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么去了解自己?

 茶香飘万里 2018-06-13

我们不管是想学习时间管理,还是想学习时装搭配,决定自己学文科还是理科,决定自己学哪个专业,选什么工作等事情之前都要先认识自己,才能决定自己走哪条路,成为什么样的人。

因为足够了解自己,才不会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改变自己的初衷,才不会偏离自己想要的轨道。

想要了解自己,首先要对自己进行分化,了解得出某个决定时自己的感受和情绪所导致的,还是自己的理智思考,还是他人的观点。比如说你可以回顾自己过去的行动,自己是感性还是理性,在不同的场合的情绪的是否得当。

接下来,你可以询问一下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做一个参考。虽然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可能我们对自己不知道的地方,别人可能更清楚,但是他人的评价不一定是客观的,可能带着他自己的一些感情色彩。

其次是在一张纸上写上自己做过的重大决定,然后回想自己是怎样选择出来的,自己当时的心境是怎样的。

接着是根据前两点大概确定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是优柔寡断型还是果断型,是喜欢理论型还是喜欢实操型,是理性思维的人还是感性思维的人等。然后给自己先确定一个方向去努力,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变得更加强大和独立,不再那么容易被他人观点的压力所左右,你就会更加了解自己是个怎样的人。

最后是可以看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对自己有一些方法性的指导。但是必须要说的是,人类很复杂,心理学对人的研究还只是冰山一角,我们看书的时候要与自己的实际相结合。

人是会变化的,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样子。了解自己也是需要很长的时间,不要着急。


——END——


怎么去了解自己?

从古至今,“认识你自己,了解你自己”这一命题是人们孜孜不倦的追求。苏格拉底也曾将其镌刻在石头上,引导人们日夜兼修地去探究、去发现。了解了自己,你就能够用理性的眼光审视自己;了解了自己,你就能够用理性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事;了解了自己,你就能够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那如何去全面了解自己呢?

1、在与别人的对比中了解自己



我们周围的人,有的八面玲珑;有的奋起自强。有意识地将自己与别人对比,从中发现自己的一些特点,是大部分开始认识自我的一个途径。比如同处一件事情之中,将自己与室友的言行对比,他能说会道甜死人,相较之下,你就会发现你特别的直性子。

2、从别人的评价中了解自己



我们对自己的了解认识,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别人对自己评价的影响。积极主动地同不同的人打交道,从他们对你的评价当中了解自己。当然这种方式下我们需要保持一种自知,不是所有别人的评价都是客观的,他们的评价都是以自己的价值观为依据的。比如性格特别外向的人有的时候会觉得你不善交际,其实那只是因为性格内向的你容易疲惫。

3、从实践中了解自己



设定一个目标,努力做好一些事情,在不断尝试中了解自己的特点。比如可以通过举办一些活动,了解自己是否擅长策划;比如参加一些比赛,了解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等等。尝试着做些事情吧,你会发现不一样的自己。

4、在亲密关系中了解自己



彼此熟识的两个人在长久的陪伴过程中,他们的价值观会趋向一致。所有的外人的评价都有可能只是一个片面的评价,而亲密关系的人的评价则有可能更加的中肯。所以尝试谈恋爱吧。

5、在反思中了解自己



所有外在的评价都是向内在转化的一个渠道,通过不断收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你会对自己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但其实自己真正的样子只有自己足够了解,自己的进步也只有通过与以前的自己作对比才能够真正地体现出来。所以每天写写日记吧。

6、多看心理学等书籍



心理学是一门探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的一门科学,它使得我们能够更加了解自己意识、能力等等方面的特点。它能够为我们提供很多情绪管理的方法,会使我们变得更加理性。对于我来说,它是一门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法宝。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一个能对自身了解的人,才能知己知彼,做到百战百胜。



自我评价

通过在生活中的积累,生活中的观察,每个人应该清楚自己的性格,清楚自己的内心想法,自己是一个活泼的人还是一个内敛的人,外向的人还是内向的人,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他人的评价

周围的人觉得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们都是如何评价你的,觉得你如何,应该会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

自我反省

在生活中,工作中遇到了一些事,遇到了一些人,处理的事情怎么样,接触的人怎么样,自己又是如何面对的,通过自我反省可以认识到自己的人生。

社会实践

通过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实践出真知,就能看出来自己是一个什么人,自己的优点缺点是什么。

妇专委特邀心理问答专家志愿者王丽霞(头条号 王丽霞):


王丽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北京懋德工作服务中心项目及行政管理组组长。

古希腊德尔斐神庙门楣上镌刻着这样一个神谕——“认识你自己”,哲学家苏格拉底则常用这句话教育弟子。其实,人的一生,说到底,就是一个不断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过程。

童年时,少不更事,基本都是被宠、被呵护的,你会以为自己就是这样的,可以童言无忌,可以释放自我;少年时,你想要冲破各种束缚,冲动而任性,不考虑后果,你会以为自己是这个状态的;成年时,你发现你只考虑自己是不行的,你还得顾全大局,顾及他人与家庭;老年时,你可能会发现你只需要考虑自己了,天大的事儿在你眼里,也如芝麻大小。认识自己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你有一份工作、有一份事业、有一个家庭、有些许好友,有时你忙忙碌碌,有时你消闲度假,有时你遭逢意外,其实这些都只不过是认识自己的一个过程。

你不需要专门去寻找时机、寻找地点、寻找伙伴去认识自己,在每一个时刻都是你认识自己的机会。

你会读许多的书,书里写满了如何认识自己的技巧及方法,然而,这些只不过是作者认识他自己的方法,你可以通过阅读了解作者认识他自己的过程,然而,你若要认识你自己,则需要放下书本,回到生活,通过自己的实践来了解自己。

譬如,此刻,不妨问问自己:为什么我想要认识自己?通过认识自己,我想要得到哪些答案? 譬如,遇到某些事情的时候,为什么我的做法与别人不同? 譬如,我渴望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我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实现它? 譬如,发生这件事时,我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反应?我内在发生了什么变化? 譬如,你喝水的感觉,与我喝水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你无法通过我的感觉来了解你自己的感觉……

饭要自己吃,钱要自己挣,话要自己说,朋友要自己处,这些答案只能你自己给自己,没有人比你自己更了解自己了,即使是咨询师,也只是辅助你自己去寻找答案。解答问题的过程,你就了解了你自己。你怎可能在自己之外了解自己?你怎可能从别人那里获得答案?

俗话说,了解别人容易,了解自己难。对于别人的缺点有点有的时候我们可能了若指掌,但是有的时候我们对自己却未必了解的那么深刻。比如人们常说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在什么情况下没有把持住自己,我不知道自己该如何继续下去等等。都是因为对自己了解的不够所以才出现了以上情况。

如何去了解自己呢,我觉得以下方法可参考。

第一:向内求。古人云,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思己过”就是一个了解自己的过程,一日三省察思己过,看看一天下来我们得失与否。得,得在哪里,为何而得?失,失在何处,因何而失?到夜深人静时,思考一下,这是了解自己的一个方法。

第二,向外求。上面说自己了解别人要比了解自己要多。那么别人了解我们也更多些。所以我们要广纳箴言,悉心听教。听别人如何评价自己,把自己定位在什么位置,听别人口中自己有何缺点有何优点。当然这也会百口不一,这时就要广泛听取,集中分析。

第三,向往圣而求。往圣之所以称之为圣,就是因为他们都是很了解自己的人。时刻纠正自己的过失之处,总结出为人处世,治世治学的经典,流传于后事。我们就要从往圣的经典中多学习,使之成为自己言行的一部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