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董重器︱北京东正春拍

 天宇楼33 2018-06-13


6月17日,北京东正2018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将在北京诺金酒店举行。此次春拍精选816件拍品分为五大专场。看点多多,尤其是皇家长物、古董重器、古代玉器专场颇多重器,其中不乏孤品,受到资深藏家的推崇。


现遴选部分精品与您共赏,

精彩值得期待!





精品一览


Lot 0835

明早期 黄地青花缠枝花卉纹执壶


H 37cm

估价:RMB 3,500,000-4,500,000

参阅:
1、《阿德比尔寺藏中国瓷器》,1956年,页55,编号29.439、29.441
2、《The World’s Great Collections》,1981年,卷5,页76,编号157
3、《青花釉里红》,上海博物馆,1987年,页140
4、《适于心·明代永乐皇帝的瓷器》,台北,2017年,页114-115
5、《故宫博物院藏明初青花瓷·第一卷》,紫禁城出版社,2002年,页37、38
6、《景德镇珠山出土永乐宣德官窑瓷器展览》,香港艺术馆,香港,1989年,编号6
7、《景德镇出土明宣德官窑瓷器》,鸿禧美术馆,台北,1998年,编号22




此执壶形制特殊,与传统玉壶春式执壶相比,本品之造型十分少见,直颈修长,折肩,弧腹,至底渐收,下承圈足。颈上半部贴近口沿处,一侧出带状鋬手,另一侧出四方形弯流,壶口做葫芦形,其造型明显带有浓厚的异域风格,通体罩施黄釉,其上以青花描绘纹样,颈部绘缠枝牡丹纹,肩绘变形莲瓣纹,莲瓣内绘如意云头,为明早期典型之装饰风格,其下绘一周缠枝花卉纹。腹部以青花绘八棱如意云头开光,内绘牡丹、灵芝、莲花等四种花卉,两两相对,底足处绘勾云纹一周。



整器造型及纹饰皆明显具有浓厚的伊斯兰风格,自永乐以降,因波斯、阿拉伯艺术之东渐,与我国原有之艺术相融和,于瓷业上,这种带有伊斯兰风格的瓷器除流行于海外,内廷亦多有烧造。





Lot 0823

清雍正 松石绿釉菊瓣纹盘


款识:大清雍正年制

D 18.2cm

估价:RMB 1,200,000-1,800,000

参阅:

1.《CHINESE CERAMICS IN THE BAUR COLLECTION》Sudotschweiz Print AG,P223,Lot328

2.《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颜色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页282-283,图257

3.《上海博物馆藏品研究大系:清代雍正—宣统官窑瓷器》,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1月,页211

4.《五色琼霞——竹月堂藏元明清一道釉瓷器》,2005年,页83,图版25



此件松石绿釉菊瓣盘,其造型秀美端庄,盘壁作菊瓣状,分布整齐均匀,线条优美舒畅,松石绿釉一色匀净恬淡,釉色与形制搭配相宜,远望如素菊静放,令人心旷神怡。圈足修胎精细,胎体坚质细腻,外底所施白釉清透滋润,内书青花双圈“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笔法清健,为雍正御窑之妙品。



Lot 0827

清雍正 御窑粉青釉葫芦瓶


款识:大清雍正年制

H 32cm

估价:RMB 2,200,000-2,800,000

来源:香港苏富比 ,1978年5月23日,Lot.227

参阅:

1.《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御窑瓷器》,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页426,编号200

2.《暂得楼清代官窑单色釉瓷器》,上海博物馆,2005年,页118,编号42

3.《机暇清赏:怀海堂藏清代御窑瓷瓶》,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香港,2007-8年,页28-31

4.《清康雍干名瓷特展》,台北,1986年,编号66




本品即为雍正时期一件粉青釉作品,造型端庄稳重,含蓄而文雅,深得雍正御窑之况味。其造型似葫芦,丰盈饱满,直圆口微敛,斜肩,束腰,腹部浑圆,浅挖足,釉底。胎质细白坚实,通体施粉青釉,匀净润泽,有肉质感,釉面滋润肥厚,釉色淡雅,宽圈足,釉底书青花'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篆书款识,尤为特殊的是其款识笔法罕见,林业强在其所藏《机暇清赏:怀海堂藏清代御瓷器》一书中曾有关于此款识的论述,参见<清代雍干两朝御窑瓷器四题>,页29;认为此种款识或为早期写法,并于页38载数篆书款,类似本品例为图7.10。另参考一仿汝釉杯例,六字横款,款字书写相同,出自胡惠春收藏,售于香港佳士得,2011年11月30日,编号2929。

Lot 0836

清康熙

五彩加金凸雕群仙庆寿图大棒槌瓶


H 76.5 cm

估价:RMB 1,800,000-2,600,000

来源 :纽约佳士得,2000年9月21日,Lot.327

参阅:

1.《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五彩·斗彩》,2011年,商务印书馆,页80 编号73;页156 编号143

2.《康熙瓷图录》,1998年,上海博物馆、两木出版社,页82 编号52




本品即为康窑棒槌瓶之雄浑样式,尺寸硕大,盘口直颈,丰肩鼓腹,下承圈足,因形似棒槌而得名,其腹部平缓而开阔,适宜绘饰各类人物场景,为康熙朝新创之瓶式。瓶身以五彩装饰为基础,采用通景式构图方法,纹样富丽,着色丰富,令人叹为观止。口沿绘饰一周回纹,肩部饰四开光,内绘风景人物图;颈部及腹部所取纹样为传统的群仙庆寿图,与传统的五彩装饰不同,本品之山石、人物、松木皆以堆塑装饰,颈部堆塑五位仙人,一人执扇而立,四人姿态各异,持卷观水火匡廓图,另塑一仙鹤望日而舞。


Lot 0825

清咸丰 青花粉彩开光草虫图茶壶 


款识:咸丰辛亥仲春退思堂主人制

H 10.5cm 、D 6cm、 W 5.5cm

估价:RMB 1,800,000-2,800,000

来源:香港苏富比,1999年11月10日,lot.391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珐琅彩·粉彩》,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页250





本件拍品,壶直口,短颈,由于覆烧,口部无釉,平底,此壶造型在道光和咸丰时最为常见。壶身满饰青花缠枝莲纹,壶体两侧各有一处方形粉彩开光,一面绘蝴蝶玉兰山石,一面绘有菊花蝈蝈。玉兰花又称木笔花,山石即为寿石,合绘意味“必得其寿”,又有蝴蝶翩然,谐音为耋,故此幅图画有健康长寿之意。


Lot 0826

清雍正 粉青釉贴浮雕螭龙尊


款识:大清雍正年制

H 17cm

估价:RMB 1,800,000-2,800,000

参阅:

1.《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御窑瓷器·卷一》,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页304,图138

2.《天津博物馆藏瓷》,文物出版社,2012年,编号151

3.《明清瓷器鉴定》,紫禁城出版社,1993年,页238、页405,编号17

4.《清代瓷器赏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公司,1994年,编号78

5.《故宫珍藏:康雍乾瓷器图录》,香港,1989年,编号113

6.《中国陶瓷全集· 清(上)》,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编号236

7.《江西藏瓷全集·清代(上)》,朝华出版社, 2005年,页167

8.《中国瓷器庄绍绥收藏》,朱汤生著,2009年,页171,编号65

9.《徐氏艺术馆 The Tsui Museum of Art》,第四册,香港,1995,编号72




此尊造型独特,敞口、壶腹,平底,线条柔美,造型简约。外壁由肩至底足处贴塑螭虎,昂首仰探,意趣横生,四足做攀爬状,脊背隆起,动感十足,卷草形双尾流畅蜿蜒,尽显蟠曲之姿,颇具美感。通体罩施粉青釉,釉色莹润如玉,极见匀净雅靓之致,荡漾着婉约含蓄之气息。整器线条舒展柔美,富有韵律感,与粉青一色结合宛如天成。工艺精湛细致而无造作之痕,予人观之深为其轻逸脱俗之风韵所折服。





Lot 0931

清乾隆 白玉莲纹三羊开泰五蝠纽奁


H:15 cm、A:22.3 cm

估价:RMB 3,000,000-3,500,000

来源:香港佳士得,2009年5月27日,Lot.1834

参阅:

《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玉器全集·6清》河北美术出版社 P65 图100

《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玉器全集·6清》河北美术出版社 P70 图107

《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玉器全集·6清》河北美术出版社 P78 图123

《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玉器全集·6清》河北美术出版社 P83 图128




玉奁以整块和田白玉雕琢而成,呈浑圆石榴形,取料豪奢,玉色纯美,净白细腻,如脂若冰,宝光莹莹。中间分开,一剖为二,口沿处以子母口紧密扣合,严丝合缝。器内掏膛深而光洁,平缓舒润,抛光细致,底承深圆圈足。盖钮似石榴开口,钮顶高浮雕五只蝙蝠团团相对,精巧灵动,圆眼尖头,圆耳竖起向后,振翅欲飞,以火焰形纹饰刻画翅羽,纤毫毕现,线条游刃自如,工丽娴熟。





Lot 0937

白玉龙凤鸡心佩


L:7.5cm

估价:RMB 3,000,000-3,500,000

来源:北京保利,2012/6/5,Lot.1604

参阅:

《中国古代玉器艺术》震旦艺术博物馆 P142

《中国古代玉器艺术》震旦艺术博物馆 P147

《中国古代玉器艺术》震旦艺术博物馆 P149

《中国古代玉器艺术》震旦艺术博物馆 P158




此佩质地紧密,洁白细腻,玉料厚实,精光内蕴,局部带有浅褐色之牛毛沁,古朴雅致。佩呈鸡心形,因其近似鸡心形状而得名,系自上古时代的韘演变而来,后成为韘形佩之俗称,珮心一侧出尖,为韘保护拇指的延长斜面发展而来,心尖旁出一曲柄,是扣弦时用的倒钩演化而成的装饰。后世韘的功能逐渐装饰化,演变成上尖下圆平片状的玉珮,意在驱邪纳祥。





Lot 0923

清乾隆 白玉碗(一对)


D:13cm×2

估价:RMB 2,000,000-2,600,000

来源:2001年7月2日北京瀚海Lot.1420




取上等和田白玉琢制大碗一对,玉质纯净无瑕,润如荔中,莹然欲滴。器型硕大,微微侈口,平折沿,口沿平整光滑,斜收腹,底承圆形浅圈足,线条柔和,美不胜收。如此良材美质,通体光素无纹,不着一刀,琢磨圆润,柔美规矩,质朴谦恭而又带有盈盈宝气。良材不雕是存“玉之五德”,以示蕴天地山川精气之大器不琢,符合道家“清静无为”的行为理念,同时也能体现儒家的“素位、谦言”的道德准则。此对玉碗玉质精良纯美,抛光细致,整体造型沉稳端庄,古朴典雅,使玉石的质感美与造型美完美结合,返璞归真的纯净蕴含其中。





Lot 0914

18世纪 白玉年年有余方盒一对


8×8×4.5 cm

估价:RMB 1,000,000 - 1,500,000

来源:纽约苏富比,2011/9/4,Lot.240



白玉雕四方盖盒一对,以羊脂白玉为原料,玉色清润温和,纯净无瑕,白如新剥之荔枝,微微透光,质地细腻通透,包浆圆熟。盖盒为子母口,严口紧密,棱角分明,造型极为规整,壁面平滑,掏膛干净利落,去地平整,其下四角各承一折角底足。盒盖微微隆起呈鼓包状,弧度优美,更显玉料之奢华。





Lot 0678

二十世纪 顾景舟制扁腹壶


H 8cm、L 17cm

底款:景舟手制

柄款:壶叟

盖款:顾景舟

估价:RMB 15,000,000-18,000,000

出版:《紫砂风云·居仁堂紫砂宝典》,居仁堂,台湾,页61


壶为扁腹形,壶体圆润,短流,圆形壶柄,乳钉形盖。范曾画作刻于壶体,又有陶渊明《归去来辞》中诗句:“乐夫天命复奚疑”,更添情趣。





Lot 0806

十六世纪 铜鎏金罗汉坐像


汉藏风格

H 32.5cm

估价:RMB 2,200,000-2,800,000



此尊罗汉头顶无发,面庞慈宁,额际高广,表情宁静,相容威严端庄。面相写实深刻,五官清晰、细腻,身着对襟袈裟,衣纹层次分明,线条自然流畅,衣饰边缘满饰花纹,纷繁富丽,汉藏佛教文化交融源远流长,自元朝西藏正式纳入中央版图,藏传佛教在中原的传播日趋深入。有明一代的宫廷佛教造像,在继承元廷造像风格的基础上,从汉藏信众共同接纳的艺术形象着眼,把各美其美的汉藏造像元素有机融合,而这尊罗汉像就是采用了汉藏风格。“汉藏佛教艺术”风格同样是中国艺术史上重要的美术思潮和流派:表明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艺术样式和风格来源的多种艺术形式,在我国各民族形成发展的社会文化进程中同样发生了内容与形式各个方面的交融,形成了新的艺术样式,丰富了我国多民族的艺术史。从这个意义上说,汉藏佛教艺术风格的形成史就是一部藏传佛教艺术的发展史!此尊罗汉造像金水保存良好,铜质润泽,熠熠生辉,花纹刻划细密、生动,工艺精湛,艺术价值极高,实为收藏珍品。





Lot 0774

龙泉窑粉青釉双凤耳瓶


H 17.5cm

估价:RMB 1,800,000-2,600,000




盘口,直颈,筒形腹,颈部对称装饰双凤耳,通体施粉青釉,凸棱处因釉薄色淡更添雅致。南宋晚期至元代早期,因龙泉窑配方变化,将含钙量高的石灰釉改为含钙量低的石灰碱釉,使釉水黏度增加而不易流动,同时借鉴同时期官窑技术特点,多次上釉,增添了器物的玉质感,并迎合当时尚古风气制造出很多仿古器型,故高品质的龙泉窑粉青厚釉瓷器多出于此时期。传世器以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南宋龙泉窑青瓷凤耳瓶为代表,考古发掘则可参照1997年重庆开县窖藏出土的南宋龙泉窑粉青釉凤耳瓶。





Lot 0778

明早期 龙泉窑缠枝纹梅瓶


H 26cm

来源:卢芹斋旧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