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liebao news

 叶扬风清 2018-06-13

糖尿病是什么病?哪几类人容易得糖尿病,糖尿病的“易感”因素和遗传几率是什么?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怎么避开糖尿病?这一些系列的问题,相信是糖友和家属们最关心的问题,今天给您讲明白!

一、糖尿病到底是什么病?

糖尿病是一组内分泌——代谢疾病。人体内有一种重要的激素叫胰岛素,由胰脏的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在人体三大代谢(即葡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缺少它,三大代谢就乱了套,身体内的合成代谢减少,分解代谢增加;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增加;尿中出现葡萄糖,这就成了糖尿病。在发病机理中,Ⅰ型糖尿病主要是胰岛β细胞损害,胰岛素绝对缺乏所致;Ⅱ型糖尿病主要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受体有缺陷,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所致。

二、引起糖尿病有原因有什么?

到目前为止,医学界对糖尿病的病因还不十分清楚。可能是与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有关。在一些糖尿病的家庭系谱中,常可找到同样的病人。在环境因素中,肥胖、感染和多次妊娠者患此病最为常见。值得提出的是:肥胖是糖尿病患病率增加的重要原因。有资料表明,在40岁以上的人中,体重超过正常者,发病率达20.4‰,而体重在正常范围以下者发病率仅为3.88‰。'那么,怎样才算肥胖或超重呢?'粗略地说,一般人的身高(厘米数)减去105就等于标准体重(公斤数),如果一个人的体重超过标准的10%,就算超重。蔡教授说,超体重者进行减肥,不但可以增加体形美,而且在防治糖尿病上也有重要的意义。

三、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糖尿病专家桑建景说:

1、与糖尿病患者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

2、女性有分娩巨大胎儿史(即新生儿出生体重大于4公斤)者或曾患妊娠期糖尿病者;

3、肥胖者;

4、高血压、高脂血症(主要指高甘油三酯血症者);

5、曾有过高血糖或尿糖阳性历史者;

6、40岁以后,体力活动少,营养状况好,工作负担重或精神紧张者。

大腹便便却臀部、大腿部不太肥胖的人,当心糖尿病!“大块头”被公认为糖尿病、代谢综合征(集高血糖、血脂异常、高血压或腹型肥胖于一身者)的一个显著标识。

四、初得糖尿病请及时纠正以下不良心理

一是极度恐慌。害怕糖尿病给生命带来危害,恐慌因糖尿病并发症导致的致残致亡。

二是放任自流。认为糖尿病仅仅是血糖高,加之初患糖尿病时胰岛功能损伤较轻,未罹患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主观症状又不明显,病人往往放松警惕,从而失去宝贵的治疗时机。

三是盲从。相信一些道听途说的“偏方秘方”,或相信一些夸大其辞的医疗广告,四处求医问药,治疗没有系统性,用药杂乱无章,有些人甚至因服用一些伪劣的“保健品”和成分不明的所谓“特效药”,不但无效,反而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

五、积极的心态才是控制血糖的基础:

对待糖尿病一是既要有信心,又要重视。相信通过科学的治疗,能够控制好病情。

对待糖尿病 二是要积极认真学习糖尿病防治知识,掌握战胜疾病的主动权,主动配合医生系统检查和科学治疗,抓住宝贵的治疗时机,尽早修复受损伤的胰岛细胞。当然,最关键的是要到专业糖尿病治疗机构去治疗。

六、糖尿病会遗传吗?

1.几乎所有的遗传病都是概率病,致病的基因不一定会遗传,被遗传了致病基因的人也不一定会发病。

2.同一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也不一定是单一一种,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都是多基因遗传病。而且不同人种的相关基因也不一样。

3、致病的基因也不一定是“坏”的基因,而可能是原本用来适应过去环境条件的基因,随着环境改变,其原本“有利”的作用却成为了“有害”的作用。比如高血压的相关易感基因可能和人类迁徙有关,而糖尿病的易感基因可能和人类饮食结构改变有关,所以遗传只占很少的一部分,只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糖尿病。

4.但是当范围缩小到一个家族时,由于基因型、居住环境、生活习惯等变量都得到控制,因此改变生活习惯大部分慢性疾病就能避免,所以这些多基因遗传的疾病也会表现出较为显著的“遗传性”。因此,我们一般也称这些疾病具有“家族聚集性”。

糖尿病专家提醒:

最后说的是,现在不少遗传病都是可预防可控制的了。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癌症等疾病来说,健康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比健康的“基因型”更为重要。所以糖尿病家属只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饮食习惯、坚持良好的运动健身并控制体重就能远离糖尿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