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鱼胶(花胶)入门和深造必读教科书(首版)(收藏版)

 小菡9addrtqwij 2018-06-14


这篇文章尤其适合以下人群阅读:

  • 买鱼胶被坑过1到2次,被坑的一脸懵逼却不知所措的买家;

  • 想做鱼胶买卖但又不知从哪里下手的创业者;

  • 做鱼胶零售有一段时间然后遇到瓶颈的小商人;

  • 不了解鱼胶,自己的朋友圈有微商刷屏卖各种鱼胶,对鱼胶好奇心旺盛的人;

  • 滋补品类公众号文章小编。



导语


鱼胶生产和销售、消费各级人士对后边正文部分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鱼胶产地商:基本上是掌握全部,部分不掌握3;

一级批发商:一级批发商有两种,一种是掌握全部,一种只掌握1、2、4(比如只做商品渠道的财团或商人协会,他们甚至不用了解鱼胶是什么);

二级到N级批发商:4、7、8、9、10、11、12,极小部分掌握1、2、3、5、6的其中两三个;

零售卖家:4、7、10、11、12,一些做的时间长的会看8和9,其它知识点都是人云亦云;

零售买家:基本上全部不掌握,所以这个人群是鱼胶整个通路里面最容易被坑也是被坑的最多的,但不是唯一的。为啥这么说?因为高级批发商也会坑低级批发商,低级批发商也会坑零售商,所以有的时候买家被卖家坑了,也是因为卖家被她的上家坑了,啊哈哈哈哈哈~~



正文


以下是要精通鱼胶这一行你所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1


各种鱼胶所对应的鱼都在什么地方

也就是鱼胶各个品种真正的产地,不过,目前尚未有人知道所有的鱼胶的真正产地。

因为鱼胶的产地是商业机密,个别知道某个产地具体位置的人一般闭口不谈。

而个别国家由于其法律或政治不稳定因素,鱼胶会被运到邻国进行加工或进行发货工作,以至于其真实产地信息被掩盖。

另外就是鱼胶的品种非常的多,这里面不少品种还有自己的多个产地(比如白花、红鸡和北海这种典型的多产地品种),而且不少鱼都是季节性巡回鱼或者种群比较大型分布比较广,一个品种可能会有多个产地出产。

鱼胶品种相关知识可以参考这篇原创文章:鱼胶(花胶)品种大全(第四版),此链接将在本文今后的(修正版)里面更新。


2


鱼胶的名字

一般来说鱼胶产地商会把产地的鱼胶加上产地名,这个叫法只会在产地商和一手批发商之间流通,这种名字就是该种鱼胶最原始的名字。然后从一手批发商到终端零售商,一层一层下去,这名字就开始变样了。

主要原因有三个:

一个是上一级批发商不想让下一级批发商知道这种鱼胶的原产地。

还有一个是为了迎合零售市场对名字高大上的需求,鱼胶的产地名会被刻意扭曲改写,比如鸡蛋胶逐渐被叫成了小米胶,河豚鱼胶逐渐被叫成了鸡泡胶(灯笼胶),印尼长尾斗湖逐渐被叫成了西洋斗湖,泰国鸭泡肚被叫成了佐罗,本地养殖鳘鱼胶叫做本港赤嘴等等等等。

最后一个是每年都有新的鱼胶品种加入鱼胶市场,因为鱼胶产地商们都在玩命开发新产地,而这些新品种的产地信息很难被及时掌握。

1和2加在一起会衍生出这么一种现象:在小微商或者淘宝店主那里,同一个产地的鱼胶,有的说产自加州,有的说产自澳洲,有的说产自大西洋太平洋...........反正哪里的地名比较大气洋气比较好听就用。

鱼胶品种相关知识可以参考这篇原创文章:鱼胶(花胶)品种大全(第四版),此链接将在本文今后的(修正版)里面更新。


3


各种鱼胶的功效区别

有时会有人来说鱼胶不都一样吗都是补充胶原蛋白的,这就跟问中草药不都一样吗都是补充植物纤维的,一样的尴尬。鱼胶有上百个品种,你觉得吃下去效果都是一样的吗?

要知道鱼胶各个品种的功效,你需要翻阅大量的中医医学书籍和大量的国内外跟鱼胶相关的文献资料,而且前提是:你要知道怎么找,你要找的知识点在哪,很多时候需要借助翻译软件去搜索一些拉丁文文献资料。

现在的很多人,她卖东西,只研究销售技巧,三天两头做活动,而不去研究她的产品,殊不知鱼胶品种不同,功效的类型和侧重是不一样的。而我们统计过,如果要用一篇文章来详细叙述各个品种的鱼胶各是什么功效,这篇文章可能要花我们将近一年的时间以及大量的费用,这根本就不是写一篇文章,而是写一本书,一本厚厚的书,一本药典。

这就产生了一个现象:一个微商或者网店或者药店,摆一个鱼胶出来,说它有N种功效,然后再摆另一个品种,还是N种功效,好像这些鱼胶在她们那里都能包治百病一样,你再问具体的,商家就说不出个所以然了,然后就说大家都是这么说的。

至于怎么挑鱼胶,大概可以参考一下这篇原创文章:有哪些表现的人适合吃鱼胶而且效果应该是不错的?



4


鱼胶的价格

品种、产地、大小、干度、鱼胶完整度、公母、胶龄、加工手法,这些因素只要有一个不一样,就会影响鱼胶的价格,进口鱼胶还有一个美金汇率影响的问题。

关于鱼胶的价格问题可以参考这篇原创文章:一文读懂进口鱼胶(花胶)的价格是怎么来的



5


鱼鳔要怎么取

你们千万不要以为取鱼鳔就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然后鱼鳔掏出来就OK了......

那是野蛮人的做法,我们这种内行的,还是文艺点,要取完整。

有没有经常发现一些鱼胶有“须”的?还有“尾巴”、“出水花”、“法令纹”、“舌胸”、“筋”、“耳朵”。这些都跟鱼鳔在鱼的肚子里的时候,跟鱼肚内各种脏器的链接方式和位置等有关系,不同的鱼长相不一样,同理,不同的鱼的鱼鳔的长相也不一样。

如果你不了解这种鱼鳔的一些一不小心就会断掉的东西都埋在满是肉、骨头、脂肪、肠胃的鱼肚里的哪个地方,而暴力掏取的话,可能就会造成六耳赤嘴没了“猴耳”、北海大耳没了“大耳”、西洋斗湖没了“尾巴”、本港赤嘴没了“出水花”、蜘蛛胶没了“触须”,等等等等。

而不完整的鱼胶,则会大大降低它的收藏价值,所以很多昂贵的鱼胶都是由老手来取鱼鳔,这是一个非常小心翼翼而且耗时的细致工作。



6


鱼鳔要怎么弄成鱼胶

鱼鳔做成鱼胶的意义之一,是可以让我们吃到来自遥远海域的鱼鳔,而且能保持它们的效用,因为鱼胶的形成和保持原理类似于琥珀。

最原始的古法加工里,鱼鳔要先清除干净脂肪、血管、骨头和肉,然后剪开鱼鳔,撕掉内外膜,放在架子上,定型,风吹日晒,同时防雨水和蚊虫,在晾晒的日子里(一般要3到5天),工人要不断用油布擦拭鱼胶渗出来的鱼油,慢慢的鱼鳔就会脱水脱油变成鱼胶。

这是古人为了让鱼鳔能长时间存放和更容易消化吸收,而经历数千年不断改进加工手法,最后演化而来的经典做法,现在国内外不少产地商对鱼胶加工的方法方式也是基于这个基础。

然后在近几十年,开始出现这么两种事情:

①外形加工。由于鱼鳔可塑性高,很多鱼鳔彼此长得很像,就导致不少厂家会用低价鱼胶加工成高价鱼胶的样子然后高价出售。

②药水胶。鱼胶有腥味,有些品种腥味特别重,有些人不懂得去腥,吃了受不了就要退货。有些鱼胶则颜色比较深(比如冰岛鳕鱼胶)不好看。有些商家为了降低退货率和提高购买力,会在鱼胶加工过程添加双氧水以去腥和漂白,并由此催生出了专门负责洗鱼胶的加工商。



7


鱼胶的干度

我们买鱼胶,当然希望卖家给我们发的鱼胶是足干的,毕竟谁都不喜欢买来的鱼胶不够干,这样的鱼胶不仅容易长虫长霉,而且还会使我们花了点冤枉钱。有些商家则擅于通过降低干度来降低成本,从而在售价上比同行显得更有优势,而鱼胶的干度,又是一种非常难以通过手和声音感觉出来的存在。

那么,我们该怎么判断鱼胶的干度呢?我们可以通过这篇原创文章,来对鱼胶的干度有进一步的认识:视频里,鱼胶(花胶)砸的哐哐响,真的是足干的吗?



8


胶龄要如何看

当卖家给你看一个鱼胶,说这个鱼胶有5年了,你怎么知道他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

这个问题会困扰无数的食客,别说食客,很多卖鱼胶的新人对怎么判断鱼胶的胶龄也是一头雾水。

基本上都是看颜色,然后基本上都中招。

鱼胶胶龄的判断包含了这么几个知识点:

①不同品种的鱼胶在不同胶龄时的颜色和肉质的纹理;

②同一种鱼胶在不同存储环境下,在不同胶龄时的颜色和肉质的纹理;

③人为给鱼胶“做老”的各种方法,咱了解这个不是为了骗人,而是为了防骗。

那么问题来了,鱼胶有上百种,存储方法又五花八门,光这个①和②就够呛,更别谈别人闭口不谈的③了,那么我们可以参考一下这篇原创文章:老胶怎么选不会被坑?老胶如何保存?



9


公母要怎么看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你需要掌握这两个知识点:

①哪些品种有分公母,哪些没有;

②有分公母的那个品种,它的公肚和母肚,包括法令纹、胶肉的肉质和纹理、厚薄、头部和尾巴、以及个别品种特有的细节比如白花胶的双层肉和赤嘴一些品种的出水孔差异等,这些区分公母关键的细节,在各个品种的各种大小、各种加工方法里面,是什么样子的。

要能做到这点,你必须有一个可以每天接触大量的、不同品种鱼胶的环境,比如批发市场。

PS:这个是国外的标场,不是国内的批发市场。



10


鱼胶的做法

在鱼胶怎么做来吃这个问题上一直有一个无法调和的矛盾:效果最大化和色香味最大化。

把鱼胶弄来吃的过程,包括泡发、炖、煮、蒸、磨粉、炒、油炸、盐爆、闷、做成鱼胶冻等等,以及食材调料。这些过程对鱼胶的干预越多,鱼胶的效果受到的负面影响就会越多,但是如果不经过厨艺的磨合,估计很多人会觉得鱼胶难以下咽。那么,我们觉得我们这篇原创文章可能会对大家有所帮助:鱼胶(花胶)食谱大全(首版)



11


鱼胶的忌讳

实际上,作为一家在鱼胶行业跌打滚爬了这么多年、跟无数鱼胶食客进行了无数次沟通的商家,我们一直有个很深的感悟:我们卖出去的鱼胶,很多都浪费了。

这里面有着几个新客们肯定多少要磨合的问题:泡发的方法、炖煮的方法、食材的搭配等等,很多人要么是泡发上出了问题,要么就是那些跟鱼胶一起炖煮的东西会解补,结果浪费钱不说,鱼胶吃了也没有效果。

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我们推荐大家看一下这篇原创文章:为啥我吃了鱼胶感觉没有效果?



12


鱼胶的保存

①干鱼胶

如果你是要在一两个月内吃掉的,那么冰箱的冷冻层(放雪糕的那一层)是你不二的选择,不管是什么季节,这都是最简单无脑方便的保存方法。

如果你是要囤上几个月再吃的,那么我们的建议是把鱼胶放在封口袋里,然后往袋子里放一把米,把袋子口封好。每隔一周看一下,如果米吸潮了就把米换掉。

老胶的保存请参考这篇原创文章:老胶怎么选不会被坑?老胶如何保存?

②泡发好或者炖好的鱼胶

鱼胶泡发好了之后、炖好了之后,短时间内吃不到的,可以放在冰箱保鲜层,一般是不要放超过3天。不建议放在冷冻层,泡发好的鱼胶放在冷冻层容易冻伤导致营养和口感被破坏,炖好的鱼胶冷冻后再解冻容易反酸。



结语


小编声明:鉴于此文内容较多,涵盖面广,为了保证其内容合理和科学,今后可能会推出(修正版),此次发布为原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