上次课程,同学反映陈老师语速有点快,这次课程升级,请总教练杨洋老师做声优转述课程,相信会有更好的收听体验)


课程原价99元

前3天早鸟价,89元

(☝戳此立即订阅)


如果你仔细看课表,你会发现,这些基础素养并不受限于你的年龄和行业,甚至你在家庭和生活中,都能运用起来。


之所以有这个神奇功效,是因为课程设计的独特视角:把个人打造成一个公司。


什么意思?


打工者视角:每天低效忙碌,工作只是赚一份辛苦钱,付出多,收益低;

老板视角:能够高效工作,付出多,收益高,但却牺牲了个人生活;

股东视角:一次投入,持续收益,并且能享受高品质的家庭生活、个人精神生活。



课程第一个模块「高效工作」,是从「公司打工者」的视角,帮助你改变自己。


通过游戏化机制以及一系列简单实用工具模板,帮助你告别低品质勤奋,和混乱无序say拜拜。


第二个模块「管理自我」,是从「公司老板」的视角,帮助你经营你自己。


课程将通过西方经典的、实际效果为导向的管理学理论,迁移到自我管理领域,为你完成从1到100的效能升级。


第三个模块「经营生活」,是从「公司股东」的视角,帮助你享受公司的收益,享受高品质的家庭生活、个人精神生活。


我们不断提高效率,不是为了让自己沦为一味追求高效的冰冷机器,而是能够享受高效带来的福利——能有更多时间经营自己的家庭和个人精神生活,让自己生活能慢下来,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陈华伟老师曾经有个学员,名字叫晓静。


她的人生转变也很大:大学毕业后就做了全职太太。


巨大的转变造成了巨大的不适感,本来还想按部就班地毕业、工作、拍拖、结婚生子......结果一步到位。


但对她个人而言,这并不是什么好事。


她并不满足于家庭主妇的生活,但左手是孩子的屎尿屁,右手要照顾全家人的饮食起居,分身乏术,有心无力。


加入训练营后,陈华伟老师帮她梳理了每天时间的分配


(这是自我管理训练营的第一课——时间ROI)


填完这张表,她马上就发现问题了:原来,她的时间都花费在了没有实际回报的事情上。


于是陈华伟老师建议她先从“老板视角”让自己快速增值,设立目标,重新分配时间精力。


晓静大学是中文专业,文笔相当不错,可结婚后就完全放弃了这个才华。听了建议后,她决定把写作作为目标。


接着,晓静给自己重新做了一张“时间精力分配表”。这一次,她决定和老公分摊带娃时间,并增加了学习和写作的时间。



从这之后,晓静有了很大的变化:


她成为了几个公众号的专栏作者——一篇文章500元稿酬


前几天她告诉小白,她准备开通自己的公众号,完成从“老板视角”到“股东视角”的转变。


而且在训练营里,晓静还收获了一群一起进步,相互学习的小伙伴。


线上训练营模式,将原来毫无压力的学习,变得游戏化。老师、教练每天都在督促你,懒癌一发作,就得接受群里的老师和学员无形的压力。


童鞋们说:“自己立的flag,自己就得咬着牙坚持了。



格拉德威尔在《异类》里说:


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


这就是著名的一万小时定律。


但格拉德威尔没告诉你,这一万小时是有附加条件的。


我们写了一辈子的字,但绝大多数都没能成为书法家,甚至很多人的字丑得一笔。


因为努力和重复,并不能让你成为厉害的人。


要把自己熬成浓汤,除了时间之外,你还需要一勺子的正确路径,以及一汤匙的刻意练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