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会拒绝,是父母一生的必修课

 昵称52216650 2018-06-13

01

学会拒绝,是父母一生的必修课

前不久,一个妈妈在我的公众号后台留言说,自己的儿子管不住,让他往东他往西,让他往南他往北,这才刚初中毕业,就闹着不读书了。

我说,这是关乎孩子一生的大事,你一定不能由着他。

这位妈妈说,我是不同意的,可这孩子又是绝食,又是闹离家出走,逼得我一点办法没有,我想实在不行,就让他辍学吧,去读一个技校算了。

我愣了一下说,孩子不懂事,你不能不懂事。

孩子3岁开始吃糖没够、6岁开始看电视没完、9岁开始喜欢在外面玩、12岁开始沉迷手机、15岁就可能打架斗殴、18岁就可能犯罪,你对孩子拒绝的越晚,孩子犯得错误可能就越大。

这位妈妈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再想想办法。

我不知道这个孩子的具体情况,无法给这位妈妈具体的建议,但做家长,有时候就是要狠下心,学会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

让孩子知道不合理的要求不会被满足,错误的行为不能被允许。

如果孩子12岁之前,你没学会拒绝,以后就很难管了。

叛逆的孩子甚至以死相逼,因为在他眼里,家长的爱是没有限制的,他已经学会了用父母的“爱”来惩罚家长,但却还没明白死的含义。

02

学会拒绝,是父母一生的必修课

中国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她总结的教育孩子的第一条定律就是克制人性,6岁之前,对孩子说不。

因为6岁之前,是孩子的性格塑造期,也是说拒绝的最佳时期。

在孩子3-4岁时,抓住一件他不对的事说不行。孩子一定会闹,但闹的方法无非是哭或者满地打滚。

但学会拒绝的第一步,是坚决说NO,不能因为孩子乞求或者哭闹就让步,要让他知道这个世界并不是以他为中心,可以予取予求。

这时,你需要做到四个不,不要打骂,不要求他、不要讲道理、不要走开,看着他哭。

等他累了,闹不动了,告诉他,你做的不对,父母就不爱你。

也要告诉他,哭闹时没有用的,有什么想法或者不满,可以直接告诉父母,也要听父母说,谁对听谁的,让他开始学会沟通。

学会拒绝的第二步,是延迟满足,例如孩子想要一个玩具,不要立刻答应他。要告诉他爸爸身上有钱,但这个钱是咱们家的生活费,所以不能动,爸爸需要通过加班来挣这个玩具的钱,等下周六,我挣够了钱再来买。

孩子会不乐意,但也会慢慢明白不是所有的愿望都能立刻达成。这种延迟满足,能让他学会自我控制。

学会拒绝的第三步,是选择性满足。孩子可能会在交流中,给你提出各种愿望,例如买个小汽车、去游乐场等等。

你应该在这些愿望中剔除掉那些不合理的,然后三个中选择一个来满足孩子。

这样做的好处是,孩子会明白沟通是有用的、愿望必须是合理的。一旦孩子可以养成沟通的习惯,到了青春期,你和孩子的关系就好处了。

学会拒绝的第四步,是抵御诱惑。例如,你做了孩子喜欢吃的东西,把它分为三份,然后拿出两份给孩子,告诉他,如果你能做到今天吃一份,明天吃一份,那么明天妈妈会再给你奖励一份。

通常,孩子做不到这一点。但到了第二天你还是要把第三份拿出来,然后告诉他,由于你没有做到承诺,所以第三份就不能给你。

过一段时间,你再重复这个诱惑,孩子会吸取上一次的教训,做到第一天只吃一份,然后忍住,到第二天还留一份。因为他已经明白,只要能抵御住短暂的诱惑,就有奖励。

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学会用时间思维来考虑问题,也就是说当有诱惑时,他会衡量如果忍不住这个诱惑自能得到的与忍住这个诱惑后未来能够得到的进行比较,进而主动的做到自律、克制冲动。

美国著名的“棉花糖”实验证明,在5岁的时候,能够等待第二颗棉花糖的孩子,在之后的学习上要相对好一些,事业发展上也更优秀一些。

03

学会拒绝,是父母一生的必修课

中国有句俗语,惯子如杀子,而学会拒绝的父母才是合格父母的起点。

学会拒绝,并不是简单的说不。

是既让孩子明白任何时候都不能做明知错的事,也让孩子的想法和愿望有输出的渠道。

是既让孩子明白这个世界并不是予取予求的,也让孩子懂得用时间思维来思考自己的现在和未来。

好的父母,不是小时候对孩子百依百顺,而是让他长大了成为一个明事理、有教养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