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港记网剧:刘德华的梦和新港剧

 alayavijnana 2018-06-13

如果说港剧在内陆的最大价值实现是兼顾市场和口碑,“又要流量,又要收入”,那么对于它的香港主创,新的港剧的探索意义要更大于它的变现价值。


作者 | 黄云腾


对于摇摆中的香港剧集产业,想要在互联网时代找回昔日的荣光,可能并不轻松。

 

刘德华对《东方华尔街》的期待并不是《大时代》式的,“这次我们就重点放在整个时代的改变,先给大家一种氛围。”这是他第一次担任网剧监制。由福斯传媒和企鹅影视联合出品的《东方华尔街》在今晚(5月24日)上线,刘德华本人创立的映艺娱乐在这部剧的制作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于拍戏受伤,刘德华几乎缺席了《东方华尔街》的所有拍摄,但他对这部网剧的作用很清楚。“这种题材只是一个新的东西。”刘德华强调制作这部剧的初心就是“投一个命题”给观众,“看看大家有什么回应,我再返回给你什么。”

 

《东方华尔街》


试探性相比确定性正在更多成为香港剧集产业的常态。在过去接近两年时间,依托内陆资本与平台高涨的内容需求,以TVB出品为首的港剧以网剧形态回到内陆,力求在制作规格和制作概念上都提供不一样的“新港剧”。

 

这种尝试现在还难言成功。与港剧强烈的复兴情结相伴随的,是更为明显的与内陆观众拉开的审美隔阂。在弥合这道鸿沟上,即使TVB也可能没有太多的经验。“再过两三年,对他们(内陆观众)来说,现在可能50%的港剧他们都不一定喜欢。”TVB节目及制作副总经理杜之克之前向媒体表示,”要是我们再不进步的话,再过3年恐怕不到十分之一。”

 

对于沉寂过一段时间的香港影视产业,它的某些特殊性也确实更容易得到内陆平台的青睐。与若干年前就北上并体现出极强适应性的香港电影不同,香港的剧集文化特色更强,在部分类型剧上一直享有优势。就视频平台而言,香港首先是一家类型剧的内容供应商,其次才是一个文化地标。

 

在维多利亚港这个梦想与挑战交织的地方,香港这家巨大的影视老店,似乎别无选择。毕竟对很多人来说,这也是一条通往重新开始的路。刘德华笑着说,“既然有那么多人给我们做这个梦,那么为什么不继续梦下去?”


高概念港剧


《东方华尔街》的发布会最终设在了丽思卡尔顿。在这座全球位处楼层最高的酒店内,刘德华、导演黄国强、总制片人兼企鹅影视天璇工作室总经理方芳、福斯传媒集团高级副总裁严嘉念战成一排。所有人刚刚结束开播的启动发布会,正在进行一个简短的媒体群访。

 

这是一个奇怪但已经逐渐变得常规的组合:演员阵容中包括香港、台湾演员,还有没来的内陆演员余男。出品方中有内陆和香港两批人马。

 

在这部即将在腾讯视频全网独播的剧集发布会上,两个主持人用国粤双语进行主持。主演张孝全尝试在发布会现场说粤语,结果得到了满堂的哄笑作为答复。


和张孝全不一样,方芳虽然同样不会粤语,却很自信自己在一开始就可以和福斯中国、映艺娱乐达成共识。“我们就说没有问题,一定要定下来。原因非常简单,是因为我们想做一次创新。”方芳回忆起一年前与福斯中国敲定《东方华尔街》的过程,当时企鹅影视内部几乎没有“任何思索”就通过了这个项目。

 

刘德华和《东方华尔街》导演黄国强、主演吴镇宇、张孝全


《东方华尔街》由吴镇宇、张孝全主演。在形式上继承“新港剧”传统的是,《东方华尔街》的构成仍然是香港班底和香港故事。故事背景是1997年到2017年的香港金融市场变迁,导演黄国强很清楚金融这个题材的高难度,“收集完之后很贪心想一次性把所有题材放进去,但是就变成了一本教科书,之后又回过头重新再做过。”

 

事实上,在香港影视产业产值占本地生产总值一度跌至0.3%后,香港正在变得更加勇于接受挑战。高概念、成熟的影视工业链和香港仍然厚重的创作土壤,正在成为香港剧集产业再度北上的三板斧。

 

《东方华尔街》成为这种概念的体现之一。它肩负着福斯进军内陆网剧市场、腾讯视频立住内容品类的使命,因此力图打破传统港剧、甚至是企鹅影视过去联合出品的港剧的窠臼。“这一次大家能看到的真的是完全不一样,基本上没有任何一句废话,‘你有没有吃面’这样的话是没有的。”方芳强调,之所以不把这部剧和《使徒行者2》、《溏心风暴3》相提并论,也是因为考虑到这一点。

 

如果说,《东方华尔街》在内陆的最大价值实现是兼顾市场和口碑,“又要流量,又要收入”,那么对于它的香港主创,《东方华尔街》的探索意义更要大于它的变现价值。对刘德华而言,这部网剧更大的提振作用在于,通过网络用户的不同反馈,“我们把这些大数据慢慢收集,然后再确定我们下一步应该怎么走。”

 

同样的事情TVB也在做。2015年华人文化入股TVB后,后者逐步放开内容出口。“我们需要与时俱进,我们必须把我们的制作,跟现在市场其他的供应,有一个侧重,我们要有自己新的风格,去做一个比较跟竞争。”杜之克在早前向《三声》(微信公众号ID:tosansheng)表示。

 

TVB现在每年仍然可以有20多部剧集产出,但香港市场日趋饱和,内陆市场可以引进的剧集则屈指可数,最高也不到50%。

 

这迫使TVB向更纵深的方向考虑。例如接受内陆平台的剧集定制或与内陆进行新题材的探索。“我们先看有没有可能敲定一个方案,是你觉得满足你的,我觉得满足我的。最后有两三个可能性,再敲定是这个。”杜之克说。

 

除去常规的项目定制或版权引进,TVB与腾讯影业合作的《冲上云霄2020》,已经准备启用更多内陆演员,在更大程度与传统港剧割裂开来,“做一部在内陆来说是主流的剧,在香港、在海外TVB的发行网络也是一部主流的剧。”

 

“内陆的视频平台,我觉得是用光速在在发展,他们在变化当中,我们也跟着需要改变。”杜之克说。这也是一种因时而变的灵活策略。视频平台对TVB的浓厚兴趣激起后者的改革欲,并促进了其内容生产方式的变化,“我们在整个制作团队的建立过程里面,会保证它在拍摄的质感上是港系的,但是它在故事的味道上必须要有内陆的意思,契合内陆的情况。”


“选最有效的港片”


视频网站的确正在获得更大的内容主动权。

 

对刘德华而言,机会一部分取决于腾讯视频是否会给到数据反馈和平台支持——金融题材的理解门槛毕竟太高,要验证它在市场上能否被完全理解,需要依靠覆盖面广的平台,才能看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的接受程度”。

 

《东方华尔街》只有5集,这一设计更多是为了体现类美剧式风格。各个视频网站一直致力于内容的叙事升级,“相当于做一个地基”。就平台而言,小体量也更便于系列化,一季下来可以直接获得观众反馈,然后再视情况决定是否进行内容扩充。

 

视频网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内容供给方和平台间的游戏玩法。这在香港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去年在内陆播出的港剧中,《使徒行者2》和《溏心风暴3》都是IP重启。优酷播出的《反黑》阵容里囊括了包括“山鸡哥”陈小春在内的部分《古惑仔》主创,也讲的是题材类似的香港反黑故事。

 

加上《冲上云霄2020》、《使徒行者3》,未来还会有一系列港剧IP拍摄续集。用TVB行政总裁李宝安的话说,这起初是一种安全考虑,“最没有风险就是第一”。将库存IP翻新,一方面是照顾市场风险,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香港制造的IP本身在内陆仍然有竞争优势,只有香港本土团队“能够拍有香港文化和香港特色的东西”。

 

香港剧集的优势在于,它对于部分类型的把控和描绘度。腾讯视频去年播出、在新港剧计划之列的《溏心风暴3》,就是一个完整的豪门恩怨的类型故事,“《溏心风暴3》的风格绝对本土与市井,亦是内陆观众一直喜爱的题材。”《溏心风暴3》制作总监刘家豪早前告诉《三声》(微信公众号ID:tosansheng)。这使得故事背景和主创阵容虽然一直在变,但其主轴“家族矛盾”、“豪门内斗”始终稳固。

 

这使得缺乏某些垂直内容的平台更易将香港的作用置于产业链的中后端。企鹅影视在早前通过TVB的几部剧集合作完成了对刑侦剧、家族局等品类的布局,并因此拥有了对TVB内容生产流水线的基本认识和学习,“什么阶段进入,演员选角阶段、导演阶段、制作、播出阶段,整个流程,所以我们现在一些项目中,开始启动的时候已经想好大概什么期间要上。”方芳说。

 

“不是所有的港片在内陆都是有效的,有的影响力就比较低。目前香港的整个市场被点燃了,可以被选择的项目是比较多的,那肯定是选最有效的。”爱奇艺副总裁、自制剧开发中心总经理戴莹曾在一次采访中强调。


内陆视频网站的主动权正在越来越大。《再创世纪》是商战经典《创世纪》的续篇,之所以重新启动这个项目,就源自爱奇艺的主动提出

 

考虑到内陆商战题材的稀缺,爱奇艺最终在与TVB商榷半年后“主动提出”重启《创世纪》,把这部1999年的商战经典重新搬上视频网站。

 

这种定制类的合作还在继续。对杜之克来说,出于对“先照顾原有的大陆市场的观众他们对TVB的这种期待”、“认知和传统意义上的感观”,服从于这种定位也是某种TVB的决心体现,“对于TVB来讲,我们需要的是更大的市场、更大的观众群,去让我们质量提高。这是我们必须要把握的东西。”

 

这也使得香港剧集产业在更加努力地平衡各方反应。杜之克说,“我们现在从合作,定题材、演员,包括故事走的方向,到我们需要了解的内陆一些审批上需要关注的问题,这几个方面,我们都是刻意要求平台尽量早一点给我们资料和意见,让我们不要把力量放在不应该用的地方。”


“慢慢替代的过程”


香港制造的更大困扰在于与内陆观众已经拉开的认知鸿沟。

 

在内陆广电系统针对境外剧下禁令的那几年,港剧演变为某种时代记忆,并被其余产品所替代。“现在不要说韩剧、日剧,泰剧也做上来了。”杜之克说。在去年于腾讯视频上播出的《使徒行者2》,大结局时点击量虽然达到15亿,这一数字要远低于同平台上的小成本网剧《双世宠妃》的35亿点击量。

 

《东方华尔街》是一部题材、深度很容易拿来与《大时代》对比的作品。上个世纪以来,作为亚洲金融中心,香港亲历了1997、2008年两次金融风暴,使得丁蟹这样的故事有其现实土壤。

 

但是,刘德华并不习惯把折射了1997年到2017年20年变化的《东方华尔街》,与20年前的《大时代》作比较,“现在我们只有5集,所以怎么能够比较呢?”

 

香港街头并不缺乏年轻面孔。多样化的文化交汇并存于香港的血液之中。这使得香港在过去成为实际上最能承载多元文化的叙事空间。可是现在,“我们必须要看见,时代真的变了,港剧也必须要有一些改动。”杜之克说,“我们现在不能说我们在90年代做了一个模型出来,就一直用下去。”

 

在出于各种原因投向互联网平台怀抱的前提下,港剧也许更需要的是,找到更大程度上与新一代用户弥合的方式。

 

《东方华尔街》计划通过电影级班底、高概念叙事完成这一目的,从一开始选角,刘德华就把它计划成是一部高品质的剧集作品,“演出在拍摄方面真的是没话说的”,哪怕是一个小角色,“绝对表演上都没有问题”。

 

刘德华也会在开播时通过观看弹幕的方式,收集观众反馈。在未来,这些反馈就会直接作用于几方可能会继续的系列化或者长剧项目,“如果用5集把这个故事讲清楚的话,我觉得时间有点短,它只是一个大的概念。”

 

针对内容升级、以新标准提高团队整体的操作概念,现在是整个香港影视产业的共识。将军澳的TVB工业园内,TVB现在有年轻的编剧团队已经可以独立操作剧集,老编剧也被要求要有新的想法和创意。

 

《使徒行者2》成为苏万聪回巢后交出的成绩单,这部续作使用了大量的类美剧化操作手法,苏万聪把这称为“会有点冒险,但是成功的机会会大一点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