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過年家裏會擺上年宵花,然而這壹春節擺花的習慣實質上在歷史上頗有淵源。本文我們就來聊壹聊,古代人的春節的插花裝飾。 ◆岁朝清供与古典插花在明清年間,春節的花卉裝飾最為盛行的便是「歲朝清供」。歲朝清供實質上是壹種用文雅物的裝飾形式。 「歲朝」是指農林正月初壹,慶祝新年伊始,報歲平安之意,「清供」則是可供玩賞的古雅之物,主要有盆景、花木、插花、根藝、金石、書畫、古器等等。 主要以插花和器物的組合布置,作為壹種空間裝飾藝術的清供形式只能見於繪畫之中了;而將這些物品入畫,便是「歲朝清供圖」,也是應景即興的特別畫種,這樣我們在窺探花卉史的時候,得以留存那稍縱即逝的古典花卉藝術之美。 汪曾祺先生曾有壹文《歲朝清供》寫道
可以看到,歲朝清供的內容是吉祥寓意,這種內容大於形式的插花,在中國古典插花史上稱之為「理念花」,理念花則源於宋代「理學」的興起。理念顧名思義表露作者的心象與宏圖意願,講求仁義禮智信及正念,期盼社會端正的理想及願望。 正月期間時令插花,理念花所用的花材寓意端正,象征秩序與和諧。與壹般的文人插花、宮廷插花的內容形式上有著本質區別。因為要寄托寓意,素材便是以松柏、竹、梅、蘭、水仙、山茶等格調高雅的花卉作為素材。
◆盆栽艺术在清代,插花藝術則發展出了與盆栽結合的藝術形式,稱之為 「寫景花」。主要的方法是用沙代替插花的銅盤,「用碗沙少許掩銅片,使觀者疑叢花生於碗底方妙」,追求小景寄意千裏。 主要用時令的開花植物,按照壹定的寓意進行組合,用以祈求福氣,增添節日節慶氣氛和裝飾之用。 比如用水仙連同鱗莖壹起移栽盆中,旁插山茶、臘梅的切花花材,由於仿佛如同花盆裏生出來壹樣活潑可人,再栽植假山等搭配,儼然壹個小園林。 陳書的《歲朝麗景》便是典型的寫景花,這幅畫記載了蠟梅、山茶、南天竹、水仙等正月花卉,展現出春暖花開,歲首迎新喜氣。旁搭百合球根、柿子、靈芝、蘋果,諧音具有「百事如意」之寓意。
◆古代花卉的花期调控在古代宮廷,在春節期間則有較為奢華的反季節供花,比如反季節栽培的牡丹,稱之為唐花。 《清稗类钞》称:
在古代已有很多文獻記載反季節栽培技術,常用的便是用火增溫,現如今經常可以在市面上看到反季節栽培牡丹,今天如此流行也頗有歷史淵源。清代的習俗延續明代的趕年花習俗,宮廷插花多為宮女插作,也是以祈求寓意吉祥的理念花為主。 清 张为邦《岁朝图轴》(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圖寫官窯瓶插月季、桃花,鈞窯方盆中賞石玲瓏,靈芝、萬年青傍石而生,寓意祥瑞,風格卻同傳統的歲朝圖大異其趣。 - 古典插花史料欣赏 -宋 李嵩《篮花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冬季插花藍花,古典插花盆器多樣,花籃也是盆器之壹,清雅的綠萼梅、瑞香,水仙、嬌俏的白色丁香則好奇地趴伏在籃緣。山茶、梅花和水仙等冬季花卉。
目前所知最早的以歲朝為題的繪畫。太湖石從中兀立,右下立石相伴,前呼後應穿插山茶、長春花、水仙及梅花等花卉。 除了春节外,古典插花还穿插于古人的日常生活中,包括佛教供花、文人追求装饰与情趣的室内插花,宫廷用花等。所以,插花历来都被称之为幽雅的情景艺术,花卉之美,不胜枚举。 春节期间最后一篇文章,我们节后再见! —— END —— ◎本文版权归《东方插花》所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