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白陉古道:穿越南太行(二)

 安东老王 2018-06-14





时间:2016-10-16下午15时许至17时许;地点:山西陵川双底村之白陉古道、黑茅沟峡谷
走白陉古道:穿越南太行(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原创图片,均系手机拍摄




  白陉古道,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为二千五百余年,即春秋战国时期;民间传说的历史则达三千三百多年,可上溯至商朝。这是怎样的一条古道,能入吾中华典籍、载入史书呢?

  南太行,高山峡谷。古时无大路可行。先人在今河南辉县的南太行关山,至山西陵川县马疙(音gē)当大峡谷之间,辟出了或傍深谷、或依悬崖、或涉水流的全程百五十余公里的一条山路。路以石筑,或凭自然,因傍古老的白鹿山通过而称白陉(太行有八陉,白陉是其一)。此古道起自辉县薄壁,经陵川长辿(音chān)底、武家湾、乾河、磢(音chuǎng)底(即今双底村)、横水河,至上党太行陉、滏口陉(在今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境内)。凡陉必有关隘,白陉之关称孟门关,屹然立于晋豫边界,至今山名仍曰“关山”(今为关山国家地质公园)。白陉自古以来,是商旅所经之地,亦为南渡黄河,攻汴、郑,东向山东菏泽、大名府,北窥安阳、邯郸,进可攻、退可守的军事要隘。

  时惟九月,序属三秋。一彪人马于10月16日下午三时许抵达双底村。在村中孤峰客棧放下行囊,我们即开始穿越约十华里的现保存最完整的一段白陉古道。全程包括黑茅沟大峡谷沟(属十里河上游)的一段,共十六华里。
     秋阳温煦,大气氤氲。双底村的村头,我们攀上了白陉古道著名的七十二拐。下图为冬天的七十二拐,右上图为白陉古道参照图(据网络照片制作):


走白陉古道:穿越南太行(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七十二拐,顾名思义,是在高山上开辟的有七十二个弯的道路。“


走白陉古道:穿越南太行(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双底村一角。我们从这里出发走白陉。其实,走白陉古道仅仅是穿越南太行的一场热身


走白陉古道:穿越南太行(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双底村白陉古道图示
 

  陵川县双底村保存的这段白径古道,位于十里河大峡谷的峭壁中部,长约4公里,宽约2米,用山间石块铺成,之字形盘旋于山腰,是目前太行八陉中保存距离最长、最完整的茶马古道。在双底村“小双圪洞”地段,峡谷拦住了去路,绝壁又高不可攀,古人在此利用两山间的岈豁,凿出一条长约1.5公里的“之”字形路,共有72个拐弯,两侧建有二、三尺高的档墙,道路中间每隔几米也有一道道挡板,设计巧妙、行走安全。
  黄围山景区的开发,白陉古道成为景区的一部分,分别在两头修建了两座具有特色的山门楼。古道上留有山神洞、茶亭、驿站等文化遗产,和山腰的十里河电站盘山水渠、谷底的公路,形成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显明对比,见证了历史的昨天与今天。(网络资料)


走白陉古道:穿越南太行(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古道上是用石头铺就的。石经上千年的人走马行,已被磨得很光滑(引用网络图片)
 

走白陉古道:穿越南太行(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攀上七十二拐,放眼双底村的山谷


走白陉古道:穿越南太行(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七十二拐路边新修的亭子


走白陉古道:穿越南太行(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路边的石墙

  白陉,称孟门陉,是太行八径之第三陉,其他七径分别是轵关陉、太行陉、滏口陉、井陉、飞狐陉、蒲阴陉、军都陉。白陉北接今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关,过高平至于长治壶关、南连河南省新乡市辉县,是古代晋冀豫三省穿越太行山相互往来的八条咽喉通道,也是三省边界的重要军事关隘所在之地。


走白陉古道:穿越南太行(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三千年时光,一代一代走过白陉。曾经的战乱与兵马,曾经的壮士与商旅……古道已废,而今则是一队队的游人


走白陉古道:穿越南太行(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白陉古道旁的驿站之类的建筑,年代无考

  资料显示,明成化元年(1465年)设巡检司,弓兵把守白陉古道。这一军事部署,于清康熙四年(1665年)裁撤。这即是说,3000年来,白陉古道一直是晋东南与豫北之间的重要战争、通商通道。有的朝代曾派兵把守。下面的建筑,或是明代的军事设施?


走白陉古道:穿越南太行(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遗址与废墟,未考其详

    遗址与废墟,总是让人浮想连翩。公元前一千三百年,吾华夏在殷商时期,盘庚迁都殷墟(在今河南安阳),理由就是:“左有孟门关,右有漳水和滏(音fǔ)水,前有大河(黄河古称河或大河)可作航行,北有太行山作屏障。”
  白陉及其关隘,成为商代国君定都于殷墟的理由。身临白陉,不免令人感叹。哦,巍巍太行!哦,壮哉孟门关!


走白陉古道:穿越南太行(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走白陉古道:穿越南太行(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砖砌的驿站类建筑残壁


走白陉古道:穿越南太行(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七十二拐尽头的古道,其旁的屋子为当代建筑


走白陉古道:穿越南太行(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登上七十二拐后,古道在悬崖与群峰间婉然成趣,这是一段非常舒服的步行之路
 

  猜想,在这条古道上,有一个人的心情肯定没有今天的我们畅快。他叫箕子,名胥余,殷商末期人,文丁的儿子,帝乙的弟弟,纣王的叔父,官太师,封于箕(音 ,在今晋中太谷县)。纣王原是一个文武双全的有为的帝王,后因迷恋美人儿妲己,不顾江山社稷。商朝如是国运衰微。一代帝王的叔叔与国师,被贬为奴隶。周代建国,箕子感叹"商其沦丧,我罔为臣仆“,不愿出山,便从陵川一路向东,沿着南太行白陉古道走到黄围山。在这条古道上,回望来时路,关山重重,箕子可曾老泪婆娑,望天长叹?
  史书载,箕子“违衰殷之运,走之朝鲜”(箕子一行人从今胶洲湾渡海,奔向与商有一定族缘关系的朝鲜,创立了箕氏侯国。)这是多余的话了。


走白陉古道:穿越南太行(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白陉古道上的马蹄坑


  马帮、战马,自商周秦汉以降,三千年时光,踏出了深深的蹄印。有确切记载的,是战国时期,齐国伐晋,浩浩荡荡的大军走过白陉古道。“齐侯遂伐晋。取朝歌,为二队,入孟门,登太行。”(《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孟门即白陉。这支远征军,从山东腹地出发,经河南辉县入白陉(孟门),登太行,攻晋。 
  注:襄公二十三年,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年号,系公元前550年。

 
走白陉古道:穿越南太行(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古道上依岩壁修的“旅馆”类建筑



古道两侧的南太行风光

走白陉古道:穿越南太行(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走白陉古道:穿越南太行(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走白陉古道:穿越南太行(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走白陉古道:穿越南太行(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走白陉古道:穿越南太行(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山崖上的岩洞,我把它称为”月芽洞“


走白陉古道:穿越南太行(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走白陉古道:穿越南太行(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走白陉古道:穿越南太行(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白陉古道下的水渠,令人想到红旗渠。红旗渠在河南林县。此渠为山西陵川县十里河水电站的水渠。建于1968年。另外,当代修十里河电站时,开山炸石,在十里河大峡谷上端的黑毛沟,硬劈出来一条通往陵川县城的公路。我们走过”行巅第一桥“拐上的公路,即是此路。路面多处被夏季的大雨冲毁。两侧的高山壁立千仞,极震撼。详见其后的《穿越南太行·地理志》志。

  十里河电站:坐落在黑猫(一作茅或毛)沟口双底村。地处陵川县东南方向,悬崖陡壁。沟壑纵横形成一种天然的险要地势。东靠香磨河交界,.西连横水,北靠黄围,南连大河,河道为红岩基。南北15公里长是一条大山沟,中间有条大河,村庄和土地坐落在沿河两岸,沿河有一座盘山公路,电站发电引用十里河怪窟窿泉水,泉水出流150米流至大坝,全长9.4公里的流域面积输入电站发电。(文字摘自:《十里河水电站史志》)


走白陉古道:穿越南太行(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走白陉古道:穿越南太行(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走白陉古道:穿越南太行(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走白陉古道:穿越南太行(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走白陉古道:穿越南太行(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走白陉古道:穿越南太行(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走白陉古道:穿越南太行(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走白陉古道:穿越南太行(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此处为瀑布,现无水成干瀑


走白陉古道:穿越南太行(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走白陉古道:穿越南太行(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走白陉古道:穿越南太行(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走白陉古道:穿越南太行(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走白陉古道:穿越南太行(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走白陉古道:穿越南太行(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白陉古道上的“行巅第一桥”,石桥架在山间


  桥造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上面就是白陉古道。其实下面的那座石头小桥,才是正宗的与白陉古道相配套的古桥。“行巅第一桥”,古时称“仙人桥”,《陵川县志》记:仙人桥,县东南五十里十里河旁。又称“寡妇桥”,说,古时候,这一带森林茂密,常有虎豹出没。横水河村村民张弥沿古道下河南贩粮,因旧时所建之桥已圮塌,只得绕两山湾逾一深沟曲折而上古道,未曾想被猛虎袭击丧命。妻子玉莲痛定思痛,每天凿石修桥,终于架成此仙人桥。


走白陉古道:穿越南太行(二)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